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74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FGL1作为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的生物标志物,将FGL1作为靶点,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FGL1抗体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采用FGL1抗体用以治疗能够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斑块稳定性。斑块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约为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人,冠心病1139万人,居于各类心血管疾病的首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而居于首位,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其特征是血液中过多的脂类物质沉积在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其他动脉壁上,引起动脉壁增厚、血管狭窄甚至堵塞的一种血管病变。AS易损斑块的脱落可形成血栓,直接导致靶器官发生缺血等严重损伤。目前,临床上采用调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贝特类,作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线治疗药物。调血脂药物主要的药理作用在于能够调节异常的血脂水平,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AS风险因素。然而,尚无能够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药物。因此,亟需研究与开发能够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及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强斑块稳定性的新靶点和新药物,以及时地进行AS易损斑块的早期干预和保护,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能够实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识别和动脉粥样硬化药品的制备。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所述生物标志物为FGL1。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FGL1在制备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识别产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产品用检测血浆样品中的FGL1含量。
[0006]维原样蛋白1(Fibrinogen

like protein 1,FGL1)为一种循环因子,FGL1也称为HPS、HFREP1、HP

041、LFIRE1、LFIRE

1,属于纤维蛋白原家族,多由肝脏分泌。
[0007]在本专利技术中,与健康小鼠相比,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浆中FGL1水平显著升高,并且这种升高趋势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开始一直持续至动脉粥样硬化晚期;静脉注射特异性FGL1单克隆抗体后,可以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促进斑块稳定,效果显著。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FGL1作为靶点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品中的应用,所述药品中包括FGL1抗体。
[0009]进一步的,根所述FGL1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0010]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FGL1抗体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品中的应用,所述FGL1抗体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强斑块稳定性。
[00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纤维原样蛋白1(fibrinogen like proteins,FGL1)开发了作为用于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生物标志物的新用途,开拓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测量血浆中的FGL1的含量能够实现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识别;
[0014]3、本专利技术将FGL1可作为研究与开发保护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靶标,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加斑块稳定性,减轻血管损伤,采用FGL1抗体用以治疗能够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0015]3、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早期识别和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保护心血管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增强斑块稳定性的治疗药物和干预措施,具有相当强的新颖性、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开发价值。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结果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血浆中FGL1含量变化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静脉注射FGL1单克隆抗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结果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静脉注射FGL1单克隆抗体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图。
[0021]图注:数值以均值
±
标准误差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4]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0025]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材料、仪器及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商业获取或自制。
[0026]1.实验过程:
[0027]1.1.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0028]选择选择SPF级别的雄性Apoe

/

小鼠(18

22g)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的
SPF级别的雄性Apoe

/

小鼠(18

22g),普通维持饲料适应饲养3

5天后,采用高脂饮食饲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其中所示高脂饲料包含:猪油15%,蔗糖20%,胆固醇1.2%,胆酸钠0.2%,基础饲料63.6%。对照组中的SPF级别的雄性C57BL6/J小鼠(18

22g),普通维持饲料适应饲养3

5天后,继续采用普通饮食饲养16周。每天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每周测定小鼠体重及摄食量,得到对照组模型(Control)。
[0029]1.2.血清生化分析
[0030]实验终点时,各组小鼠内眦取血,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
[0031]1.3.检测血浆中FGL1含量
[0032]分别在第2、4、6、8、10、12、14周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小鼠进行内眦取血,分离血浆后,分别检测相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标志物为FGL1。2.FGL1在制备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识别产品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产品用检测血浆样品中的FGL1含量。3.FGL1作为靶点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秀张妍王天硕朱佳王芷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