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628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3 09:36
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对预设打印图形进行图形编辑得到第一打印图形;对第一打印图形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打印图形,第二打印图形的格式为控制单元支持的格式;在LCM上打印出液态光学胶,并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成膜以得到半成品;或者在LCM盲孔区域打印出液态光学胶以填充盲孔,得到第二半成品并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将半成品与CG盖板贴合成成品;或者,将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半成品贴合成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LCM上或盲孔区域精准地打印出图形,实现对胶量的精确把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凹坑因胶量不足而造成的气泡。不足而造成的气泡。不足而造成的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盲孔屏幕贴合
,特别是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全面屏是手机业界对于超高屏占比手机设计的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手机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机的四个边框位置都是采用无边框设计,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全面屏手机不仅提升了手机的颜值,让手机的看上去更有科技感,而且同样机身正面的面积可以容纳更大的屏幕,对于视觉体验有着显著的提升。
[0003]但由于技术受限,业界宣称的全面屏手机暂时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机。目前业内所说的全面屏手机是指真实屏占比(非官方宣传)可以达到80%以上,拥有超窄边框设计的手机。手机在全面屏趋势下,刘海屏、水滴屏、美人尖、屏下摄像头无疑将全面屏的工业设计推上了新的高度,意在解决屏下摄像孔对屏幕占比比例。
[0004]目前,屏幕对摄像孔开孔方式主要为两种:通孔、盲孔。简单理解,通孔和盲孔的区别只是在于摄像头是置于玻璃面板之下,还是置于液晶层之下。针对盲孔屏幕贴合,传统的制造方法是将CG盖板与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贴合成为半成品,再将LCM(液晶显示模块)与半成品进行贴合,形成成品。其中,OCA光学胶为整面薄膜材料,在贴合过程需要将OCA光学胶挤压填充满LCM摄像孔凹坑形成的凹坑处,该过程需要辅助加热及加压的方式使OCA光学胶充分挤压进去,实际生产过程有一定的不良率是由凹坑OCA胶填充不满盲孔凹坑形成气泡导致的,而且凹坑边缘胶被挤进凹坑的过程会形成局部区域胶厚不均的情况,从而形成褶皱气泡。
[0005]现有技术中,解决盲孔气泡最快方法是修改盲孔深度及尺寸。但是,该方法需要上游研发公司修改图纸及验证,实操起来限制条件太多,而且难以执行。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OCA光学胶整体胶厚,使流进凹坑的胶相对少而不引起气泡。但是,摄像孔凹坑填的胶量不够又会引起摄像凹坑孔内气泡,解决盲孔气泡的效果并不佳。
[0006]因此,现有技术解决盲孔气泡的方法存在执行难度大、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存在执行难度大、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获取预设打印图形,并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图形编辑,得到第一打印图形;步骤b.对第一打印图形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打印图形,第二打印图形的格式为控制单元支持的格式;步骤c.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在LCM上打印出液态光学胶,并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成膜,得到半成品;或者,将CG盖板与光学胶贴合成为第一半成品,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在LCM盲孔区域打印出液态光学胶
以填充盲孔,得到第二半成品并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步骤d.将半成品与CG盖板进行贴合,形成成品;或者,将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半成品进行贴合,形成成品。
[0009]可选的,预设打印图形是根据打印喷头需要填充的区域预先绘制得到的。
[0010]可选的,步骤a中的图形编辑,至少包括根据实际打印需求对预设打印图形进行比例调整以及液态光学胶的填充密度设置其中之一。
[0011]可选的,填充密度设置具体为通过设置预设打印图形的灰度实现的;其中,灰度设置值越高的区域,液态光学胶在该区域的填充密度越高;若灰度设置值为0,液态光学胶在该区域对应的填充密度也为0,表示液态光学胶对该区域不进行填充。
[0012]可选的,盲孔区域液态光学胶的填充密度设置为100%,平面区域填充密度设置为70%。
[0013]可选的,步骤c中,在LCM上打印出液态光学胶的打印过程;或者,在LCM盲孔区域打印出液态光学胶以填充盲孔的打印过程,均是先对打印喷头进行打印起始位置调试,得到喷胶打印起始点;再从喷胶打印起始点开始,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进行打印的。
