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钴联合生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氨废水和二氧化碳废气的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钴联合生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元前驱体材料生产工艺中,会产生大量含氨废水,通过吹脱的手段制备成氨水,但氨水浓度不足18%,处理成本高、销售价格低,该种处理方法的性价比较低。
[0003]另一方面,碳酸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技术相对成熟。目前,为保证碳酸钴沉淀过程的粒度、形貌,沉淀所用母液中钴浓度需要进行控制。
[0004]当前生产碳酸钴的方法普遍以氯化钴或硫酸钴溶液作为钴来源,以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经反应生成碳酸钴及氯化铵,上述反应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副产物,随尾气一同经喷淋处理后,逸散至大气中,增加了碳排放,并且碳酸氢铵利用率不足50%,增加了生产过程的消耗。
[0005]上述2条工艺路线各自都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含氨废水处理成本相对较高,而碳酸钴的生产中产生了碳污染,如何一并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三元前驱体材料和碳酸钴,具有突出的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钴联合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三元溶液,所述三元溶液为含有镍、钴、锰3种金属元素的混合溶液,将所述三元溶液与液碱、氨水混合,进行液相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相和废液;S2,将S1中所述固相进行热处理,得到三元前驱体;将S1中所述废液送至吹脱塔,与液碱混合,经加热汽提,制得氨水;S3,以碳酸氢铵作为沉淀剂,加入到钴盐溶液中,加热反应,产生沉淀和气体;S4,收集S3中所述气体,经浓缩提纯获得二氧化碳;将S3中所述沉淀过滤、烘干,获得碳酸钴;S5,将S2中获得的所述氨水和S4中获得的所述二氧化碳送入吸收装置,制得碳酸氢铵溶液;S6,将S5中制得的所述碳酸氢铵溶液返回到S3中作为沉淀剂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钴联合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液碱为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所述三元溶液与所述液碱的加量摩尔比例m(Co+Ni+Mn):m(NaOH)=1:(1.0
‑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钴联合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液相反应的温度为70
‑
100℃,pH值8.5
‑
11.5,采用包括且不限于单釜间断合成工艺、单釜连续合成工艺、多釜串联连续合成工艺进行生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钴联合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废液中,Co元素含量为50~100mg/L,Ni元素含量为100~300mg/L,Mn元素含量为50~100mg/L,Na元素含量为20
‑
25mg/L,NH
4+
浓度为8~10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元前驱体和碳酸钴联合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汽提的条件包括:所述液碱为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所述液碱的浓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喆,张伟,杜凯珑,倪捷清,陈财华,潘绍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