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协同指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190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案协同指挥方法,涉及应急领域,应用Internet技术、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通过部门协作、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用于多部门协同应急预案制定、预案合理性检测,保证了制定预案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综合应用Internet技术、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数据 库技术的。
技术介绍
当前,预案制定的方法一般是先把相关人员召集到一起,确定预案的目的,分析危险源, 进行风险评价。然后预想出现某一事件后,各个部门应该如何分工、各自职责、如何配合其 他部门展开工作。制定好之后,交由各个部门审核,修订。在这过程中,预设一个具体的事 故,由各个部门参与人员陈述自己的职责,针对事故场景作出反应。充分讨论后,找出并修 订交代不清楚的地方。最后向最高领导和高层管理人员汇报,经批准后发布预案。.这种传统的预案制定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 制定出来的预案是纸质挂图或者文本描述,不直观、不形象,导致后续人员使用、执 行前需要花长时间学习、培训;2、 需要通过安排实际演习来检验预案,导致花费巨大;3、 由于缺乏实践检验,导致制定预案实际操作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案直观、简单、费用低、操作性强的预案协同指挥 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数据和三维数据的服务器端和用于标绘定制预案的客户端 来实现。所述的服务器端主要用于存放三维地形数据。通过三维地形发布软件,发布到客户端。 用户可在客户端进行标绘、预案定制、视频录制等操作。确定预案后,可以在客户端撰写、存成word格式。通过mail或者FTP回传到服务器上,供上级部门检查。所述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过现有网络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歩骤如下 第一歩、创建三维场景首先在服务器端,采用相关GIS软件将高程数据和影像数据,利用小波压缩和金字塔算法创建三维地形。然后根据坐标匹配,添加三维模型、道路、各单位,同时可以导入各类危险源及相关属性信息。在该三维场景里,预案制定者可以査看危险源信息现实世界的地形、 地物、地貌,事发地点周边的建筑、道路、医疗等机构,进行风险分析。 第二步、讨论标绘本专利技术通过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数据共享、协同技术,可以将各类危险源在三维环 境里进行标识,并附上相关属性、资料,便于预案制定人员快速收集信息、进行风险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A、 各部门导入各自人员配置、硬件配置情况;B、 利用TCP/IP协议和Socket传输方式,在相关GIS软件中构建网络协同模块。通过该 模块,可以使得空间上不在一起的部门进行对话、沟通。网络协同模块是一个网页。实现的 功能是将不同客户端输入的语言在三维场景中显示,达到交流的目的。上述网络协同模块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 )、使用TCP/IP协议建立一个通信。(2) 、在网页里定义一个变量,该变量指向三维场景的ActiveX插件。(3) 、客户端输入的信息作为一个消息,可以使用OnMessage方法显示在三维场景前段。(4) 、根据IP识别不同的客户端。C、 各部门在客户端利用三维制作软件提供的标绘工具,在三维场景里按照讨论结果进行 标绘。标绘工具包含了文字、图片、态势箭头、动态对象(交通工具)、静态模型等。标绘时 可根据软件提供的测量工具、缓冲区查询工具,迅速查找离事发现场最近的相关救援单位, 进行调度。除了软件自带的简单标绘工具,如箭头、线、圆等,还需按照国家应急办标准制作应急 图标库,同时还可以按照各个业务领域制定不同的图标库,具体方法如下1、 根据业务描述,通过使用Photoshop等图片制作软件制作相应含义的图片,格式可以 是GIF、 PNG等。2、 使用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把图片进行管理。3、 通过三维场景制作软件提供的接口 CreateEmergenceLaybel (ID,ARG[]),将图片导 入至三维场景。第三步、预演初步制定预案后,客户端将会对歩骤进行记录并根据制定预案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演。通 过预演,预案制定者可以看到自己的部属是否合理,是否和其他部门行动有脱节。如果有不符的,进行修订,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步、定稿确定无误后,定稿,在客户端利用在相关GIS软件中的视频录制模块,进行视频录制。 报上级审批,通过审批后将制定的预案与视频同时发放给各级单位,便于使用、实施。预案 制定后,可以立即在客户端进行预演,便于各部门检查预案制定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可 以当即讨论,进行修改,直到合适为止。