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窄粒径连续法小粒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正极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窄粒径连续法小粒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比较传统方法制备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连续法产量高,但是由于生产模式或者PH波动等原因时极易产生细粉小颗粒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最终得到的前驱体颗粒粒度分布宽:(D90
‑
D10)/D50>0.7,粒度分布宽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小颗粒太多制作电池时也会产生过烧的情形,影响电池的容量。
[0003]现有获得窄粒径分布的方法主要通过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pH值达到控制长速的目的,每次釜满继续抽清液,再接着喷料,如此反复,直至粒径达标为止,此方法为间歇法制备前驱体,能达到晶核粒径分布窄的效果,但是由于反复沉淀抽清液,生产效率太低。
[0004]专利号为202211144581.7,名称为“一种窄粒度分布小粒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方案在反应4~12小时时,开启浓密机进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粒径连续法小粒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配置原料:配置预定浓度的可溶性镍钴锰混合溶液待用;配置预定浓度的可溶性氨水作为络合剂待用:配置预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待用;步骤S2,在种子反应釜中加入纯水、预定量的氨水以及氢氧化钠溶液调制成底液,底液的pH为12.2
‑
12.9,氨浓度为0.2
‑
0.4mol/L;步骤S3,种子反应釜开启搅拌,搅拌速率为40
‑
200r/min,并向种子反应釜内通入保护气体,排出反应体系中的氧气;步骤S4,将配置好的镍钴锰混合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以喷液的形式并流加入到种子反应釜中,反应过程中的pH为12.0
‑
12.5,镍钴锰混合溶液的流速为2
‑
5L/min,氨浓度为0.2
‑
0.4mol/L;步骤S5,当种子反应釜中盛满料液时,开始分别向若干二级反应釜内进行分液,同时,二级反应釜开启搅拌,搅拌速率为40
‑
200r/min,并向二级反应釜内通入保护气体,排出反应体系中的氧气,同时,种子反应釜持续喷液,以继续形成新的晶核;步骤S6,当二级反应釜中进入预定量的物料时,将配置好的镍钴锰混合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以喷液的形式并流加入到二级反应釜中,以使晶核继续生长,反应过程中的pH为11.0
‑
11.5,镍钴锰混合溶液的流速为2
‑
5L/min;步骤S7,当二级反应釜盛满料液时,向三级反应釜甲中溢流料液,直至三级反应釜甲中充满料液后,二级反应釜转向三级反应釜乙中溢流料液,直至三级反应釜乙中充满料液后,二级反应釜转向三级反应釜甲中溢流料液,如此循环;步骤S8,抽出三级反应釜甲内的上清液,之后三级反应釜甲开启搅拌,搅拌速率为40
‑
200r/min,并向三级反应釜甲通入保护气体,排出反应体系中的氧气,将配置好的镍钴锰混合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以喷液的形式并流加入到三级反应釜甲中,使得晶粒持续生长,反应过程中的pH为11.0
‑
11.5,镍钴锰混合溶液的流速为2
‑
5L/min;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迎,刘飞,杨永生,米玺学,李鹏,郭淑珍,李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中色金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