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82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涉及混凝土梁技术领域,包括混凝土梁本体,所述混凝土梁本体的外表面套合有固定套件,所述固定套件的一侧位于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法兰盘,所述混凝土梁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套,所述对接套的一侧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对接套的内部,所述对接套的内部设置有钢管柱本体,所述导向柱延伸至钢管柱本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固定套件安装在混凝土梁本体上,然后将对接套与固定套件相互连接,同时将钢管柱本体卡合在对接套的内部,使得在对接时可以通过改变固定套件与混凝土梁本体的位置,从而改变钢管柱本体的安装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运用。用情况灵活运用。用情况灵活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梁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结构中,由于受力的需要或者结构形式的需要,很多情况下都会存在结构的变化;例如,将常规的混凝土柱转换成钢管柱、将常规的混凝土柱转换成钢骨混凝土柱以及将钢管柱外包混凝土形成钢骨混凝土柱等等;在转换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连接结构。
[0003]公开号为CN207919751U的中国专利公开装配式自恢复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及结构体系,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自恢复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及结构体系,所述节点包括方钢管柱和H型钢梁,方钢管柱内贯穿钢筋;方钢管柱包括上段钢管柱、中心钢管柱和下段钢管柱,上段钢管柱与中心钢管柱之间、中心钢管柱与下段钢管柱之间均通过套筒连接件连接;中心钢管柱的侧边上固定有钢梁连接件,H型钢梁通过与钢梁连接件和套筒连接件连接来实现与钢管柱之间的连接。本技术的节点受力合理明确,方案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很好的实现自恢复减震控制效果,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
[0004]然而上述装置,H型钢梁通过与钢梁连接件和套筒连接件连接来实现与钢管柱之间的连接,在建造时需要提前将对接部分在混凝土梁成型前浇筑成一体,从而方便后续对接,但是在实际施工时,混凝土梁之间需要连接钢管柱,钢管柱的位置不定,这就造成无法提前预定施工。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混凝土梁在建造时需要提前将对接部分在混凝土梁成型前浇筑成一体,从而方便后续对接,但是在实际施工时,混凝土梁之间需要连接钢管柱,钢管柱的位置不定,这就造成无法提前预定施工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8]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梁本体,所述混凝土梁本体的外表面套合有固定套件,所述固定套件的一侧位于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法兰盘,所述混凝土梁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套,所述对接套的一侧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位于对接套的内部,所述对接套的内部设置有钢管柱本体,所述导向柱延伸至钢管柱本体的内部,将固定套件安装在混凝土梁本体上,然后将对接套与固定套件相互连接,同时将钢管柱本体卡合在对接套的内部,使得在对接时可以通过改变固定套件与混凝土梁本体的位置,从而改变钢管柱本体的安装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运用。
[0009]可选的,所述钢管柱本体的外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和对接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定位螺栓,位于所述钢管柱本体上的通孔和位于对接套上的
通孔相互对应,位于所述对接套上的通孔两侧均开设有平口,所述混凝土梁本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卡块卡合在凹槽的内部,在对接套上的通孔两侧开设平口,使得在连接定位螺栓时,可以防止外部螺母的底部接触面与对接套外表面的弧面接触,使得连接不紧容易产生松动。
[0010]可选的,所述固定套件的两侧均固定有对接板,两个所述对接板的相对一侧之间设置有两个锁紧螺栓,所述钢管柱本体的外表面与对接套的内壁相贴合,所述钢管柱本体的内壁与导向柱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对接套的外表面固定有对接环,在将钢管柱本体安装在对接套的内部时,将钢管柱本体的外表面与对接套的内壁相贴合,内壁与导向柱的外表面相贴合,使得可以对钢管柱本体进行面约束,增加对接处的强度。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0012]1、本技术中,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固定套件安装在混凝土梁本体上,然后将对接套与固定套件相互连接,同时将钢管柱本体卡合在对接套的内部,使得在对接时可以通过改变固定套件与混凝土梁本体的位置,从而改变钢管柱本体的安装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运用。
[0013]2、本技术中,在将钢管柱本体安装在对接套的内部时,将钢管柱本体的外表面与对接套的内壁相贴合,内壁与导向柱的外表面相贴合,使得可以对钢管柱本体进行面约束,增加对接处的强度,并且通过定位螺栓连接,完成固定,在对接套上的通孔两侧开设平口,使得在连接定位螺栓时,可以防止外部螺母的底部接触面与对接套外表面的弧面接触,使得连接不紧容易产生松动。
附图说明
[0014]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混凝土梁本体;2、固定套件;3、对接板;4、锁紧螺栓;5、钢管柱本体;6、通孔;7、对接套;8、定位螺栓;9、连接法兰盘;10、凹槽;11、平口;12、导向柱;13、卡块;14、对接环。
[0020]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技术方案:包括混凝土梁本体1,混凝土梁本体1的外表面套合有固定套件2,固定套件2的一侧位于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法兰盘9,混凝土梁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套7,对接套7的一侧固定
有卡块13,卡块13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柱12,导向柱12位于对接套7的内部,对接套7的内部设置有钢管柱本体5,导向柱12延伸至钢管柱本体5的内部。
[0023]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固定套件2安装在混凝土梁本体1上,然后将对接套7与固定套件2相互连接,同时将钢管柱本体5卡合在对接套7的内部,使得在对接时可以通过改变固定套件2与混凝土梁本体1的位置,从而改变钢管柱本体5的安装位置,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运用;
[0024]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梁在建造时需要提前将对接部分在混凝土梁成型前浇筑成一体,从而方便后续对接,但是在实际施工时,混凝土梁之间需要连接钢管柱,钢管柱的位置不定,这就造成无法提前预定施工的问题。
[0025]实施例2,如图1

3所示,钢管柱本体5的外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和对接套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6,多个通孔6之间设置有定位螺栓8,位于钢管柱本体5上的通孔6和位于对接套7上的通孔6相互对应,位于对接套7上的通孔6两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本体(1)的外表面套合有固定套件(2),所述固定套件(2)的一侧位于中间部位设置有连接法兰盘(9),所述混凝土梁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套(7),所述对接套(7)的一侧固定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一侧固定有导向柱(12),所述导向柱(12)位于对接套(7)的内部,所述对接套(7)的内部设置有钢管柱本体(5),所述导向柱(12)延伸至钢管柱本体(5)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本体(5)的外表面靠近两侧边缘处和对接套(7)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孔(6),多个所述通孔(6)之间设置有定位螺栓(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军吴友晃林晨阳吴友旭涂文锴许学超程建林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泛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