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能量预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1472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能量预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车辆。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待测车辆的车辆使用数据,其中,待测车辆用于表征通过电池储存的能量进行驱动的车辆,车辆使用数据至少包括待测车辆的电池环境温度、用户驾驶行为以及车辆行驶里程;通过将车辆使用数据输入能量衰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待测车辆的模型预测结果;基于待测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结果,其中,预设拟合曲线用于表征待测车辆的不同里程与总能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池的能量衰减预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能量预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能量衰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能量预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充电型纯电动汽车是一种使用电池储存能量并驱动电机的汽车,它不需要燃油或其他化石燃料,因此可以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充电型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和充放电次数而逐渐衰减,导致续航里程和寿命降低。因此,预测充电型纯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衰减对于优化充电策略、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和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003]然而目前分析能量衰减主要分析其与里程的关系,且数据往往来源于实验室,试验对象为容量较小的电池单体,对于市场多类型的纯电动汽车不具有普适性。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能量预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车辆,以至少解决电池的能量衰减预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能量预测方法,包括:采集待测车辆的车辆使用数据,其中,待测车辆用于表征通过电池储存的能量进行驱动的车辆,车辆使用数据至少包括待测车辆的电池环境温度、用户驾驶行为以及车辆行驶里程;通过将车辆使用数据输入能量衰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待测车辆的模型预测结果;基于待测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结果,其中,预设拟合曲线用于表征待测车辆的不同里程与总能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0007]进一步地,基于待测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结果,包括:基于预设拟合曲线,确定车辆使用数据对应的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拟合结果;判断模型预测结果是否满足能量衰减拟合结果;响应于模型预测结果满足能量衰减拟合结果,将能量衰减预测结果确定为模型预测结果。
[0008]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在不同区域内对多个车辆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多个车辆的使用数据,其中,多个车辆用于表征通过电池储存的能量进行驱动的车辆,且使用数据至少包括对电池储存的能量产生影响的数据;对使用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数据,其中,目标数据包括不同区域的总体区域数据和不同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局部区域数据;分别对总体区域数据和局部区域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多个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
[0009]进一步地,对使用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数据,包括:基于数据筛选条件,对使用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筛选数据;基于数据提取条件,对使用数据进行提取,得到目标提取数据,其中,数据提取条件用于表征对使用数据进行预设时间提取的条件;通过目标筛
选数据和目标提取数据,得到目标数据。
[0010]进一步地,分别对总体区域数据和局部区域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多个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包括:基于区间平均法,对总体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总体区域数据对应的第一拟合曲线,其中,第一拟合曲线用于表征总体里程和总能量之间的拟合曲线;基于滑动平均法,对局部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局部区域数据对应的第二拟合曲线,其中,第二拟合曲线用于表征局部里程和总能量之间的拟合曲线;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对第一拟合曲线和第二拟合曲线进行预测分析,得到多个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其中,预设拟合曲线用于表征里程和总能量之间的拟合曲线。
[0011]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基于预设影响因素,对目标数据进行能量衰减的密度分析,得到目标密度图,其中,预设影响因素用于表征对电池储存的能量产生影响的因素,目标密度图用于表征不同因素与能量衰减密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对多个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和目标密度图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预设影响因素对能量衰减的影响结果。
[0012]进一步地,预设影响因素至少包括电池剩余电荷可用因素和电池环境温度因素,基于预设影响因素,对目标数据进行能量衰减的密度分析,得到目标密度图,包括:基于电池剩余电荷可用因素,对目标数据进行能量衰减的密度分析,得到第一密度图,其中,第一密度图用于表征里程

能量衰减

电池剩余电荷可用状态的密度图;基于电池环境温度因素,对目标数据进行能量衰减的密度分析,得到第二密度图,其中,第二密度图用于表征里程

能量衰减

电池环境温度的密度图。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能量预测装置,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测车辆的车辆使用数据,其中,待测车辆用于表征通过电池储存的能量进行驱动的车辆,车辆使用数据至少包括待测车辆的电池环境温度、用户驾驶行为以及车辆行驶里程;预测模块,用于通过将车辆使用数据输入能量衰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待测车辆的模型预测结果;拟合模块,用于基于待测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结果,其中,预设拟合曲线用于表征待测车辆的不同里程与总能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中执行上述的电池能量预测方法。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电池能量预测方法。
[001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采集待测车辆的车辆使用数据,其中,待测车辆用于表征通过电池储存的能量进行驱动的车辆,车辆使用数据至少包括待测车辆的电池环境温度、用户驾驶行为以及车辆行驶里程;通过将车辆使用数据输入能量衰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待测车辆的模型预测结果;基于待测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结果,其中,预设拟合曲线用于表征待测车辆的不同里程与总能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容易注意到的是,通过对采集得到的实车数据,也即车辆使用数据进行电池能量的衰减预测,可得到模型预测结果,同时,基于预设拟合曲线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可确保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准确性,达到了对车辆电池的总能量衰减规律
进行量化的基础上,提升车辆电池的能量衰减预测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电池的能量衰减预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能量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池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区间平均拟合里程

总能量关系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滑动平均拟合里程

总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能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待测车辆的车辆使用数据,其中,所述待测车辆用于表征通过电池储存的能量进行驱动的车辆,所述车辆使用数据至少包括所述待测车辆的电池环境温度、用户驾驶行为以及车辆行驶里程;通过将所述车辆使用数据输入能量衰减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到所述待测车辆的模型预测结果;基于所述待测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对所述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所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结果,其中,所述预设拟合曲线用于表征所述待测车辆的不同里程与总能量之间的映射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测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对所述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拟合,得到所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预测结果,包括:基于所述预设拟合曲线,确定所述车辆使用数据对应的所述待测车辆的能量衰减拟合结果;判断所述模型预测结果是否满足所述能量衰减拟合结果;响应于所述模型预测结果满足所述能量衰减拟合结果,将所述能量衰减预测结果确定为所述模型预测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在不同区域内对多个车辆的使用数据进行采集,得到所述多个车辆的使用数据,其中,所述多个车辆用于表征通过电池储存的能量进行驱动的车辆,且所述使用数据至少包括对所述电池储存的能量产生影响的数据;对所述使用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包括所述不同区域的总体区域数据和所述不同区域中至少一个区域的局部区域数据;分别对所述总体区域数据和所述局部区域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多个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使用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数据,包括:基于数据筛选条件,对所述使用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筛选数据;基于数据提取条件,对所述使用数据进行提取,得到目标提取数据,其中,所述数据提取条件用于表征对所述使用数据进行预设时间提取的条件;通过所述目标筛选数据和所述目标提取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对所述总体区域数据和所述局部区域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所述多个车辆的预设拟合曲线,包括:基于区间平均法,对所述总体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总体区域数据对应的第一拟合曲线,其中,所述第一拟合曲线用于表征总体里程和总能量之间的拟合曲线;基于滑动平均法,对所述局部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局部区域数据对应的第二拟合曲线,其中,所述第二拟合曲线用于表征局部里程和总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龙霍云龙刘建康王燕赵宇闫书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