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形度和低振实密度的三元前驱体小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90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球形度和低振实密度的三元前驱体小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三元混合溶液、配制底液、共沉淀反应、陈化、分离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开机条件和反应条件,增大了晶种颗粒间的碰撞频率和碰撞次数,促使小颗粒在较短的生长时间内,成型为球形度高的小颗粒,并且该方法制备的小颗粒振实密度也低,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小颗粒的粒径为3.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球形度和低振实密度的三元前驱体小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高球形度和低振实密度的三元前驱体小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三元前驱体作为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材料,是三元正极材料的核心所在,它的任何一个物理化学指标都会影响三元锂离子电池的最终性能。现有的成熟技术中,共沉淀法是制备三元前驱体的主要方法,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对多种参数进行调整,来控制三元前驱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前驱体产品的球形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振实密度,从而影响到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因为三元锂离子电池根据形貌可以分为单晶和多晶两个方向。单晶相对于多晶而言,循环寿命高,不易破碎,物化性能更为稳定。但如果单晶三元小颗粒前驱体的球形度差,会影响单晶正极材料的烧结均匀性,进而会影响电池的均匀性;同时还会影响单晶正极材料的安全性,提高加工成本。而球形度往往与振实密度成正比,因此想要高球形度低振实密度的三元前驱体小颗粒是一个难点,也是亟需突破的一个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球形度和低振实密度的三元前驱体小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三元混合溶液:用镍、钴、锰的可溶性盐配制一定浓度的三元混合溶液;(2)配制底液:将一定量的纯水、液碱和氨水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热至40

65℃,通入一定流量的氮气,搅拌均匀,配制成pH值为11.5

12.5、氨浓度为5

15g/L、碱浓度为13

23g/L的底液;(3)共沉淀反应:将步骤(1)配制的三元混合溶液以一定的速率加入到步骤(2)所述的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在共沉淀反应初期,通过控制碱和氨加入反应釜的速率,使反应釜中反应体系的pH值控制在11.6

12.5,氨浓度控制在4

12g/L,碱浓度控制在10

23g/L;在共沉淀反应后期,通过调节碱和氨加入反应釜的速率,使反应釜中反应体系的pH值快速稳定控制在10.6

11.4,氨浓度控制在4

10g/L,总碱度控制在13

20g/L;(4)陈化:当反应釜中的颗粒粒径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开华袁怀奎吕志刘坤邹书文
申请(专利权)人: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