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精准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77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精准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成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块将固定插件固定在远离活动上模的一侧,同时利用第一斜角将前后错位的活动上模和固定下模进行校正,驱使活动上模沿着第一斜角的斜面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逐步的使固定插件移入收纳筐内,使固定插件在贴着收纳筐的内壁向下移动,完成对活动上模前后位置的限位,然后固定插件在收纳筐的内部,沿着收纳筐的内壁向中间移动校准,当固定插件的底部与收纳筐内腔的底部接触时,顶针挤压压力传感器,此时微型电机带动螺纹套筒转动,随后螺纹套筒转动将螺纹杆向外伸出,利用第二斜角将固定插件和活动上模向下挤压,使活动上模与固定下模精准定位。精准定位。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精准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成型
,具体为一种具有精准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0003]在利用注塑模具对注塑件进行加工时,需要保障动模和定模对位精准,以免动模与定模错位导致注塑件成型后出现偏差,在一些高精度的注塑件加工时们就需要高精度的限位结构来保证动模和定模精准定位,传统注塑模具的限位一般采用限位柱与限位孔对齐,由于限位柱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磨损,导致限位柱在限位孔内晃动,就会影响动模位置的精准度,同时动模的位置一般有动模顶部的驱动设备进行完成的,由于驱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也会存在轻微的误差,导致限位柱与限位孔在对齐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最终导致注塑模具在加工注塑件时导致精度减低。
[0004]现有技术中,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精准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固定下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下模(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上模(2),所述活动上模(2)的顶部设置有注塑口(3),所述固定下模(1)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有收纳筐(4),所述活动上模(2)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远离活动上模(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插件(6),所述固定插件(6)的底部延伸至收纳筐(4)的内腔,所述固定插件(6)远离活动上模(2)的一侧与收纳筐(4)的内腔贴合,所述固定插件(6)的底部设置有顶针(7),所述顶针(7)的上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固定插件(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所述固定插件(6)的两侧均嵌设有圆环(10),所述空腔(9)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12),所述螺纹套筒(12)内腔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远离螺纹套筒(12)的一侧贯穿圆环(10)并向外延伸,所述收纳筐(4)的内腔开设有方槽(14),所述空腔(9)的内腔设置有可对螺纹套筒(12)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5)包括固定在空腔(9)顶部的微型电机(151),所述微型电机(151)的输出轴固定有第一斜齿轮(152),所述螺纹套筒(12)的表面固定有第二斜齿轮(153),所述第一斜齿轮(152)和第二斜齿轮(153)相向的一侧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精准限位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卢辉袁秉钜袁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俊凯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