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78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桁架,所述桁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导梁,导梁均与桁架连接,且位于两侧的导梁均与桁架固定,其他位置的导梁均能够在桁架上进行水平移动,相邻导梁之间设置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分别与对应的导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工作面于箱梁板上组装桁架,消除因工作面因素无法张拉现象,张拉千斤顶设备自起吊准备、吊装、提升、滑移、安装就位过程均采用电动葫芦远程控制,安装就位张拉完成采用电动葫芦滑动至下一束钢绞线,提高张拉效率及施工积极性;同时淘汰传统脚手架搭设张拉过程中钢管变形、下沉现象出现或盖梁张拉工作面狭窄,张拉设备脱落造成伤亡事故现象。伤亡事故现象。伤亡事故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桥梁工程钢绞线张拉,一般都是采用传统人工拖拉张拉千斤顶设备或搭设脚手架辅助移位。采用人工拖拉极易对张拉千斤顶造成损坏或拖拉不当造成人员砸伤,产生安全隐患现象。采用搭设脚手架方式,脚手架一般用于现浇箱梁脚手架进行接长,存在高度比较高,箱梁外轮廓线脚手架作为工作面,架体过高受力易变形,导致外架不稳定或失稳现象。张拉千斤顶设备张拉过程产生动荷载或本身自重大,脚手架搭设存在安全隐患,张拉速度缓慢,钢绞线标高移位需要一一对应,造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该吊装结构能够提高设备张拉安装效率,协调灵活性和作用点易分析,适应环境能力强,提高安全性,降低桥梁安全隐患。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桁架,所述桁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导梁,导梁均与桁架连接,且位于两侧的导梁均与桁架固定,其他位置的导梁均能够在桁架上进行水平移动,相邻导梁之间设置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分别与对应的导梁连接。目前常见的桥梁工程钢绞线张拉,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拖拉张拉千斤顶设备或搭设脚手架辅助移位。而采用人工拖拉极易对张拉千斤顶造成损坏或拖拉不当造成人员砸伤,产生安全隐患现象。采用搭设脚手架方式,脚手架一般用于现浇箱梁脚手架进行接长,存在高度比较高,箱梁外轮廓线脚手架作为工作面,架体过高受力易变形,导致外架不稳定或失稳现象。张拉千斤顶设备张拉过程产生动荷载或本身自重大,脚手架搭设存在安全隐患,张拉速度缓慢,钢绞线标高移位需要一一对应,造成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方案设计了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桁架,将桁架锚固在箱梁构件上,通过在桁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导梁,导梁均与桁架连接,且位于两侧的导梁均与桁架固定,其他位置的导梁均能够在桁架上进行水平移动,相邻导梁之间设置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分别与对应的导梁连接。利用导梁在桁架上进行水平移动,使得位于导梁下方的张拉设备进行纵横、前后、上下位移随意控制,提高设备张拉安装效率,同时对于桁架协调灵活性、桁架作用点易分析,能够控制受力点或高度大、跨度大部位适应环境能力强,具备安全性,降低桥梁安全隐患。
[0006]进一步地,桁架包括桁架一、桁架二、桁架三、桁架四、桁架五、桁架六和桁架七,桁架一、桁架四和桁架六均水平设置,且桁架四和桁架六位于桁架一的上方且端头固定;所述桁架二和桁架三分别与桁架一的端头固定后再与桁架四的同一端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桁架五、桁架七和桁架二均与桁架一的同一端固定,桁架五远离桁架一的端头同时与桁
架四和桁架六固定,桁架七远离桁架一的端头与桁架六远离桁架四的端头固定。桁架一、桁架二、桁架三为主桁架,局部为空心体减少自重,主要起到承重起下,分解桁架四、桁架五、桁架六和桁架七自重及上部荷载,桁架四、桁架五、桁架六和桁架七为次桁架,主要受力分解及提供轨道铺设工作面。
[0007]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与箱梁构件固定,在桁架一下方设置有锚定板,且锚定板与桁架一固定。每根桁架一下方至少设置有两块锚定板,分别与桁架一的端头位置固定,从而提高稳固性。
[0008]进一步地,桁架四上方设置有滑轨,且滑轨同时位于桁架四和桁架六上方并与桁架四和桁架六固定。轨道提供行走轨道,使其滑动导梁及前后导梁工作或安拆顺利,提高张拉施工速度。
[0009]进一步地,导梁包括前导梁、滑动导梁和后导梁,滑动导梁位于前导梁和后导梁之间,前导梁和后导梁均固定在两组桁架的滑轨上,滑动导梁分别与两组桁架的滑轨连接且能够沿着滑轨移动。而拉动装置分别设置在前导梁和后导梁上,且拉动装置均与滑动导梁连接。拉动装置采用电动葫芦和铁链,电动葫芦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前导梁和后导梁上,铁链同时与电动葫芦和滑动导梁连接,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前导梁和后导梁起到电动葫芦吊钩拉点工作面及平衡拉力,滑动导梁为最重要导梁构件,需前滑动或后滑动并具备提升设备功能。纵横、前后、上下位移调整电动葫芦随意控制,易控制张拉位置走向轴线,以最快速度张拉完成。
[0010]进一步地,滑动导梁上设置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连接有张拉设备。提升装置也采用电动葫芦和铁链,其解决了张拉设备的平行位移或垂直提升,避免传统方式,拖拉损坏设备及安全隐患发生现象。提高施工效率,消除了临边安全隐患,如物体打击,提高垂直提升或水平位移施工效率。
[0011]综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提高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工作面于箱梁板上组装桁架,消除因工作面因素无法张拉现象,张拉千斤顶设备自起吊准备、吊装、提升、滑移、安装就位过程均采用电动葫芦远程控制,安装就位张拉完成采用电动葫芦滑动至下一束钢绞线,提高张拉效率及施工积极性。
[0013]2、提高安全标准:淘汰传统脚手架搭设张拉过程中钢管变形、下沉现象出现或盖梁张拉工作面狭窄,张拉设备脱落造成伤亡事故现象。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17]1‑
箱梁构件,2

