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敏感系统以及高空作业平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86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敏感系统以及高空作业平台,涉及液压系统领域,用以提升系统输出的响应性。该负载敏感系统包括:负载敏感变量泵,包括出油口。电比例溢流阀,与负载敏感变量泵连接。进油油路,与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出油口连通。执行机构,设于进油油路和出油油路之间。主换向阀,包括进油口和负载反馈口;主换向阀设于进油油路、出油油路和执行机构之间。阀后压力补偿器,与主换向阀连通。Ls加载控制阀,与Ls油路及回油油路连接。第一压力检测元件检测主换向阀的进油口压力。第二压力检测元件检测负载反馈口的压力。控制器与第一、第二压力检测元件及电比例溢流阀均电连接,以根据检测到的压力的差值,控制电比例溢流阀的开度。控制电比例溢流阀的开度。控制电比例溢流阀的开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敏感系统以及高空作业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敏感系统以及高空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系列臂式高空产品中应用的闭中心式负载敏感系统中,通过使用带LS反馈液压信号的集成式螺纹插装阀组或多路阀、带LS控制功能的液控负载敏感变量泵(液控泵)以及连接两者之间的液压管路来组成LS负载敏感系统,以达到节能的控制目的。
[0003]在上述系统中,LS压力反馈信号的稳定性及响应及时性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LS反馈信号通常都需要经过较长管路反馈至液控负载敏感变量泵(液控泵)。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存在长管路压损影响、管路内液压油液弹性模量受融入的空气含量的影响、液压油液的粘度受油温及环境温度的影响等综合影响因素,使系统很难保证输出的快速响应性、平稳性及精准性,容易导致系统的压力流量输出不稳定,带来执行机构出现的响应滞后、抖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负载敏感系统以及高空作业平台,用以提升系统输出的响应性、平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敏感变量泵(1),包括出油口(11);电比例溢流阀(2),与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1)连接,以控制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1)的压力和排量;进油油路(3),与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1)的出油口(11)连通;回油油路(4);执行机构(5),设置于所述进油油路(3)和所述出油油路之间;主换向阀(6),包括进油口(61)和负载反馈口(62);所述主换向阀(6)设置于所述进油油路(3)、所述出油油路和所述执行机构(5)之间;阀后压力补偿器(7),与所述主换向阀(6)连通,且位于所述主换向阀(6)的下游;Ls油路(18);Ls加载控制阀(8),与所述Ls油路(18)以及所述回油油路(4)连接,以控制Ls压力的加载及卸荷;第一压力检测元件(9),被构造为检测所述进油油路(3)的压力;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0),被构造为检测所述主换向阀(6)的负载反馈口(62)的压力;以及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元件(9)、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0)以及所述电比例溢流阀(2)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为根据所述一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0)检测到的压力的差值,控制所述电比例溢流阀(2)的开度,以控制所述负载敏感变量泵(1)的出油口(11)的压力和排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s加载控制阀(8)包括:第一油口(81),与所述阀后压力补偿器(7)的出油口(11)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元件(10)连通;以及第二油口(82),与所述主换向阀(6)的出油口(11)连通,且与回油油路(4)连通;其中,当所述Ls加载控制阀(8)处于第一阀位,所述Ls加载控制阀(8)所在的支路断开;当所述Ls加载控制阀(8)处于第二阀位,所述Ls加载控制阀(8)所在的支路导通,所述进油油路(3)和所述回油油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飞靳翠军程婷陈思瑶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