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58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考虑了输入非线性效应后,引入非线性因子γ,极大地拓展二次谐波阻抗空间,部分二次谐波阻抗空间甚至接近开路点,有效地缓解了匹配网络的设计难度。实施例表明,用此方法设计出来的功率放大器可以工作于多倍频程,同时保持了高效率、高增益和高输出功率的优点。高增益和高输出功率的优点。高增益和高输出功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技术正在不断涌现。这些技术往往包含有不同的频带,例如4G包含1830~1860MHz、2110~2310MHz等频带,5G包含2515~2675MHz、3400~3600MHz等频带。如果为每个频带都单独设计功率放大器,这无疑会大大增加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研究可以覆盖多个频带的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将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和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对于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来说,会出现基波与二次谐波阻抗空间相互重叠的问题。例如,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带可表示为f0~t
·
f0,其中f0是工作频带的起始频点,t>2为实数。按照倍频程将工作频带划分为m个子带。第i个子带为i
·
f0~(i+1)
·
f0,它的二次谐波为2i
·
f0~2(i+1)
·
f0,将与第2i个子带2i
·
f0~(2i+1)
·
f0和第2i+1个子带(2i+1)
·
f0~(2i+2)
·
f0的基波重叠。这种重叠将会导致功率放大器现有工作模式面临带宽限制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功率放大器工作模式,基于该工作模式的设计方法有效地拓展了负载阻抗空间,使功率放大器能工作于多倍频程,同时保持高效率。/>[0004]图1为考虑了输入非线性效应的功率放大器等效电路。在晶体管的栅极,存在着一个栅源电容C
gs
,该电容大小主要受栅源电压的影响。栅源电容C
gs
将引入输入非线性效应,从而影响栅极输入电压并进一步影响漏极电流。图1中,栅源电压V
gs
表示为
[0005][0006]其中,V
gso
、V1和V2分别表示栅极偏置电压、基波电压和二次谐波电压,α为导通角,θ为角频率。进一步,归一化栅源电压表示为
[0007][0008]其中,非线性因子γ=V2/V1用于表征栅源电容C
gs
的输入非线性效应。由于V2与V1反相,则γ<0。当γ=0时,意味着忽视输入非线性效应。令确定截止角β为
[0009][0010]漏极电流I
ds
表示为
[0011][0012]其中,I
r3
称为漏极电流I
ds
的三次谐波分量补偿系数,其表达式为
[0013][0014]对漏极电流I
ds
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分别确定漏极电流的直流分量I
DC
、基波分量的实部I
1r
与虚部I
1i
、二次谐波分量的实部I
2r
与虚部I
2i
,三次谐波分量的实部I
3r
与虚部I
3i
如下:
[0015][0016][0017]I
1i
=0(6c)
[0018][0019]I
2i
=0(6c)
[0020]I
3r
=0(6d)
[0021]I
3i
=0(6e)
[0022]漏极电压V
ds
表示为
[0023][0024]上述表达式用漏极偏置电压V
DD
进行归一化。其中,δ表示电抗性因子,ξ表示阻性因子。对漏极电压V
ds
进行傅立叶级数展开,得到直流分量V
DC
、基波分量的实部V
1r
与虚部V
1i
、二次谐波分量的实部V
2r
与虚部V
2i
、三次谐波分量的实部V
3r
与虚部V
3i
分别为
[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谐波阻抗Z
n
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0033][0034]其中,I
m
是最大漏极电流,V
DD
是漏极偏置电压。V
nr
与V
ni
分别表示漏极电压n次谐波分量的实部与虚部,I
nr
与I
ni
分别表示漏极电流n次谐波分量的实部与虚部。最终,得到基波阻抗Z1、二次谐波阻抗Z2以及三次谐波阻抗Z3分别表示为
[0035][0036][0037]Z3=∞(10c)
[0038]其中,R
opt
=2V
DD
/I
m
表示B类功率放大器最佳负载阻抗。
[0039]漏极效率DE由下式计算得到
[0040][0041]输出功率P
out
可以表示为