锚定板,3

桁架一,4

桁架三,5

桁架二,6

桁架五,7

桁架四,8

前导梁,9

前拉动装置,10

固定扣,11

滑动导梁,12

滑轨,13

后拉动装置,14

后导梁,15

桁架六,16

桁架七,17

张拉设备,18

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9]如图1所示,本方案常见特大桥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及大型预制梁梁场受限或梁场布置于高路堤、桥上预制场等张拉设备吊装
本实施例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桁架,桁架都安装在箱梁构件1上,在桁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导梁,导梁均与桁架连接,且位于两侧的导梁均与桁架固定,其他位置的导梁均能够在桁架上进行水平移动,相邻导梁之间设置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分别与对应的导梁连接。利用导梁在桁架上进行水平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桁架,所述桁架之间设置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导梁,导梁均与桁架连接,且位于两侧的导梁均与桁架固定,其他位置的导梁均能够在桁架上进行水平移动,相邻导梁之间设置有拉动装置,拉动装置分别与对应的导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备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包括桁架一(3)、桁架二(5)、桁架三(4)、桁架四(7)、桁架五(6)、桁架六(15)和桁架七(16),桁架一(3)、桁架四(7)和桁架六(15)均水平设置,且桁架四(7)和桁架六(15)位于桁架一(3)的上方且端头固定;所述桁架二(5)和桁架三(4)分别与桁架一(3)的端头固定后再与桁架四(7)的同一端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桁架五(6)、桁架七(16)和桁架二(5)均与桁架一(3)的同一端固定,桁架五(6)远离桁架一(3)的端头同时与桁架四(7)和桁架六(15)固定,桁架七(16)远离桁架一(3)的端头与桁架六(15)远离桁架四(7)的端头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钢绞线张拉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国朱军李德万张焱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