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73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属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的门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的出风口,由上至下阵列排布于所述壳体内若干充电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于对放置在充电支架上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智能充电控制系统;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电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且电连接于外接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工检测电子产品充电情况,即可在电子产品完成充电后,停止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产品进行充电。产品进行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为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南京地铁会议均使用智能会议系统,在使用智能会议系统时参会人员每人会配备一台平板电脑用于浏览会议文件。由于管理需要会议平板在会后需集中统一管理,统一管理后就给平板电脑的充电和存放带来了问题。
[0003]在对会议平板进行充电时,通常采用多个拖线板的形式对会议平板进行集中充电,平板电脑在充电状态下,还需人工检查平板电脑是否充电完毕拔下充电插头,浪费较多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给了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
[0006]门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
[0007]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门体处于对立面;
[0008]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0009]若干充电支架,由上至下阵列排布于所述壳体内;
[0010]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设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于对放置在充电支架上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电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且电连接于外接电源。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组件对壳体内进行散热,并通过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对充电中的电子产品充电的电流检测,充电结束后,充电电流到达最低阈值及控制充电电路关闭,并通过充电支架的方式放置电子产品,提高对电子产品的散热。
[0012]优选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U1、单片机U2、按键开关S1、按键开关S2、按键开关S3、按键开关S4和电阻R4,其中单片机U1的引脚12电连接外部电源,单片机U1的引脚23电连接按键开关S4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1,单片机U1的引脚23电连接按键开关S4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1,单片机U1的引脚22电连接按键开关S3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2,单片机U1的引脚21电连接按键开关S2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3,单片机U1的引脚20电连接按键开关S1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4,按键开关S4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于按键开关S3、按键开关S2和按键开关S1的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4的引脚0电连接于电源,单片机U1的引脚30、引脚29、引脚28、引脚27和引脚26分别依次与单片机U2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和引脚5电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接插件LAMP X4和蜂鸣器BELL,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16、引脚15、引脚14和 引脚13依次分别与接插件LAMP X4的引脚8、引脚6、引脚4和
引脚2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12与蜂鸣器BELL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蜂鸣器BELL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
[0014]优选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继电器RLY1、变压器T1

1、接插件J2

1、整流桥D1

1、电阻R1

1和电阻R2

1,其中电阻R2

1的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4,另一端接地,电阻R1

1与电阻R2

1并联,整流桥D1

1的引脚3电连接电阻R1

1的一端,整流桥D1

1的引脚4电连接电阻R1

1的另一端,整流桥D1

1的引脚2电连接变压器T1

1的引脚3,整流桥D1

1的引脚1电连接变压器T1

1的引脚4,变压器T1

1的引脚2电连接于接插件J2

1的引脚1,接插件J2

1的引脚2电连接零线,变压器T1

1的引脚1电连接继电器RLY1的引脚5,继电器RLY1的引脚2电连接火线,继电器RLY1的引脚4接电源,继电器RLY1的引脚1电连接单片机的引脚13。
[0015]优选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继电器RLY2、变压器T1

2、接插件J2

2、整流桥D1

2、电阻R1

2和电阻R2

2,其中电阻R2

2的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5,另一端接地,电阻R1

2与电阻R2

2并联,整流桥D1

2的引脚3电连接电阻R1

2的一端,整流桥D1

2的引脚4电连接电阻R1

2的另一端,整流桥D1

2的引脚2电连接变压器T1

2的引脚3,整流桥D1

2的引脚1电连接变压器T1

2的引脚4,变压器T1

2的引脚2电连接于接插件J2

2的引脚1,接插件J2

2的引脚2电连接零线,变压器T1

2的引脚1电连接继电器RLY2的引脚5,继电器RLY2的引脚2电连接火线,继电器RLY2的引脚4接电源,继电器RLY2的引脚1电连接单片机的引脚14。
[0016]优选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继电器RLY3、变压器T1

3、接插件J2

3、整流桥D1

3、电阻R1

3和电阻R2

3,其中电阻R2

3的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10,另一端接地,电阻R1

3与电阻R2

3并联,整流桥D1

3的引脚3电连接电阻R1

3的一端,整流桥D1

3的引脚4电连接电阻R1

3的另一端,整流桥D1

3的引脚2电连接变压器T1

3的引脚3,整流桥D1

3的引脚1电连接变压器T1

3的引脚4,变压器T1

3的引脚2电连接于接插件J2

3的引脚1,接插件J2

3的引脚2电连接零线,变压器T1

3的引脚1电连接继电器RLY3的引脚5,继电器RLY3的引脚2电连接火线,继电器RLY3的引脚4接电源,继电器RLY3的引脚1电连接单片机的引脚15。
[0017]优选的,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继电器RLY4、变压器T1

4、接插件J2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门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门体处于对立面;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若干充电支架,由上至下阵列排布于所述壳体内;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设于所述壳体内并用于对放置在充电支架上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电连接于所述散热组件且电连接于外接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U1、单片机U2、按键开关S1、按键开关S2、按键开关S3、按键开关S4和电阻R4,其中单片机U1的引脚12电连接外部电源,单片机U1的引脚23电连接按键开关S4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1,单片机U1的引脚23电连接按键开关S4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1,单片机U1的引脚22电连接按键开关S3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2,单片机U1的引脚21电连接按键开关S2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3,单片机U1的引脚20电连接按键开关S1的一端同时电连接电阻R4的引脚4,按键开关S4的另一端同时电连接于按键开关S3、按键开关S2和按键开关S1的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4的引脚0电连接于电源,单片机U1的引脚30、引脚29、引脚28、引脚27和引脚26分别依次与单片机U2的引脚1、引脚2、引脚3、引脚4和引脚5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接插件LAMP X4和蜂鸣器BELL,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16、引脚15、引脚14和引脚13依次分别与接插件LAMP X4的引脚8、引脚6、引脚4和引脚2电连接,所述单片机U2的引脚12与蜂鸣器BELL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蜂鸣器BELL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继电器RLY1、变压器T1

1、接插件J2

1、整流桥D1

1、电阻R1

1和电阻R2

1,其中电阻R2

1的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4,另一端接地,电阻R1

1与电阻R2

1并联,整流桥D1

1的引脚3电连接电阻R1

1的一端,整流桥D1

1的引脚4电连接电阻R1

1的另一端,整流桥D1

1的引脚2电连接变压器T1

1的引脚3,整流桥D1

1的引脚1电连接变压器T1

1的引脚4,变压器T1

1的引脚2电连接于接插件J2

1的引脚1,接插件J2

1的引脚2电连接零线,变压器T1

1的引脚1电连接继电器RLY1的引脚5,继电器RLY1的引脚2电连接火线,继电器RLY1的引脚4接电源,继电器RLY1的引脚1电连接单片机的引脚1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集中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控制系统还包括继电器RLY2、变压器T1

2、接插件J2

2、整流桥D1

2、电阻R1

2和电阻R2

2,其中电阻R2

2的一端电连接于单片机的引脚5,另一端接地,电阻R1

2与电阻R2

2并联,整流桥D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张恒庄乐李富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