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化反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12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酯化反应设备,包括酯化釜,所述酯化釜上端安装有釜盖,所述釜盖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釜盖并安装有螺旋杆,所述酯化釜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下侧设有与通口同心布置的直筒,所述直筒下端安装有上宽下窄的锥形斗,所述锥形斗下端安装有排料阀,所述螺旋杆下端延伸至直筒内,所述直筒外表面中部位置呈环形等距安装有多个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远离直筒的一端贯穿酯化釜底部并延伸至酯化釜内,所述空心管处于酯化釜内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空心管处于酯化釜内的部位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提高增塑剂原料对流的速度,缩减搅拌增塑剂原料花费的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酯化反应设备


[0001]本技术是一种酯化反应设备,属于增塑剂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增塑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酯化反应进行原料的加工,现有技术中,增塑剂酯化反应过程大多在酯化釜中进行,酯化釜的主要结构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在反应过程中,需要通过搅拌,避免热量的聚集造成温度过高,因增塑剂的原料粘稠度较大,电机驱动搅拌器对增塑剂进行搅拌时,增塑剂原料流动性较差,即酯化釜内中心位置的增塑剂原料与酯化釜内边缘的增塑剂原料对流速度慢,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搅拌,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酯化反应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高增塑剂原料对流的速度,缩减搅拌增塑剂原料花费的时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酯化反应设备,包括酯化釜,所述酯化釜上端安装有釜盖,所述釜盖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釜盖并安装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设置在酯化釜内,所述酯化釜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下侧设有与通口同心布置的直筒,所述直筒上端与酯化釜连接固定,所述直筒下端安装有上宽下窄的锥形斗,所述锥形斗下端安装有排料阀,所述螺旋杆下端延伸至直筒内,所述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部与直筒内壁相接触,所述直筒外表面中部位置呈环形等距安装有多个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远离直筒的一端贯穿酯化釜底部并延伸至酯化釜内,所述空心管处于酯化釜内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空心管处于酯化釜内的部位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
[0005]进一步地,所述酯化釜上套设有圆罩,所述圆罩的两端均与酯化釜连接固定,所述圆罩外表面下部位置安装有第一管接头,所述圆罩外表面上部位置安装有第二管接头。
[0006]进一步地,所述酯化釜外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处于圆罩内,所述环形槽内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杆。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圆罩内表面安装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套设在酯化釜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酯化釜外表面下部位置呈环形等距安装有三个支腿,所述支腿呈竖直状布置,所述支腿下端固定有圆盘。
[0009]进一步地,所述釜盖外表面安装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远离釜盖的一端安装有可拆卸的盲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酯化釜底部为半球形,所述酯化釜底部开设有多个穿插孔,所述空心管贯穿穿插孔。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使螺旋杆一端延伸至直筒内并使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与直筒内壁相接触,同时使直筒外表面安装的多个空心管一端延伸至酯化釜内,电机驱动螺旋杆旋转时,酯化釜内的增塑剂原料从下向上流动,此时直筒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酯化釜内边缘处的增塑剂原料通过圆孔流入空心管内,随后空心管内的增塑剂原料流入直筒内,实现加速酯化釜内中心位置处的增塑剂原料与酯化釜内边缘处增塑剂原料的对流速度,缩减搅拌增塑剂原料花费的时间。
[0013]2、使螺旋杆一端延伸至直筒内并使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与直筒内壁相接触,此时直筒实现对螺旋杆下端的支撑,实现利用直筒和电机输出端共同对螺旋杆的两端进行支撑,预防螺旋杆因搅拌粘稠度较大的增塑剂原料而出现下端偏摆的情况,提高螺旋杆结构的稳定性。
[0014]3、电机驱动螺旋杆反向转动时,螺旋杆叶片将增塑剂压入到直筒内,打开排料阀后,增塑剂从排料阀排出,提高排出粘稠度较大的增塑剂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酯化反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酯化反应设备中螺旋杆、直筒、圆罩、空心管和酯化釜的装配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酯化反应设备中隔热套与圆罩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中:1