最后,对于预案,可以整理成三维电子预案,也可 以录制成视频,便于分发后实际操作人员更好的理解预案,更好的贯彻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预案制定及预案演习过程产生的费用。同时,由于各个部门同时协 调工作,所以大大提高了预案的科学性、准确性。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成果是三维电子预案和视频, 便于学习,掌握,提高了预案的可实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下首先采用该市0.2米航片和高程数据,生成三维场景。然后导入危险源数据,并对其进 行分类,所述的危险源数据,可以通过选择某项数据控制其在二维场景里显示,并对主要危 险源进行三维建模,同时附上属性信息。三维场景搭建好之后,各部门可以根据网络协同模块和其他部门进行探讨,并利用软件 提供的标绘工具在三维场景里进行标绘。客户端提供的网络协同模块,使得指挥人员、接警人员、甚至是公安人员(如果客户端 和公安专网联通)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对同一事故地点的三维场景从同一角度去查看,并可 以用三维软件自带的平台进行对话。利用该协作功能,各个搜救单位之间、各个指挥中心之间、指挥中心与救援单位之间,通过一个有限带宽TCP/IP框架实现联合漫游。任何一方都 可以发起或跟从一个实时和交互式的3D浏览会话过程,初步制定好预案后,开始进行推演。 例如,某学校发生火灾后,5分钟之内,应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如果消防部门标绘的 消防车和消防员在五分钟后到达现场,则消防部门预案合格,否则,消防部门需要对消防车 出动速度、出行路线等进行进一步调整,直到込到预定目标。各个部门行动都达到目标后, 报经上级部门审批。审批后,制作成电子预案和视频,进行下发。权利要求1、,通过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数据和三维数据的服务器端和用于标绘定制预案的客户端来实现,所述的服务器端主要用于存放三维地形数据,通过三维地形发布软件,发布到客户端,用户可在客户端进行标绘、预案定制、视频录制等操作,所述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过现有网络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创建三维场景首先在服务器端,采用相关GIS软件将高程数据和影像数据,利用小波压缩和金字塔算法创建三维地形,然后根据坐标匹配,添加三维模型、道路、各单位,同时可以导入各类危险源及相关属性信息,在该三维场景里,预案制定者可以查看危险源信息现实世界的地形、地物、地貌,事发地点周边的建筑、道路、医疗等机构,进行风险分析,第二步、讨论标绘本专利技术通过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网络数据共享、协同技术,可以将各类危险源在三维环境里进行标识,并附上相关属性、资料,便于预案制定人员快速收集信息、进行风险分析。第三步、预演初步制定预案后,客户端可根据制定预案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演,通过预演,预案制定者可以看到自己的部属是否合理,是否和其他部门行动有脱节。如果有不符的,进行修订,直到达到预期效果,第四步、定稿确定无误后,定稿,在客户端利用在相关GIS软件中的视频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案协同指挥方法,通过包括用于存储业务数据和三维数据的服务器端和用于标绘定制预案的客户端来实现, 所述的服务器端主要用于存放三维地形数据,通过三维地形发布软件,发布到客户端, 用户可在客户端进行标绘、预案定制、视频录制等操作,   所述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通过现有网络连接,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创建三维场景 首先在服务器端,采用相关GIS软件将高程数据和影像数据,利用小波压缩和金字塔算法创建三维地形,然后根据坐标匹配,添加三维模型、 道路、各单位,同时可以导入各类危险源及相关属性信息,在该三维场景里,预案制定者可以查看危险源信息:现实世界的地形、地物、地貌,事发地点周边的建筑、道路、医疗等机构,进行风险分析, 第二步、讨论标绘 本专利技术通过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和网 络数据共享、协同技术,可以将各类危险源在三维环境里进行标识,并附上相关属性、资料,便于预案制定人员快速收集信息、进行风险分析。 第三步、预演 初步制定预案后,客户端可根据制定预案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演,通过预演,预案制定者可以看到自 己的部属是否合理,是否和其他部门行动有脱节。如果有不符的,进行修订,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步、定稿 确定无误后,定稿,在客户端利用在相关GIS软件中的视频录制模块,进行视频录制。报上级审批,通过审批后将制定的预案与视频同时发放 给各级单位,便于使用、实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莉萍魏磊
申请(专利权)人: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