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53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利用自交系K41112为母本,以自交系京24为父本杂交,配制玉米杂交种农华130。其中自交系K41112是以“冀库6号”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自交系京24是以早熟302作母本,以黄野四为父本杂交组配的杂交种,F↓[1]代选择自然开放的抗涝、抗病优良单株,采用系谱法,经连续6代自交育成而成。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生物产量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
技术介绍
玉米是世界上杂种优势利用最早的作物,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均把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和推广优良玉米新杂交种,作为提高玉米产量、改良玉米品质的一条重要技术途径。美国1956年已普及了玉米杂交种,我国1987年玉米杂交种的播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选育玉米杂交种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根据育种目标进行自交系选育、亲本选配、杂交新组合的鉴定选择、不同生态环境的区域试验评价等。世界上玉米育种和生产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为了满足生产和市场的不断需求,及时地选育和推出一代又一代新品种来更换原有的品种。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从欧美玉米主产国引进大批杂交种用于试验、研究。至目前,我国的玉米育种研究主要是以选育单交种为主。在已经进行过的四次品种更新过程中,第四代杂交种在生产中推广了十余年,亲本自交系的纯度下降、抗性衰退,杂交种的产量、整齐度已经大不如推广之初,因此选用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基因型纯合的自交系配制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农民用户期待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新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杂种优势理论,选用高配合力、农艺性状好、基因型纯合、双亲亲缘关系远的自交系杂交,选育出高产、抗病的玉米杂交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括选育自交系,安全隔离,调节播期,适宜行比,去杂去劣,母本去雄,铲除父本,适时收获,利用自交系K41112为母本,自交系京24为父本杂交,配制玉米杂交种。其中所述的自交系K41112是用7个美国玉米杂交种组成的基因库选出的冀 库6号F,代选择自然开放的抗涝、抗病优良单株,采用系谱法,经连续5代自 交选育而成。其中所述的自交系"京24"选自黄野4/早熟302杂交组配的杂交种,F, 代选择自然开放的抗涝、抗病优良单株,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6代育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生物材料冀库6号、京24均已在非专利文献中公开,并且上 述生物材料在申请人处均有保存,申请人保证自本专利申请日起20年内向公众 发放。其屮冀库6号已在张书申,胡志芳,等,玉米冀库6号种质资源的选育,作物 品种资源一一1998. 1, S513. 02: 46-46屮公开。父本"京24"选自黄野4/早熟302,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 并申请品种权保护。京24已在2004年5月1日出版的《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2005年 第3期,第26页记载其作为亲本材料应用于育种中。本专利技术利用自交系K41112为母本,自交系京24为父本杂交配制的玉米杂 交种农华130特征特性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株型紧凑,幼 苗叶鞘绿色,花药黄色,花丝黄绿色。北京地区春播生育期125天。株高185 厘米,穗位85厘米,穗长16厘米,穗粗4.2厘米,穗行数12-14行,柱形穗, 白轴,半马齿型黄粒。籽粒出产率82. 8%,脱粒时籽粒含水量为21. 8%;生 育期北京区春播118. 3天,比农大108,属中晚熟杂交种。亲本自交系K41112的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绿色,花药黄色,花丝黄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73厘米,穗位122厘米,茎粗2. 5厘米,全株叶片数20. 21 片;雄穗分枝3-6个,颖壳绿色,花药黄色,花丝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6.9 厘米,穗粗4. 3厘米,穗行数12.7行,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 0 克,穗轴红色;生育期春播118.3天(北京地区);抗大、小斑病,抗丝黑穗病, 抗茎腐病,抗倒伏。亲本自交系京24的特征特性株高165厘米,穗位60厘米,雄穗分枝12-14个,花药黄色,花粉量较大, 抽雄期为7月17日,7月18日散粉。雌穗花柱黄绿色,抽丝期为7月21日(注 5月8日播种,15日出苗),果穗筒型,穗长14厘米,穗行数12,穗粒数310 粒,红轴,轴粗2.6厘米,籽粒黄色,硬粒型,千粒重350-360克,出籽率88%, 根系发达,气生根中等,较抗倒伏,耐旱性和耐涝性均中等,大斑病和小斑病 均为0.5级,抗矮花叶病毒病和粗縮病,较抗青枯病、丝黑穗病和黑粉病,蜡 熟至完熟期有轴度红叶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1. 产量高,产量超过当前生产上主栽品种5%;2. 品质优良,达到国标优质指标;3. 抗性强,抗叶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黑粉病;抗倒伏,抗旱耐涝性强;4. 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杂交制种系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杂交种农华130的具体选育过程2001年冬在海南用美国玉米杂交种组成的基因库一冀库6号的后代选株自 交,经连续南繁北育5个世代自交,选育到2003年冬已基本稳定定名为K41112 京24是在2000年在北京用早熟302作母本,以黄野四为父本配组的杂交 种,Fi代选择自然开放的抗涝、抗病优良单株,采用系谱法,经连续6代自交 育成自交系。该自交系表现为早熟、抗病、植株叶片上冲等优点,将其定名为 京24。经初步配合力测定,该自交系具有一般配合力高、抗病抗倒等优点。 2003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繁育基地以自交系K41112为母本,京 24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玉米单交种农华130。本专利技术杂交种农华130于2005年 参加产比试验;2006年参加北京市春播预备试验,2007, 2008年参加北京市春 播区域试验,2008年同时参加北京市生产试验。在三年的试验中,农华130表现出高产、优质、中穗,丰产性好,综合抗性 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比农大108平均增产8. 0%. 5.7%。 1、品质鉴定2008年经农业部谷物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结果籽粒含粗蛋白 9.26%,粗脂肪4.46%,粗淀粉73. 12%,赖氨酸0.3%,容重726克(见表1)。表l. 农华130品质分析检验结果 单位%, G/L.受检单位样品编号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赖氨酸容重农业部JW0805619. 264. 4673, 120, 307262.抗逆性2006年北京市春播玉米预备试验田间调查汇总结果大、小斑病1级,丝黑穗病病株率1.5%,茎腐病O. 5级,灰斑病0.5级,弯孢菌叶斑病3级,倒伏率O. 3%,倒折率O. 3%。2007. 200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抗病虫鉴定汇总结果大斑病1, 3级,小斑病3, 5级,弯孢菌叶斑病7, 7级,灰斑病0, 0级,矮花叶病-,52. 9%, 茎腐病11.8%,4.7%,丝黑穗病(病株率%)66.0,53.8。经接种鉴定结果证明农 华130抗(HR-R)大斑病,中抗(R-MR)小斑病,中抗(HR-MR)茎腐病,中抗(S-S)弯 孢菌叶斑病,高感(HR)矮花叶病,高感(HS)丝黑穗病(见表2)。表2. 2005. 2006年农华130抗病接种鉴定汇总 单位%,级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矮花叶病弯孢菌茎腐病丝黑穗病年限叶斑病(病级)(病级)(病级)(%)(病级)(%)(%)2007年13——711.866.02Q08年35—52.974. 753.83.产量表现1) 产比试验结果2005年产比试验亩产693. 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 2%。2) 北京市预备试验2006年省预备试验5点平均亩产579. 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亩产4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包括选育自交系,安全隔离,调节播期,适宜行比,去杂去劣,母本去雄,铲除父本,适时收获,其特征在于:利用自交系K41112为母本,自交系京24为父本杂交,配制玉米杂交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坤赵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