[0042][0043]图2显示了漏极效率DE与非线性因子γ和阻性因子ξ之间的变化关系。非线性因子γ和阻性因子ξ两者对漏极效率DE都有较大的影响。当非线性因子γ与阻性因子ξ的绝对值越大,漏极效率DE越小。图3显示了输出功率P
out
与非线性因子γ和阻性因子ξ之间的变化关系。阻性因子ξ越大,输出功率P
out
越小,而非线性因子γ对输出功率P
out
的影响相对较小。
[0044]当非线性因子γ=0时,即不考虑输入非线性效应。在这种情况,如果要使漏极效率DE大于60%,取阻性因子ξ为0≤ξ≤0.7,最佳负载阻抗空间如图4所示。其中,Z1区域为基波阻抗空间,Z2区域为二次谐波阻抗空间。当考虑输入非线性效应时,取

0.35≤γ≤0和0≤ξ≤0.5,最佳负载阻抗空间如图5所示。显然,通过引入非线性因子γ来考虑输入非线性效应,可以极大地拓展二次谐波阻抗空间,部分二次谐波阻抗空间甚至接近开路点。因此,有效地缓解了匹配网络的设计难度。
[0045]基于上述原理分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如下:
[0046]步骤1:给定待设计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段f0~t
·
f0和漏极效率DE。
[0047]步骤2:根据漏极效率DE与输入非线性因子γ及阻性因子ξ的关系图,确定非线性因子γ和阻性因子ξ取值范围。
[0048]步骤3:根据非线性因子γ和阻性因子ξ的取值范围,确定最佳负载阻抗空间。
[0049]步骤4:确定输出匹配网络拓扑结构;在优化结构参数的过程中,应保证f0~2
·
f0频段内的基波阻抗位于最佳负载阻抗空间中的Z1区域内;对于2
·
f0~t
·
f0频段来说,它本身是基波,同时又作为f0~(t/2)
·
f0的二次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给定待设计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段f0~t
·
f0和漏极效率DE;步骤2,根据漏极效率DE与输入非线性因子γ及阻性因子ξ的关系图,确定非线性因子γ和阻性因子ξ取值范围;步骤3,根据非线性因子γ和阻性因子ξ的取值范围,确定最佳负载阻抗空间;步骤4,确定输出匹配网络拓扑结构;在优化结构参数的过程中,应保证f0~2
·
f0频段内的基波阻抗位于最佳负载阻抗空间中的Z1区域内;对于2
·
f0~t
·
f0频段来说,它本身是基波,同时又作为f0~(t/2)
·
f0的二次谐波,因此对应的阻抗应当位于Z1与Z2的重叠区域;对于t
·
f0~2t
·
f0频段,它是(t/2)
·
f0~t
·
f0的二次谐波,因此对应阻抗应当位于Z2区域内;步骤5,将设计好的输出匹配网络作为晶体管的负载进行源牵引,确定源端基波以及二次谐波阻抗;确保对应非线性因子γ值位于步骤2确定的γ取值范围内;步骤6,根据源端基波以及二次谐波阻抗,设计输入匹配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漏极效率DE表示为其中,其中,其中,其中,其中,α为导通角,β为截止角,γ为非线性因子,ξ为阻性因子;输出功率P
out
表示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基波阻抗Z1表示为其中,ξ为阻性因子,δ表示电抗性因子,R
opt
表示B类功率放大器最佳负载阻抗,I
1r
表示
漏极电流I
ds
的基波分量的实部;二次谐波阻抗Z2表示为其中,I
1r
表示漏极电流I
ds
的二次谐波分量的实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倍频程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设计一款实施例,其特征在于:输入端(Source)、第一电容(C1)、第一微带线节(M1)、第二微带线节(M2)、第三微带线节(M3)、第四微带线节(M4)、第五微带线节(M5)和第六微带线节(M6)依次连接;第六微带线节(M6)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七微带线节(M7)的一端和第八微带线节(M8)的一端;第七微带线节(M7)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八微带线节(M8)的另一端连接到场效应管(FET)的栅极;场效应管(FET)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九微带线节(M9)的一端;第九微带线节(M9)的另一端连接第十微带线节(M10)的一端,第十微带线节(M1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十一微带线节(M11)的一端和第十四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飞于虎何俊岭杨汇锋李晓松远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