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锌返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224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残锌返溶处理装置,属于电解锌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铜板、铜棒、T字架、伺服电动缸、电动缸控制器、返溶槽,所述铜板四个角分别垂直设置有四根铜棒,铜棒长度相等且长度大于返溶槽槽面至阴极板底端的垂直距离,所述T字架为2个,T字架上对称的两端与铜板平行于阴极板底端的边两端连接的两根铜棒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为2个,T字架第三端与伺服电动缸伸缩杆垂直连接,通过伺服电动缸带动T字架上升及下降,所述伺服电动缸与电动缸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铜锌形成原电池,以消耗电解锌过程中,阴极板残留锌,缩短残留锌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效率。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残锌返溶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解锌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残锌返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液是电解锌过程中必须使用的物质,电解锌一般采用铝板作为阴极板。铝板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膜,在电解锌过程中,由于电解液含有氟离子等元素,会将铝板表面的氧化铝膜破坏,使电解析出的锌直接接触铝板的新鲜表面,发生反应,形成锌铝合金,致使锌铝黏结,锌难以剥离。锌剥离困难造成电解周期延长,锌片产量下滑,电解电流效率降低,耗电量增大,同时铝板上残留锌越来越多,铝板循环利用率低。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酸溶解锌的处理方式,处理铝板上残留的锌,锌在酸中溶解速度较慢,并且处理后,需人工将阴极板取出判断处理效果,工作过程中操作比较复杂,工作周期长,处理效率低。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残锌返溶处理装置,提高铝板上残留锌的处理效率与处理结果判定效率,提高残锌处理的整体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残锌返溶处理装置,通过铜板四个角分别垂直设置铜棒,T字架与铜棒连接,伺服电动缸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T字架上升及下降,从而使铜板上升与阴极板底端接触,使铜板下降与阴极板底端分离。铜板与阴极板底端接触时,在电解液中形成原电池,以此快速消耗阴极板上残留的锌,待残留锌消耗完毕后,铜板下降与阴极板底端分离。通过电流测量仪与铜棒连接,测量电流,方便操作人员观察电流值,推断阴极板残留锌的处理效果。电流测量仪再与DSC控制系统输入端连接,将测量得到的电流值传输至DSC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电流值判断是否需要启动伺服电动缸,DSC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电动缸控制器输入端连接,可以将控制信号传输至电动缸控制器,电动缸控制器再将控制信号传输至伺服电动缸,以启动伺服电动缸伸缩杆进行回缩运动,带动T字架下降,从而提高残锌返溶处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所述的残锌返溶处理装置包括铜板、铜棒、T字架、伺服电动缸、电动缸控制器、返溶槽,所述铜板四个角分别垂直设置有四根铜棒,铜棒长度相等且长度大于返溶槽槽面至阴极板底端的垂直距离,所述T字架为2个,T字架上对称的两端与铜板平行于阴极板底端的边两端连接的两根铜棒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为2个,T字架第三端与伺服电动缸伸缩杆垂直连接,通过伺服电动缸带动T字架上升及下降,所述伺服电动缸与电动缸控制器输出端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残锌返溶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流测量仪,所述电流测量仪设置于返溶槽槽边台面上,并与距离最近的一根铜棒连接,以测量电流值。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残锌返溶处理装置还包括DSC控制系统,所述DSC控制系统输入
端与电流测量仪连接,DSC控制系统输出端与电动缸控制器输入端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采用铜板四个角分别垂直设置铜棒,铜棒与T字架连接,T字架与伺服电动缸伸缩杆垂直连接,通过伺服电动缸伸缩杆带动T字架上升,提升与T字架一端连接的铜棒,从而提升铜板与阴极板底端接触,在电解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快速地消耗阴极板上残留的锌。
[0012]2、本技术采用安装电流测量仪,将电流测量仪与距离最近的铜棒连接,用于测量电流值,使得对阴极板残留锌的消耗效果通过电流值反应出来,避免操作人员将每一块阴极板取出查看残留锌消耗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0013]3.本技术采用将电流测量仪连接至DSC控制系统,将电流测量结果传输至DSC控制系统,DSC控制系统根据测量电流值稳定与否判断是否传输信号至电动缸控制器,控制伺服电动缸的启动,实现铜板与阴极板的自动分离,代替人工控制,提升装置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工作状态正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工作状态俯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工作状态侧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非工作状态侧视图
[0018]图中,1

