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95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对于在输送路径上连续输送中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第1涂布液,在由第1涂布液形成的第1涂布液膜的固体成分浓度在40质量%~80质量%的期间,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在基材沿着由气体对第1面侧赋予压力而弯曲的输送路径输送中的区域,向第2面进行第2涂布液涂布,第1面中的第1涂布液膜的宽度与第2面中的由第2涂布液形成的第2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卷对卷方式的连续工艺中,已知有制造层叠体的方法,该层叠体在带状的基材的两面(即,第1面及与第1面相反的第2面)分别形成目标膜,并且以膜、基材、膜的顺序排列。
[0003]另外,作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如有在基材上涂布用于获得目标膜的涂布液,并且使所获得的涂布液膜干燥的方法。
[0004]作为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04

34469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对支撑体的两面进行涂布
·
干燥工序的逐次涂布方法,该涂布
·
干燥工序在行进的带状的塑料制支撑体的面涂布涂布液,并以支撑体的大致玻璃化转变点温度以上的温度对经涂布的涂布膜进行干燥。
[0005]并且,在日本特开平2

119968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方法,该方法在料片的第1面涂布涂布液,将涂布于第1面的涂布液进行冷却而促进凝胶化之后,一边用气体喷射器将第1面(即涂布面)浮动支撑,一边以连续的状态行进以对第2面(与第1面相反的面)涂布涂布液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7]例如,如日本特开2004

344693号公报中记载那样,具有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开始向基材的第1面涂布涂布液之后,向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涂布液那样,在基材的两面依次进行涂布液的涂布。在该制造方法中,在干燥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阶段有时在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并且,在该阶段产生的卷曲有时难以在第2面形成所希望的涂布液膜。例如,当在上述阶段产生卷曲时,有时无法使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宽度和形成于第2面的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变小。其结果,有时在所获得的层叠体(具体而言,具有干燥的膜的层叠体)中也产生卷曲。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在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涂布液之后,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涂布液,并且能够获得第1面的所形成的涂布液膜的宽度与形成于第2面的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小且卷曲减少的层叠体。
[0009]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0]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0011]<1>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
[0012]对于在输送路径上连续输送中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第1涂布液,在由
第1涂布液形成的第1涂布液膜的固体成分浓度在40质量%~80质量%的期间,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
[0013]在基材沿着由气体对第1面侧赋予压力而弯曲的输送路径输送中的区域,向第2面进行第2涂布液的涂布,
[0014]第1面中的第1涂布液膜的宽度与第2面中的由第2涂布液形成的第2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
[0015]<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16]基材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
[0017]<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18]第1涂布液膜及第2涂布液膜的膜厚为40μm以上。
[0019]<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20]弯曲的输送路径的曲率半径为100mm~500mm。
[0021]<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22]弯曲的输送路径的距离为350mm~1750mm。
[0023]<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0024]从输送路径的弯曲起点至第2涂布液的涂布开始地点的距离为弯曲的输送路径的距离的50
±
25%。
[0025]专利技术效果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在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涂布液之后,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涂布液,并且能够获得第1面的所形成的涂布液膜的宽度与形成于第2面的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小且卷曲减少的层叠体。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概略图。
[0028]图2是用于说明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的卷曲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对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施加变更来实施。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分别将记载于“~”前后的数值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而包含的范围。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阶段性地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一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被置换为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并且,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以某个数值范围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也可以替换成实施例中所示出的值。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示出的各附图中的各要件不一定是准确的比例尺,重点放在明确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也存在被强调的部位。
[0033]并且,在各附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要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基材”是指连续输送的基材,具有带状的形状。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宽度方向”是指与连续输送的基材(即,带状的基材)、涂布液膜及膜的任意长度方向(即,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基材的“第1面”为带状的基材中的一个面,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是指先涂布有涂布液侧的面。并且,基材的“第2面”为带状的基材中的另一面,即与第1面相反的面,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是指之后涂布有涂布液侧的面。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两个以上的优选的方式或形态的组合为更优选的方式或形态。
[0038]《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039]如已叙述,如对于连续输送的基材,开始向基材的第1面涂布涂布液之后,向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涂布液的方式,利用在基材的两面依次进行涂布液的涂布的两面涂布的情况下,在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干燥阶段,有时在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并且,在该阶段产生的卷曲有时难以在第2面形成所希望的涂布液膜。例如,当在上述阶段产生卷曲时,有时无法使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宽度和形成于第2面的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变小。其结果,有时在所获得的层叠体(具体而言,具有干燥的膜的层叠体)中也产生卷曲。
[0040]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等发现,进行如上所述的两面涂布的情况下,即使在第1面形成有涂布液膜的基材的宽度方向端部产生卷曲,在形成于第1面的涂布液膜的固体成分浓度在某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对于在输送路径上连续输送中的基材,向基材的第1面开始涂布第1涂布液,在由第1涂布液形成的第1涂布液膜的固体成分浓度为40质量%~80质量%的期间,在与基材的第1面相反的第2面开始涂布第2涂布液,在基材沿着由气体对第1面侧赋予压力而弯曲的输送路径输送中的区域,向第2面进行第2涂布液的涂布,第1面中的第1涂布液膜的宽度与第2面中的由第2涂布液形成的第2涂布液膜的宽度的错位量在1mm以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基材的厚度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国安谕司内海京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