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55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0
一种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涉及胶原蛋白检测技术领域。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包括:将胶原蛋白液形成胶原凝胶后,加入内毒素检查用水进行浸泡,取浸提液与鲎试剂进行混合,在35~38℃的温度下保温,然后根据混合液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的含量。其能够减少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几率。其能够减少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几率。其能够减少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胶原蛋白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蛋白的复合物,当细菌死亡或自溶后便会释放出内毒素。内毒素大量进入血液就会引起发热反应—“热原反应”,且内毒素与多种感染疾病密切相关,病情恶化往往伴随着内毒素含量的增加。
[0003]胶原蛋白液由动物组织提取得到,当作为医疗器械和医美产品植入人体后,内毒素残留会导致身体发生炎症,影响植入物的生物安全性。因而,需要对生产的胶原蛋白进行内毒素的检测,以判断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0004]目前,内毒素一般采用鲎试剂进行检测,基于鲎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凝胶法、显色法和浊度法。鲎试剂是从鲎的血液中提取出的试剂,可以与细菌内毒素发生凝集反应,通过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内毒素的检测结果是否呈阳性。除了内毒素,鲎试剂还与某些β

葡聚糖反应,会产生假阳性结果。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胶原蛋白液中并不含有β

葡聚糖类物质,但在利用鲎试剂对胶原蛋白进行检测时,也会经常出现假阳性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能够减少检测结果假阳性的几率。
[0006]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包括:
[0008]将胶原蛋白液形成胶原凝胶后,加入内毒素检查用水进行浸泡,取浸提液与鲎试剂进行混合,在35~38℃的温度下保温,然后根据混合液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所述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的含量。
[0009]可选地,保温的时间为50~70min。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将胶原蛋白液形成胶原凝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胶原蛋白液保持在35~38℃的温度条件下以形成所述胶原凝胶。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限定中的至少一种限定:
[0012]第一限定:所述胶原蛋白液的pH值为6~8;
[0013]第二限定:所述胶原蛋白液由动物组织依次经脱脂、去杂蛋白、酶解、盐析、透析后及浓缩后得到。
[0014]第三限定:所述胶原蛋白液中胶原蛋白的浓度≥5mg/mL;可选地,所述胶原蛋白液中胶原蛋白的浓度为5~150mg/mL。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鲎试剂的灵敏度为0.03~0.5EU/mL。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加入所述内毒素检查用水浸泡的时间为1~30h。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原蛋白液中含有磷酸盐缓冲溶液,所述胶原蛋白溶解于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原蛋白液与所述内毒素检查用水的体积比为1:2~20。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取浸提液与鲎试剂进行混合的步骤包括:取所述浸提液与至少两种不同灵敏度的所述鲎试剂分别混合;
[0020]所述根据混合液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所述胶原蛋白的内毒素的含量的步骤包括:
[0021]当对应的所述混合液形成凝胶,则所述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含量大于或等于所用的鲎试剂的灵敏度值;
[0022]当对应的所述混合液未形成凝胶,则所述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含量小于所用的鲎试剂的灵敏度值;
[0023]根据加入至所述浸提液中的至少两种不同灵敏度的所述鲎试剂的灵敏度值,以判断出所述胶原蛋白液中内毒素的含量范围。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还包括提供阳性对照样、阳性供试品对照样和阴性对照样,将所述阳性对照样、所述阳性供试品对照样和所述阴性对照样分别与鲎试剂进行混合后,根据所述阳性对照品、所述阳性供试品对照样和所述阴性对照样是否形成凝胶来辅助判断实验是否有效。
[0025]本申请的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采用鲎试剂对胶原蛋白进行内毒素检测时,由于胶原蛋白液本身会因为温度的影响而导致其成凝胶状,从而无法判断是胶原蛋白液本身变成了凝胶,还是胶原蛋白液中的内毒素与鲎试剂发生了凝集反应。因而,采用先将胶原蛋白液形成凝胶后,再加入内毒素检查用水进行浸泡,采用浸提液与鲎试剂进行混合,根据混合液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的含量,从而排除了胶原蛋白液本身会形成凝胶影响内毒素的检测结果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7]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内毒素测试结果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内毒素测试结果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内毒素测试结果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内毒素测试结果图;
[003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内毒素测试结果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对比例1的内毒素测试结果图;
[0034]图7为本申请对比例2的内毒素测试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应视为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6]以下针对本申请的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0037]本申请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包括:
[0038]将胶原蛋白液形成胶原凝胶后,加入内毒素检查用水进行浸泡,取浸提液与鲎试剂进行混合,在35~38℃的温度下保温,然后根据混合液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的含量。
[0039]其中,通过凝胶法来检测胶原蛋白液中的内毒素含量的原理是,当胶原蛋白液中的内毒素与鲎试剂发生凝集反应会形成凝胶状,通过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是否超过限度,如果形成凝胶,则判断内毒素的检测结果成阳性,内毒素的含量超过所用的鲎试剂的灵敏度值;如果未形成凝胶,则判断内毒素的检测结果成阴性,内毒素的含量未超过所用的鲎试剂的灵敏度值。
[0040]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在对胶原蛋白液进行内毒素的检测时,采用的多个平行样中会经常存在假阳性结果,或者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部分样为阴性,部分样为阳性,无法判断结果。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在样品中加入鲎试剂后,需要保温在35~38℃的温度下,然后再根据样品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内毒素的检测结果。由于针对的是胶原蛋白液中的内毒素检测,如果直接采用胶原蛋白液作为样品,则胶原蛋白液可能会因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胶原蛋白液形成胶原凝胶后,加入内毒素检查用水进行浸泡,取浸提液与鲎试剂进行混合,在35~38℃的温度下保温,然后根据混合液是否形成凝胶来判断所述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胶原蛋白液形成胶原凝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胶原蛋白液保持在35~38℃的温度条件下以形成所述胶原凝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限定中的至少一种限定:第一限定:所述胶原蛋白液的pH值为6~8;第二限定:所述胶原蛋白液由动物组织依次经脱脂、去杂蛋白、酶解、盐析、透析及浓缩后得到;第三限定:所述胶原蛋白液中胶原蛋白的浓度为≥5mg/mL;可选地,所述胶原蛋白液中胶原蛋白的浓度为5~150mg/mL。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鲎试剂的灵敏度为0.03~0.5EU/mL。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所述内毒素检查用水浸泡的时间为1~30h。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胶原蛋白液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李秋霞罗林飞任明媛何伟成唐菲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奇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