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382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包括:主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源电路包括:进电保护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和装置动力电路;所述进电保护电路包括:浪涌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QF、熔断器FU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四个接线端分别通过漏电保护开关QF连接到三根火线A、B、C和零线N,所述浪涌保护器与漏电保护开关QF之间的三根火线A、B、C上依次串接有熔断器FU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通过设置各个电磁阀通过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以及汽化器控制模块、真空泵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实现对混合气体充补气时的精准配气加压充气。加压充气。加压充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气体充补控制
,具体涉及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六氟化硫气体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惰性气体,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六氟化硫气体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以及优异的灭弧性能,如耐电强度为同一压力下氮气的2.5倍;击穿电压是空气的2.5倍;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因而六氟化硫是一种介于空气和油之间的高压绝缘介质材料。由于六氟化硫气体所具有的良好电气绝缘性能以及优异的灭弧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力设备中。但六氟化硫会出现液化现象,虽然使用辅助加热的方式能够避免六氟化硫气体液化,但是辅助加热设备的使用导致使用成本提高。由于辅助加热设备在加热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六氟化硫气体温度不稳,进而导致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为寻找六氟化硫气体的替代气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未获成功。因此考虑在六氟化硫气体中添加液化温度较低的常见气体作为缓冲介质。目前,已采用氮气作为缓冲介质,因此N2和SF6的混合气体常用于气体绝缘设备中。
[0003]从生态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氮气六氟化硫混合气体是个很好的混合气体。氮气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的击穿强度与氮中六氟化硫的浓度及压力有关。从技术上讲,氮的组分至40%,电强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差。即使80%氮气20%六氟化硫的混合气体也还有纯氮气或空气二倍以上的电强度。而且氮气六氟化硫混合气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即使在六氟化硫含量低的情况下。用六氟化硫气体含量10%~20%,就可以达到适当的绝缘性能,而10%~20%六氟化硫气体含量从技术、生态和环境等方面考虑,用于GIL都是合适的。为了达到纯六氟化硫气体的绝缘强度,只需适当提高压力约45%~70%,而且六氟化硫的用量及其漏气率将减少约70%~85%。
[0004]现有的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方法通常采用分压充气法,分压充气法是在气体绝缘设备中先冲入一定分压的一种气体,再充入一定分压的另一种气体,采用分压控制两种气体充气量和混气比,静等两种气体在设备中混合,浪费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不能保证两种气体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现有的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方法,采用分压控制两种气体充气量和混气比,静等两种气体在设备中混合,浪费了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不能保证两种气体混合均匀。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包括:主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
[0009]所述主电源电路包括:进电保护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和装置动力电路;所述进电保
护电路包括:浪涌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QF、熔断器FU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四个接线端分别通过漏电保护开关QF连接到三根火线A、B、C和零线N,所述浪涌保护器与漏电保护开关QF之间的三根火线A、B、C上依次串接有熔断器FU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所述漏电保护开关QF输出端连接三根火线L1、L2、L3和零线N;
[0010]所述控制电路包括:PLC主机、电源模块、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汽化器控制模块、真空泵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加热电阻预热模块和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
[0011]其中,所述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汽化器控制模块、真空泵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加热电阻预热模块、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相应信号输出端均连接到PLC主机。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控制电路板TC1、温度控制电路板TC2、固态继电器SSR1、固态继电器SSR2、加热电阻R1和加热电阻R2;
[0013]所述加热电阻R1经固态继电器SSR1连接到交流接触器KM1输出端,所述加热电阻R2经固态继电器SSR2连接到交流接触器KM1输出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1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火线L1、L3;
[0014]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1的控制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SSR1,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2的控制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SSR2,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1和温度控制电路板TC2均连接有预加热模块。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加热模块包括:热电偶和加热电阻,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1和温度控制电路板TC2均连接有热电偶,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1和温度控制电路板TC2均连接有加热电阻。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动力电路包括:真空泵和压缩机,所述真空泵依次与热继电器FR1和交流接触器KM2串联后连接至三根火线L1、L2、L3,所述压缩机依次与热继电器FR2和交流接触器KM3串联后连接至三根火线L1、L2、L3。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漏电保护开关QF连接至火线B和零线N,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汽化器控制模块、真空泵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加热电阻预热模块和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PLC主机的输出接点,分别连接到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的电磁阀控制信号、汽化器控制模块的汽化器加热信号、真空泵控制模块的启动信号和压缩机控制模块的启动信号。
[001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PLC主机的输入接点,分别连接到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的相序异常信号、急停状态信号、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的电磁阀控制信号、真空泵控制模块的真空泵开启、逆流和过流信号、压缩机的开启和过流信号、汽化器控制模块的汽化器加热信号和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的缓冲罐压力表上下限触点。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通过设置各个电磁阀通过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以及汽化器控制模块、真空泵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实现对混合气体充补气时的精准配气加压充气。
[0022](2)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保证缓冲罐处于合理工作压力范围,减少了压缩机持续工作时间,降本增效,既保证了安全操作环境,又提升了装置使用状态。
[0023](3)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电阻预热模块;加热电阻预热模块可自动为气体进行预热,优化了操作流程,不需在充气前进行人工加热,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主电源电路原理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电源模块的电气原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的电气原理图之一;
[0028]图4是本技术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的电气原理图之二;
[0029]图5是本技术交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源电路包括:进电保护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和装置动力电路;所述进电保护电路包括:浪涌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QF、熔断器FU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四个接线端分别通过漏电保护开关QF连接到三根火线A、B、C和零线N,所述浪涌保护器与漏电保护开关QF之间的三根火线A、B、C上依次串接有熔断器FU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所述漏电保护开关QF输出端连接三根火线L1、L2、L3和零线N;所述控制电路包括:PLC主机、电源模块、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汽化器控制模块、真空泵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加热电阻预热模块和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管道电磁阀控制模块、汽化器控制模块、真空泵控制模块、压缩机控制模块、交流接触器控制模块、加热电阻预热模块、缓冲罐压力控制模块和断相与相序保护器XJ相应信号输出端均连接到PLC主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和氮气混合气体充补装置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控制电路板TC1、温度控制电路板TC2、固态继电器SSR1、固态继电器SSR2、加热电阻R1和加热电阻R2;所述加热电阻R1经固态继电器SSR1连接到交流接触器KM1输出端,所述加热电阻R2经固态继电器SSR2连接到交流接触器KM1输出端,所述交流接触器KM1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火线L1、L3;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1的控制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SSR1,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2的控制端连接到固态继电器SSR2,所述温度控制电路板TC1和温度控制电路板TC2均连接有预加热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郭强王爱业杜文岗许笑汪豪黄旭东储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源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