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及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80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比现有的只有纵向钢筋桁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好的受力支撑效果。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包括架设于钢梁上的底模板,两相邻底模板进行拼接;还包括架设于底模板的上表面的纵向钢筋桁架;纵向钢筋桁架包括两根下弦钢筋和一根上弦钢筋通过两根腹杆钢筋两两相互焊接平行而成;还包括U型支架,U型支架放置于底模板上,U型支架的延伸方向与下弦钢筋的延长方向相互垂直;若干个纵向钢筋桁架之间连接有横向钢筋桁架;还包括平衡插件;平衡插件的顶部与两个相邻纵向钢筋桁架相连接,平衡插件的底部穿插两块底模板拼接位置形成固定。插件的底部穿插两块底模板拼接位置形成固定。插件的底部穿插两块底模板拼接位置形成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及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以钢筋为上弦、下弦及腹杆,通过电阻点焊连接而成的桁架叫做钢筋桁架。钢筋桁架与底板(金属板)通过电阻点焊连接成整体的组合承重板叫做钢筋桁架楼承板。现有的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是一种由钢筋桁架和免拆底模组装而成的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模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免拆除,具有生产效率高、表面平整度好、施工少支撑的优点;
[0003]现有的楼承板在进行浇筑混凝前,会在底模板上排列纵向的钢筋桁架,再浇筑混凝土形成楼层板;但这种只靠底模板的上表面排列若干相互平行的纵向钢筋桁架,整体受力情况只是符合最低建筑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
技术介绍
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比现有的只有纵向钢筋桁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好的受力支撑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包括架设于钢梁上的底模板,两相邻底模板进行拼接;
[0007]还包括架设于底模板的上表面的纵向钢筋桁架;纵向钢筋桁架包括两根下弦钢筋和一根上弦钢筋通过两根腹杆钢筋两两相互焊接平行而成;
[0008]还包括U型支架,U型支架放置于底模板上,U型支架的延伸方向与下弦钢筋的延长方向相互垂直;
[0009]若干个纵向钢筋桁架之间连接有横向钢筋桁架;
[0010]还包括平衡插件;平衡插件的顶部与两个相邻纵向钢筋桁架相连接,平衡插件的底部穿插两块底模板拼接位置形成固定。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U型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两侧边沿延伸折弯形成7字形的第一侧板,两块第一侧板朝向正对,第一板体上开设有通孔;
[0012]下弦钢筋架设于第一侧板上;U型支架的第一板体放置于底模板上,自攻螺丝穿过底模板与通孔相连接固定。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纵向钢筋桁架的端部设有端部支架;端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边沿延伸折弯形成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三个缺口,三个缺口分别用于承载两根下弦钢筋和一根上弦钢筋;第二支撑板顶压于底模板上,底膜板的边沿架设于钢梁上。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长圆
孔;
[0015]钢梁的顶面固定有栓钉;还包括安全扣;安全扣呈长条状,安全扣的一端折弯形成第一折板,安全扣的另一端折弯形成第一钩板,第一折板穿插入长圆孔,第一钩板套设栓钉。
[001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横向钢筋桁架包括横向主杆与横向腹杆;横向主杆呈长条状,横向主杆架设于纵向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上连接固定;横向腹杆的中间向上折弯凸起形成第一折弯段;横向腹杆的两端横跨架设于两个纵向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上连接固定,第一折弯段与横向主杆连接固定,横向主杆的两侧对称连接横向腹杆。
[001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呈长条状,连接支架横跨架设于若干纵向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上连接固定。
[001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平衡插件包括限位件、固定件以及挡条;限位件的两侧边沿上下分别设有上卡口和下卡口;限位件横跨于两块底模板拼接位置,限位件两侧的上卡口分别嵌入两相邻纵向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内固定,限位件两侧的下卡口分别嵌入两相邻纵向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内固定;限位件的底部凸出固定件,固定件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固定件穿插过两块底模板拼接位置;挡条呈长条状,挡条上开设有固定孔,固定件穿过固定孔并旋上螺母固定,挡条与两相邻底模板的下表面相贴固定;两相邻底模板夹持于限位件与挡条之间固定。
[001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的截面弯折呈U型;第一限位条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限位条的中间连接固定件;