[0014]可选的,打印过程中,打印喷头保持不动,将LCM置于移动单元上,并基于预设轨迹控制移动单元进行移动,所述预设轨迹中包括喷胶打印起始点与预设喷胶点;当移动单元移动至喷胶打印起始点时停留,并发送电信号通知控制单元对打印喷头进行高度调整;控制单元将打印喷头调整至喷胶打印起始点对应的打印高度后,发送到位信号至移动单元,并准备开始打印;获取移动单元的移动速度,基于移动速度与第二打印图形,计算对于每个预设喷胶点,打印喷头需要喷出的液态光学胶量,以及完成所有打印过程所需的液态光学胶量的总和;根据移动单元的移动,打印喷头在每个预设喷胶点根据所述液态光学胶量进行打印,直至所有预设喷胶点填充完毕后,打印过程结束。
[0015]可选的,若打印喷头存储胶量小于完成所有打印过程所需的液态光学胶量的总和,则分多次进行打印;并且,每次打印结束时移动单元停留,下一次打印开始时移动单元再次开始移动,直至所有打印过程结束。
[0016]与所述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相对应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系统,其包括:图形处理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打印图形,并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图形编辑,得到第一打印图形;对第一打印图形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打印图形,第二打印图形的格式为控制单元支持的格式;控制单元,至少用于对第二打印图形进行识别,并发送识别结果至喷胶打印单元;喷胶打印单元,用于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在LCM上打印出液态光学胶;或者,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在LCM盲孔区域打印出液态光学胶以填充盲孔,得到第二半成品;UV光照模块,用于对液态光学胶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成膜,得到半成品;或者对第二半成品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贴合模块,用于将半成品与CG盖板进行贴合,形成成品;或者,将CG盖板与光学胶贴合成为第一半成品,将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半成品进行贴合,形成成品。
[0017]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程序,所述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的步骤。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能够在LCM上或盲孔区域精准地打印出图形,对打印区域进行精准填充,实现对胶量的精确把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凹坑因胶量不足而造成的气泡,有效降低产品不良率;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原有OCA光学胶的厚度,从而使全面屏整体厚度更薄,用户使用体验感更佳;
[0020](2)通过根据打印喷头需要填充的区域预先绘制得到设打印图形,为后续对打印区域进行精准填充,实现对胶量的精确把控打下基础;
[0021](3)通过设置预设打印图形的灰度实现对液态光学胶的填充密度的设置,能够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获取预设打印图形,并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图形编辑,得到第一打印图形;步骤b.对第一打印图形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第二打印图形,第二打印图形的格式为控制单元支持的格式;步骤c.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在LCM上打印出液态光学胶,并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成膜,得到半成品;或者,将CG盖板与光学胶贴合成为第一半成品,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在LCM盲孔区域打印出液态光学胶以填充盲孔,得到第二半成品并进行UV光照,使得液态光学胶预固成半固态光学胶;步骤d.将半成品与CG盖板进行贴合,形成成品;或者,将第一半成品与第二半成品进行贴合,形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打印图形是根据打印喷头需要填充的区域预先绘制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图形编辑,至少包括根据实际打印需求对预设打印图形进行比例调整以及液态光学胶的填充密度设置其中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密度设置具体为通过设置预设打印图形的灰度实现的;其中,灰度设置值越高的区域,液态光学胶在该区域的填充密度越高;若灰度设置值为0,液态光学胶在该区域对应的填充密度也为0,表示液态光学胶对该区域不进行填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盲孔区域液态光学胶的填充密度设置为100%,平面区域填充密度设置为7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LCM上打印出液态光学胶的打印过程;或者,在LCM盲孔区域打印出液态光学胶以填充盲孔的打印过程,均是先对打印喷头进行打印起始位置调试,得到喷胶打印起始点;再从喷胶打印起始点开始,基于喷胶打印与第二打印图形,进行打印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全面屏盲孔气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印过程中,打印喷头保持不动,将LCM置于移动单元上,并基于预设轨迹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小将张萌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