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R采集板工装及管道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375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DR采集板工装,包括:外壳、密封件、盖板,外壳具有安装采集板的凹槽,外壳环绕凹槽设置有密封槽,外壳还具有内凹部,内凹部用于安装采集板的按钮,内凹部前侧具有遮挡部,遮挡部开设有通孔A,密封件为密封条,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槽中,盖板与外壳连接并将凹槽与密封槽封闭。将按钮设置于外壳的内凹部中,并在内凹部前侧设置遮挡部,极大的降低了人工误触按钮的概率;在外壳与盖板之间设置了密封件,能够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能够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能够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R采集板工装及管道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焊缝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DR采集板工装及管道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长距离输送的管道通常分节生产,然后采用焊接方式将管道进行对接,从而实现长距离管道的设计,而管道焊接的质量对管道工作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0003]为了实现对管道焊缝的检测,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管道检测系统,其包括环形的轨道,轨道套设在管道上,轨道上设置有可沿轨道运动的驱动平台,驱动平台有若干个并分别安装有不同的检测装置,通过驱动平台带动检测装置绕着焊缝运动,从而实现对焊缝的检测功能。
[0004]其中,检测装置包括数字射线成像系统,其包括一个由驱动平台运载的射线机,和由另一个驱动平台运载的探测仪,现有探测仪的外壳为金属材质,并在外壳内部集成了散热系统,外壳上还开设有与散热系统对应的出风口,从而实现探测仪的散热功能。但是该种结构的探测仪存在防水性能差的问题且难以适应北方寒冷气候的工作条件,并且探测仪外壳上的按钮直接凸设于外壳表面,使用时存在误触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DR采集板工装及管道检测系统,通过改变探测仪的外壳结构,解决了原结构中探测仪防水性能差、按钮容易被误触的问题。
[0006]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DR采集板工装,包括:
[0007]外壳,具有安装采集板的凹槽,所述外壳环绕所述凹槽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外壳还具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用于安装采集板的按钮,所述内凹部前侧具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开设有通孔A;
[0008]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槽中;
[0009]盖板,与外壳连接并将所述凹槽与所述密封槽封闭。
[0010]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将按钮设置于外壳的内凹部中,并在内凹部前侧设置遮挡部,极大的降低了人工误触按钮的概率;
[0012]2、在外壳与盖板之间设置了密封件,能够提高整体的防水性能;
[0013]3、在外壳中只集成了采集板,降低了设备的整体重量,使操作者使用起来更轻便。
[001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5]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内部具有若干道凸筋,所述凸筋用于定位悬空采集板。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凸筋,可以提高外壳的强度,其次避免了采集板与外壳大面积接触。
[0016]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表面在所述凸筋处开设有螺纹孔。本步的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螺纹孔,便于外部连接件将外壳与管道检测系统中的驱动平台连接,并且凸台可以增加连接位置外壳的厚度,从而提高连接后的稳定性。
[0017]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内凹部安装按钮的位置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对所述采集板的侧面进行定位。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单独设置凸起部,对于采集板在按钮的位置进行定位,能够提高采集板定位的稳定性。
[0018]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盖板均为非金属材料。
[0019]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为尼龙材质,所述盖板为碳纤维材质。本步的有益效果:尼龙材质与碳纤维材质相对于金属材质的导热能力差,从而可以提高整体的保温能力,使得采集板可以适用于温度更低的寒冷环境。
[0020]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一侧延伸出耳板,所述耳板连接有提梁。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提梁,便于人工抓取外壳。
[0021]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凹部的同一侧的侧面还开设有相邻设置的数据传输接口与电源接口。
[0022]在本申请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凹部的同一侧的侧面以及相对的侧面均开设有通孔B。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通孔B,可以外置通风系统,用于设备的制冷与制热。
[0023]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检测系统,包括所述的DR采集板工装。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图1为DR采集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2为DR采集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3为DR采集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8]图4为DR采集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四。
[0029]其中,1外壳,101凹槽,102密封槽,103内凹部,104遮挡部,105通孔A,106凸筋,107凸起部,108数据传输接口,109电源接口,110通孔B;
[0030]2密封件,3盖板,4采集板,5提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方式可以在现有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销连接、键连接、弹性变形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结构上的相连;也可以是电连接,通过电传递能源或者信号;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实施例一
[0033]如图1

4所示,一种DR采集板工装,包括:外壳1、密封件2、盖板3,外壳1具有安装采集板4的凹槽101,外壳1环绕凹槽101设置有密封槽102,外壳1还具有内凹部103,内凹部103用于安装采集板4的按钮,内凹部103前侧具有遮挡部104,遮挡部104开设有通孔A105,密封件2为密封条,密封件2设置于密封槽102中,盖板3与外壳1连接并将凹槽101与密封槽102封闭。
[0034]如图1所示,具体的,内凹部103表面开设有两个通孔,一个用于安装采集板4的按钮,另一个用于安装采集板4的视窗,遮挡部104表面开设的通孔A105为长条状的腰型孔,通过设置腰型孔,避免遮挡部104遮挡视窗,同时便于人工触碰按钮,通过设置内凹部103,降低误触按钮的概率,设置遮挡部104,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误触的概率,还可以对视窗起到保护作用。
[0035]如图4所示,凹槽101内部具有若干道凸筋106,凸筋106用于定位并悬空采集板4,使得采集板4的一侧外表面不与凹槽101的槽底接触;具体的,凸筋106有两道且沿外壳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凹槽101中,凸筋106朝向凹槽101外侧的表面为定位面,定位面用于定位采集板4,凸筋106设置于凹槽101的槽底,凸筋106为三段式结构,凸筋106两端为大端、凸筋106中间为长连接段,大端的端部与凹槽101内壁相接,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R采集板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有安装采集板的凹槽,所述外壳环绕所述凹槽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外壳还具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用于安装采集板的按钮,所述内凹部前侧具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开设有通孔A;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槽中;盖板,与外壳连接并将所述凹槽与所述密封槽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R采集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部具有若干道凸筋,所述凸筋用于定位悬空采集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R采集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表面在所述凸筋处开设有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R采集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内凹部安装按钮的位置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对所述采集板的侧面进行定位。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迪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