[0020]固定件贯穿过第二限位条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条的两端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0021]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的截面折弯呈U型;限位块的顶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限位块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下卡口;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内分别嵌入限位块,螺栓穿过其两者固定旋上螺母固定。
[002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底模板的上表面设有不规则纹路形成凹凸表面。
[0023]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4]一、U型支架和端面支架固定于底模板上,焊接纵向钢筋绗架,纵向钢筋桁架焊接U型支架上;焊接横向钢筋绗架,再将横向钢筋桁架焊接到纵向钢筋绗架上,“井”字形结构,形成带有横向钢筋钢筋的楼承板;
[0025]二、楼承板铺设于梁上;钢梁的顶面设置栓钉,安全扣分别套设入端部支架与栓钉之间固定;
[0026]三、步骤二中,不仅仅限于栓钉,安全扣或套入钢筋笼固定;
[0027]四、步骤一中,根据需要选择连接支架与下弦钢筋焊接;
[0028]五、两相邻底模板的上表面纵向钢筋桁架之间连接有若干平衡插件;平衡插件的底部承托住两相邻底模板的拼接位置;
[0029]六、根据设计图纸,现场绑扎钢筋;
[0030]七、浇筑混凝土。
[0031]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32]本专利技术的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与现有技术相比,
[0033]1、在纵向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焊接U型支架,起到支撑作用,浇筑入混凝土内,楼承板整体承托维稳效果更好;通过自攻螺钉将U型支架固定在底模板上,施工过程中的底模板受到的负荷由自攻螺丝传递纵纵向钢筋桁架;
[0034]2、纵向钢筋桁架的端部安装有端部支架,起到承托纵向钢筋桁架的两端部作用,同时对应底模板的边沿进行顶压,施工阶段的负荷通过端部支架传递给纵向钢筋桁架,保护底模在施工阶段不受破坏
[0035]3、在钢梁上焊接栓钉,通过安全扣将栓钉和端部支架牵拉住;解决了底模板在受水平碰撞会滑落的问题。除了栓钉,还可以连接钢筋笼或底模板;
[0036]4、底模板的上表面安装纵向钢筋桁架,纵向钢筋桁架之间根据受力需要连接若干个横向钢筋桁架,横向钢筋桁架包括横向主杆,横向主杆用于架设在上弦钢筋上焊接固定,横向钢筋桁架包括横向腹杆,横向腹杆横跨连接纵向钢筋桁架的两个下弦钢筋;通过横向钢筋桁架将纵向钢筋桁架串连一起,形成一个纵横相交的整体结构,楼承板具有更好的强度、稳定性和支撑性;
[0037]5、横向钢筋桁架有利于纵向钢筋横架排列间距均匀、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致,提高了楼板的施工质量。钢筋桁架楼承板可显著减少现场钢筋绑扎工程量,加快施工进度,增加施工安全保证,实现文明施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于钢梁上的底模板,两相邻底模板进行拼接;还包括架设于底模板的上表面的纵向钢筋桁架;纵向钢筋桁架包括两根下弦钢筋和一根上弦钢筋通过两根腹杆钢筋两两相互焊接平行而成;还包括U型支架,U型支架放置于底模板上,U型支架的延伸方向与下弦钢筋的延长方向相互垂直;若干个纵向钢筋桁架之间连接有横向钢筋桁架;还包括平衡插件;平衡插件的顶部与两个相邻纵向钢筋桁架相连接,平衡插件的底部穿插两块底模板拼接位置形成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U型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两侧边沿延伸折弯形成7字形的第一侧板,两块第一侧板朝向正对,第一板体上开设有通孔;下弦钢筋架设于第一侧板上;U型支架的第一板体放置于底模板上,自攻螺丝穿过底模板与通孔相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纵向钢筋桁架的端部设有端部支架;端部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边沿延伸折弯形成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三个缺口,三个缺口分别用于承载两根下弦钢筋和一根上弦钢筋;第二支撑板顶压于底模板上,底膜板的边沿架设于钢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两个长圆孔;钢梁的顶面固定有栓钉;还包括安全扣;安全扣呈长条状,安全扣的一端折弯形成第一折板,安全扣的另一端折弯形成第一钩板,第一折板穿插入长圆孔,第一钩板套设栓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横向钢筋桁架包括横向主杆与横向腹杆;横向主杆呈长条状,横向主杆架设于纵向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上连接固定;横向腹杆的中间向上折弯凸起形成第一折弯段;横向腹杆的两端横跨架设于两个纵向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上连接固定,第一折弯段与横向主杆连接固定,横向主杆的两侧对称连接横向腹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受力钢筋桁架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呈长条状,连接支架横跨架设于若干纵向钢筋桁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如佳董敏茜丁嘉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翔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