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05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包括塔架顶节,其中。塔架顶节的顶部安装有平台,塔架顶节的底部连接有可相互连接拆卸的多个塔架标准节,塔架标准节放置于顶升套架内,顶升套架安装在可移动的托梁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自由水平移动,能够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塔架标准节的连接数量,既能够实现施工平台的自由升降、高度可调,同时也能够调节整体的承载力,且具有占地空间小、安装拆除方便的优点。安装拆除方便的优点。安装拆除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高空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高层建筑项目比普通建筑的设计施工工艺更复杂,施工过程中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对于安装施工技术、材料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一些需高空安装的工程,例如高空室内吊顶、高空大跨结构工程,为满足施工需要,主要采用搭设脚手架的方式,然而,满堂铺设脚手架的施工平台搭设方法既浪费时间,又占用太多的空间,操作也不灵活,无法自由移动方便施工。现有技术中,有设计出通过折叠实现高低自由升降的施工平台,但这些施工平台的升空高度有限、且承载力有限,无法满足高空、吨位大的构件的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能够方便地进行水平移动和垂直升降,提供足够的承载力。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包括塔架顶节,所述塔架顶节的顶部安装有平台,所述塔架顶节的底部连接有可相互连接拆卸的多个塔架标准节,所述塔架标准节放置于顶升套架内,所述顶升套架安装在可移动的托梁顶部。
[0005]进一步地,所述顶升套架内部设置有顶升设备。
[0006]进一步地,所述顶升套架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顶升设备的顶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塔架顶节包括顶节主体结构,所述顶节主体结构与平台之间连接有支撑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具体为三角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对称设置于顶节主体结构的两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上安装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有钢丝绳。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连接有施工吊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托梁的底部安装万向滚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万向滚轮设置有制动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一、本技术通过对现有塔架系统进行改造,在塔架顶节的顶部安装平台,在塔架顶节的底部连接有可相互连接拆卸的多个塔架标准节,将塔架标准节放置于顶升套架内、顶升套架安装在可移动的托梁顶部。由此能够实现自由水平移动,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自行调整塔架标准节的连接数量,既能够实现施工平台的自由升降,同时也能够调节整体的承载力。
[0016]二、本技术中,多个塔架标准节之间可相互连接拆卸,并利用顶升套架内的顶
升设备实现对塔架标准节的顶升,能够确保快速进行安装及拆除,有效节省施工工期。
[0017]三、本技术通过设置用于放置塔架标准节以及实现顶升功能的顶升套架,并利用支撑部实现塔架顶节与平台之间的连接,能够充分保证整体的稳固性能,确保传力可靠、提升安全性。
[0018]四、本技术仅需在垂直方向调整塔架标准节的数量,因此整体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初始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顶升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完成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塔架顶节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塔架标准节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顶升套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顶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
[0027]1、塔架顶节,2、塔架标准节A,3、塔架标准节B,4、顶升设备,5、顶升套架,6、托梁,7、万向滚轮,8、平台,9、支撑部,10、顶节主体结构,11、传动装置,12、钢丝绳,13、施工吊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包括塔架顶节1,塔架顶节1的顶部安装有平台8,塔架顶节1的底部连接有可相互连接拆卸的多个塔架标准节(如图中相互连接的塔架标准节2和3所示,所有塔架标准节的结构均如图5所示),塔架标准节放置于顶升套架5内;平台8上安装有传动装置11,传动装置11连接有钢丝绳12,钢丝绳12则连接有施工吊篮13。
[0031]如图4所示,塔架顶节1包括顶节主体结构10,顶节主体结构10与平台8之间连接有支撑部9,支撑部9具体为三角结构,支撑部9对称设置于顶节主体结构10的两侧。
[0032]如图6所示,顶升套架5安装在可移动的托梁6顶部,托梁6的底部安装万向滚轮7,万向滚轮7设置有制动锁。
[0033]顶升套架5内部设置有顶升设备4(如图7所示),具体是在顶升套架5上设置用于连接安装顶升设备4的顶板。
[0034]综上可知,本技术方案主要是由塔架顶节1、若干个塔架标准节、顶升设备4、顶升套架5、托梁6以及带有制动的万向滚轮7组成。
[0035]万向滚轮7连接在托梁6的底部,顶升套架5连接在托梁6的顶部,顶升设备4连接在顶升套架5的顶板。
[0036]塔架顶节1的最顶部安装平台8,通过支撑部9将平台8支撑在顶节主体结构10上。
[0037]在平台8顶部安装传动装置11、钢丝绳12,钢丝绳12端部连接施工吊篮13,便于施工人员及设备、材料等的运输。
[0038]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先将万向滚轮7制动,将塔架顶节1、塔架标准节A、塔架标准节B放在顶升套架5内部。其中,塔架顶节1和塔架标准节A进行连接,塔架标准节A和塔架标准节B进行连接,塔架标准节B与托梁6不连接。顶升设备4对塔架顶节1、塔架标准节A、塔架标准节B连接成的整体进行顶升,顶升出空挡后,如图2所示,可将新的塔架标准节塞进空挡,并与塔架标准节B进行连接,实现塔架的上升过程。
[0039]按照上述方法完成塔架的安装后,再放开带有制动的万向滚轮7,使得整体可以水平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再对其进行制动,然后即可开始施工使用。
[0040]本技术方案通过塔架自由升降,可实现施工平台的自由升降,并且借助底部安装万向滚轮的托梁,从而实现自由水平移动,具有安装拆卸快速、节约工期的优点。此外,本技术方案占用空间小、平台承载力强,可到达的高度大、传力可靠、安全性高;整个施工平台可反复使用,实现一种工具式平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8),其特征在于,包括塔架顶节(1),所述塔架顶节(1)的顶部安装有平台(8),所述塔架顶节(1)的底部连接有可相互连接拆卸的多个塔架标准节,所述塔架标准节放置于顶升套架(5)内,所述顶升套架(5)安装在可移动的托梁(6)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套架(5)内部设置有顶升设备(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套架(5)设置有用于连接安装顶升设备(4)的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和水平移动的施工平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顶节(1)包括顶节主体结构(10),所述顶节主体结构(10)与平台(8)之间连接有支撑部(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水根吕兆华王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