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74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包括机座、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滑槽,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一滑座,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在所述第一滑座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置用于旋转的第一上压块,所述第三夹持槽与所述第四夹持槽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由于有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先后夹持铜丝送线,在驱动气缸和驱动电机作用下,可以在滑杆上一直循环送线,因此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小线材输送的问题。小线材输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导线机送线采用的是钢珠卡式送线器,一前一后两个钢珠卡式送线器,前面的送线器直线运动时则后面的送线器停止,后面的送线器直线运动时则前面的送线器停止,线材只能从送线器一个方向进入,穿过时阻力很小,钢珠在线材上面滚动,线材不能回退,回退时钢珠在珠壳的椎形面和珠芯的孔的约束下,夹住线材不能转动.这样线材就在送线器的作用下,只能往一个方向间歇运动。
[0003]由珠壳、3颗钢珠、珠芯、弹簧和螺母组成,珠芯前面是圆锥形的,锥形斜面上有3个360度均匀分布的孔,孔直径比钢球直径略大,3颗钢珠分别放在3个孔内,然后和珠芯一起放在珠壳内,珠芯的尾部套上弹簧,压着珠芯使其斜面靠近珠壳的斜面。钢珠在孔内可以自由滚动,孔的长度比钢球直径短,钢球的一个点接触珠壳的内锥形面,一个点接触导线圆柱面,由于弹簧压着珠芯,珠芯三个孔带着钢珠压向珠壳内锥面和导线外圆柱面,这样导线从珠芯孔穿过时只能单向运动。
[0004]珠壳送线的缺点:三个钢珠夹住铜线会造成压痕,因为铜线较软,铜线的阻力越大,则压痕越大.则送线越不稳定.导线制作工艺铜线首先必须引直,有压轮引直,旋转棒引直等方式,压轮引直阻力大,旋转棒引直阻力小,所以只能用旋转棒引直,但是旋转棒中的胶管和铜线摩擦容易产生铜粉,铜粉容易滞留在送线器里面,造成送线不稳定,所以送线器要经常清洗,另外铜线经过旋转棒引直会造成线材硬化,不利于后面打头成型..压轮引直线材表面干净,线材硬化小,但是阻力大,珠壳送线不能采用。
[0005]专利文献CN204454032U公开了一种送线机,在使用上,人员可先手动操作位于送线路径起始位置处的第一台 送线机的限制单元的所述拨杆,以使第一台送线机的所述 拨杆带动所述旋转块旋转位移至如图所示的释放位置,接 着如图所示,将该第一台送线机的高度调整单元向上翻转, 使得所属的传动辊轮远离相对应的主动辊轮,接着可将成卷 电缆的一起始端先拉到第一台送线机,并置于主动辊轮的耐磨面上,再将所属的高度调整单元枢转复位,使得电缆的起始端可被压置于第一台送线机的主动辊轮的耐磨面与传动辊轮的金属辊压面间。
[0006]通过辊轮旋转带动电缆移动,电缆在其间的速度跟不上辊轮旋转速度,结果辊轮空转,而电缆没有移动。
[0007]专利文献CN203714576U公开了一种SK输送线,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主动辊筒与从动 辊筒之间通过链条动力连接,从动辊筒包括有多个,从动辊筒之间通 过链条动力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主动辊筒动力连接,辊筒透过辊筒孔将输送面透出,物料能够放置于辊筒上,辊筒转动能 够将物料进行传递。
[0008]这样的设计适用于重量较重点的SK输送线,对于轻重的线才无能为力。
[0009]结合现有专利,以及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急重新研发一款适用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
[00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包括机座、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滑槽,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0013]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一滑座,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在所述第一滑座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置用于旋转的第一上压块,所述第一上压块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底部,在所述第一上压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一夹持槽,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对应设置有用夹持铜丝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夹持槽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0014]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在所述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上压块,所述第二上压块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底部,在所述第二上压块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三夹持槽,在所述第二滑座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四夹持槽,所述第三夹持槽与所述第四夹持槽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
[0015]在所述滑槽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座,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缩的弹簧,在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杠杆,所述杠杆包括动力杆、支点和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位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一侧。
[0016]可选地,在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送料机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从动杆接触。
[0017]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靠近所述从动杆。
[0018]可选地,在所述滑槽上设置有用于的支撑座。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
[0020]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一凹槽。
[0021]可选地,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二凹槽。
[0022]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对应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块。
[0023]可选地,与第一送料机构对应设置的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相连接。
[0024]可选地,与所述动力杆对应设置的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用于旋转的凸轮,所述凸轮在旋转状态下与所述动力杆相接触。
[002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6]本技术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由于有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先后夹持铜丝送线,在驱动气缸和驱动电机作用下,可以在滑杆上一直循环送线,因此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
[0027]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能够精准送线。
附图说明
[0028]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9]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立体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所示左侧视图;
[0031]图3是图2所示A部放大图;
[0032]图4是图1所示仰视图;
[0033]图5是图4所示B部放大图。
[003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5]1、机座;
[0036]2、第一送料机构;
[0037]21、第一驱动气缸;
[0038]22、第一滑座;
[0039]23、第一转轴;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第一送料机构(2)和第二送料机构(3),在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滑槽(4),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都设置在所述滑槽(4)内;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气缸(21)和第一滑座(2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1)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一转轴(23),在所述第一转轴(23)上还设置用于旋转的第一上压块(24),所述第一上压块(24)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1)底部,在所述第一上压块(24)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一夹持槽(25),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对应设置有用夹持铜丝的第二夹持槽(26),所述第一夹持槽(25)与所述第二夹持槽(26)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27);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气缸(31)和第二滑座(32),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1)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转轴(33),在所述第二转轴(33)上还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上压块(34),所述第二上压块(34)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1)底部,在所述第二上压块(3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三夹持槽(35),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四夹持槽(36),所述第三夹持槽(35)与所述第四夹持槽(36)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37);在所述滑槽(4)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座(41),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与所述固定座(41)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缩的弹簧(42),在所述机座(1)上还设置有杠杆(5),所述杠杆(5)包括动力杆(51)、支点(52)和从动杆(53),所述从动杆(53)位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杰
申请(专利权)人:光路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