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连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冷轧板带材属于高附加值钢材品种,是汽车、家电、食品包装、建筑等行业所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在钢材结构上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在保持钢材板带持续提高的前提下,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冷轧板带产品显著增加。许多发达国家热轧板带材转化为冷轧板带材和涂镀层板,比例高达90%以上。
[0003]在冷轧板带产量增加的同时,下游行业对板带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汽车工业为例来说明提高带钢厚度精度的必要性。根据戴维斯估算,带钢1%的厚度偏差将可能会使车体的质量变化3kg,这将对汽车的惯性产生影响。此外,冲压加工和装配也需要有严格的公差要求。因此,提高冷轧板带厚度控制其精度,这一尺寸精度是一直以来人们研究和攻关的热点,而对于此处做出的的调整与控制归根结底就是对于动态有载辊缝的控制,而影响动态辊缝的因素又是众多的。在如此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中,我们对于压下量进行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有载辊缝与压下量的映射关系,通过按照设定的步长建立的对压下量的迭代更新,完成每次压下量下对应的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的计算,并设定用以触发迭代终止的约束条件,据此完成对各机架有载辊缝目标函数的优化;所述约束条件为:G(X)=G(X)min,S
ijmax
<S
*
;此两式为与的关系;式中,G(X):各机架的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S
ijmax
:第i机架第j段的最大前滑值;S
*
:最大临界前滑目标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各机架有载辊缝目标函数的优化以工艺约束条件为限进行;所述的工艺约束条件包括有:各机架的压下量小于各机架的单位压下量最大值、各机架的轧制力小于各机架最大轧制力、各机架的前滑值小于最大临界前滑目标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整卷带钢沿纵向进行划分,将有载辊缝沿横向进行划分,基于上述划分分别建立纵向分布函数与横向分布函数,并基于纵向分布函数与横向分布函数各自的权重分配建立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根据下式确定:G(X)=ξG(X)1+(1
‑
ξ)G(X)2,上式中,G(X):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G(X)1:横向分布函数;G(X)2:纵向分布函数;ξ:动态辊缝的加权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横向分布函数,根据下式确定:上式中,
G(X)1:横向分布函数;G(X
p
)
q
:对每个横向分布段内划分的二维微元的第p横向第q纵向微元的有载辊缝值。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纵向分布函数,根据下式确定:上式中,G(X)2:纵向分布函数;G(X
p
)
q
:对每个纵向分布段内划分的二维微元的第p横向第q纵向微元的有载辊缝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自各机架压下量最小值开始,按照设定的迭代步长对各机架压下量进行迭代计算;S2:每完成一次对各机架压下量的迭代计算,对当前压下量下的前滑值与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进行计算;S3:根据步骤S2中的计算结果,对前滑值与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分别进行基于约束条件的判定,当满足约束条件时终止迭代,并输出满足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的轧制参数,否则继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辊缝控制的冷连轧机组压下规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在进行继续迭代之前,还进行是否满足工艺约束条件的判定,据此的S3具体如下:根据步骤S2中的计算结果,对前滑值与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数分别进行基于约束条件的判定,当满足约束条件时终止迭代,并输出满足有载辊缝优化目标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羌菊兴,赵会平,郑涛,凌鹰鹤,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