铜板、2

铜棒、3

T字架、4

伺服电动缸、5

电动缸控制器、6

电流测量仪、7

DSC控制系统、8

阴极板、9

返溶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0]如图1

4所示,所述的残锌返溶处理装置包括铜板1、铜棒2、T字架3、伺服电动缸4、电动缸控制器5、返溶槽9,所述铜板1四个角采用焊接等方式垂直设置有四根铜棒2,铜棒2长度相等且长度大于返溶槽9槽面至阴极板8底端的垂直距离,所述T字架3为2个,T字架3上对称的两端与铜板1平行于阴极板底端的边两端连接的两根铜棒2采用焊接等方式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4为2个,T字架3第三端与伺服电动缸4伸缩杆采用焊接等方式垂直连接,通过伺服电动缸4带动T字架3上升及下降,所述伺服电动缸4与电动缸控制器5输出端连接;通过人工操作电动缸控制器5,启动伺服电动缸4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提升或降低铜板1,实现铜板1与阴极板8底端的接触与分离;所述的残锌返溶处理装置还包括电流测量仪6,所述电流测量仪6设置于返溶槽9槽边台面上,并与距离最近的一根铜棒2连接,以测量电流值,操作人员通过观察电流测量仪6显示的电流值稳定与否,判断阴极板8上残留锌处理情况,若处理完成,则操作电动缸控制器5启动伺服电动缸4,伺服电动缸4伸缩杆回缩,铜板1与阴极板8底端分离;所述的残锌返溶处理装置还包括DSC控制系统7,所述DSC控制系统7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测量仪6连接,DSC控制系统7输出端与电动缸控制器5输入端连接,通过DSC控制系统7接收电流测量仪6传输的电流值稳定情况判定阴极板8上残留锌的处理情况,并根据需
要向电动缸控制器5发送控制信号,从而控制伺服电动缸4伸缩杆下降,使铜板1与阴极板8底端分离。
[0021]不进行残锌处理时,铜板1位于返溶槽9底部并与底部处于平行状态,此时铜板1与阴极板8底端处于分离状态,需要进行阴极板8残锌处理工作时,将阴极板8放入返溶槽9中,通过电动缸控制器5或DSC控制系统7启动伺服电动缸4,伺服电动缸4伸缩杆伸长,提升T字架3,由于两个伺服电动缸4同步运行,两个T字架3与铜棒2及伺服电动缸4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因此,两个T字架3会带动与之连接的铜棒2上升,铜棒2与铜板1连接,铜板1也会被提升,根据铜板1与阴极板8底端的距离,适配伸缩距离合适的伺服电动缸4,伺服电动缸4伸缩杆伸长后,铜板1与阴极板8底端接触,在电解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以此对阴极板8上残留锌进行消耗。等待残锌处理工作完成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锌返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残锌返溶处理装置包括铜板(1)、铜棒(2)、T字架(3)、伺服电动缸(4)、电动缸控制器(5)、返溶槽(9),所述铜板(1)四个角分别垂直设置有四根铜棒(2),铜棒(2)长度相等且长度大于返溶槽(9)槽面至阴极板底端的垂直距离,所述T字架(3)为2个,T字架(3)上对称的两端与铜板(1)平行于阴极板底端的边两端连接的两根铜棒(2)连接,所述伺服电动缸(4)为2个,T字架(3)第三端与伺服电动缸(4)伸缩杆垂直连接,通过伺服电动缸(4)带动T字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国辉付光马绍斌肖毕高张特曾国礼刘殿传尹为波张红高红林顾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