酯化釜、2

圆罩、3

釜盖、4

电机、5

盲板、6

第二管接头、7

第一管接头、8

支腿、9

圆盘、10

直筒、11

排料阀、12

螺旋杆、13

环形槽、14

圆孔、15

支杆、16

空心管、17

通口、18

锥形斗、19

隔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酯化反应设备,包括上端安装有釜盖3的酯化釜1,其中酯化釜1底部为半球形,在酯化釜1外表面下部位置呈环形等距安装三个呈竖直状布置的支腿8,其中支腿8下端固定有圆盘9,圆盘9增加支腿8与支撑载体之间的接触范围,在釜盖3外表面安装加料口,其中加料口远离釜盖3的一端安装有可拆卸的盲板5,拆下盲板5后便于通过加料口向酯化釜1内添加增塑剂原料。
[0022]参阅图1和图2,在釜盖3顶部中间位置安装电机4,其中电机4输出端贯穿釜盖3并安装有处于酯化釜1内的螺旋杆12,在酯化釜1底部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口17下侧设置与通口17同心布置的直筒10,使直筒10上端与酯化釜1连接固定,实现直筒10与酯化釜1的相通,在直筒10下端安装的上宽下窄的锥形斗18下端安装排料阀11,便于使增塑剂汇聚至排料阀11处,使螺旋杆12下端延伸至直筒10内,同时螺旋杆12上的螺旋叶片部与直筒10内壁相接触,此时直筒10实现对螺旋杆12下端的支撑,实现利用直筒10和电机4输出端共同对螺旋杆12的两端进行支撑,预防螺旋杆12因搅拌粘稠度较大的增塑剂原料而出现下端偏摆的情况,
提高螺旋杆12结构的稳定性,电机4驱动螺旋杆12反向转动时,螺旋杆12叶片将增塑剂压入到直筒10内,打开排料阀11后,增塑剂从排料阀11排出,提高排出粘稠度较大的增塑剂的速度。
[0023]参阅图1和图2,使直筒10外表面中部位置呈环形等距安装的多个空心管16远离直筒10的一端分别贯穿酯化釜1底部开设的穿插孔并延伸至酯化釜1内,其中空心管16处于酯化釜1内的一端为封闭状,空心管16处于酯化釜1内的部位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14,使螺旋杆12一端延伸至直筒10内并使螺旋杆12上的螺旋叶片与直筒10内壁相接触,同时使直筒10外表面安装的多个空心管16一端延伸至酯化釜1内,电机4驱动螺旋杆12旋转时,酯化釜1内的增塑剂原料从下向上流动,此时直筒10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酯化釜1内边缘处的增塑剂原料通过圆孔14流入空心管16内,随后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酯化反应设备,包括酯化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釜(1)上端安装有釜盖(3),所述釜盖(3)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电机(4),所述电机(4)输出端贯穿釜盖(3)并安装有螺旋杆(12),所述螺旋杆(12)设置在酯化釜(1)内,所述酯化釜(1)底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口(17),所述通口(17)下侧设有与通口(17)同心布置的直筒(10),所述直筒(10)上端与酯化釜(1)连接固定,所述直筒(10)下端安装有上宽下窄的锥形斗(18),所述锥形斗(18)下端安装有排料阀(11),所述螺旋杆(12)下端延伸至直筒(10)内,所述螺旋杆(12)上的螺旋叶片部与直筒(10)内壁相接触,所述直筒(10)外表面中部位置呈环形等距安装有多个空心管(16),所述空心管(16)远离直筒(10)的一端贯穿酯化釜(1)底部并延伸至酯化釜(1)内,所述空心管(16)处于酯化釜(1)内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空心管(16)处于酯化釜(1)内的部位外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酯化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釜(1)上套设有圆罩(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明明范丽丽黄玉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