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71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和接触系统,所述壳体的同一侧端设置有手柄和辅助开关,所述手柄与操作机构形成传动连接;所述辅助开关的触发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推板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和辅助开关的触发端位于推板的同一侧并同时抵接在推板上,所述推板的背离弹性件和辅助开关的触发端的一侧设置有对应滑梁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推板的抵接弹性件的第一位置和抵接辅助开关的触发端的第二位置之间。通过对辅助开关的装配进行改进,以实现辅助开关和手柄的同侧装配。配。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0002]隔离开关具有一定的接通分断能力,是一种将停电部分与带电部分隔离,并造成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以隔离故障设备或进行停电检修的设备。现有的隔离开关,其手柄多是和操作机构以直线连接的方式出现,如CN202384243U公开的一种隔离负荷开关所示,手柄位于壳体的上表面并直接与操作机构的驱动转轴连接,驱动手柄的力直接直线传递给操作机构,以正向控制操作机构动作,实现隔离开关的功能。
[0003]为了满足手柄的侧向操作,也出现了如CN215869102U公开的一种侧向操作装置和隔离开关所示的侧向操作手柄结构,手柄设置在壳体的侧端,手柄与操作机构的驱动转轴之间通过换向组件实现传动连接。但这也出现不足之处,如手柄与操作机构是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连接,手柄的位置被固定;同时,现有中还会增设辅助开关来指示分合闸状态,为了便于直观确认,辅助开关也需要与手柄设置在同一侧,且辅助开关的触发端需要与内部的滑梁相对应,通过滑梁的滑动触发辅助开关进行指示;如此,辅助开关和手柄的位置就会相重合。若需要同时满足辅助开关和手柄的装配,就需要对结构布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通过对辅助开关的装配进行改进,以实现辅助开关和手柄的同侧装配。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和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带有动触头组的滑梁以及对称分布在滑梁两侧的触刀,所述操作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滑梁;所述壳体的同一侧端设置有手柄和辅助开关,所述手柄与操作机构形成传动连接;所述辅助开关的触发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推板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和辅助开关的触发端位于推板的同一侧并同时抵接在推板上,所述推板的背离弹性件和辅助开关的触发端的一侧设置有对应滑梁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推板的抵接弹性件的第一位置和抵接辅助开关的触发端的第二位置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让位缺口,所述推板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让位缺口延伸至限位槽外。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盲孔,所述弹簧的一端装配于盲孔内,另一端抵接在推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开关嵌设于壳体的侧壁内并与侧壁的外表面相平齐。
[0010]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为带有驱动转轴的储能式操作机构,所述手柄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操作机构的驱动转轴形成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连接轴、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所述连接轴
可旋转的装配于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手柄装配于连接轴的外端,所述第一伞齿轮套设于连接轴的内端,所述第二伞齿轮套设于驱动转轴上并与第一伞齿轮啮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均为不完全齿的伞齿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安装支架。
[0014]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推板的设置可以使辅助开关与滑梁进行错位设置,可以适当的移动辅助开关的位置,以便辅助开关和手柄能够装配在同一侧;同时,推板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弹性件上,而中部位置形成延伸部用于配合滑梁,且弹性件具有缓冲和吸收多余位移量的作用,保证辅助开关的稳定触发。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的外观示意图;
[0017]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隐藏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所示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在壳体10内的操作机构20和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带有动触头组的滑梁31以及对称分布在滑梁31两侧的触刀32,所述操作机构20驱动连接所述滑梁31;具体的,所述操作机构20和接触系统的结构、连接以及分合闸的传动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如操作机构20为现有技术中带有驱动转轴21的储能式操作机构等。其具体的结构以及分合闸传动动作不再详述。再具体的,所述壳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相盖合形成内腔,操作机构20和接触系统设置在内腔内。
[0023]所述壳体10的同一侧端(如前侧端)设置有手柄40和辅助开关60,所述手柄40与操作机构20形成传动连接;所述辅助开关60的触发端61伸入所述壳体10内,所述壳体10内还设置有推板71和弹性件72,所述弹性件72和辅助开关60的触发端71位于推板71的同一侧并同时抵接在推板71上,所述推板71的背离弹性件72和辅助开关60的触发端61的一侧设置有对应滑梁31的延伸部711,所述延伸部711位于推板71的抵接弹性件72的第一位置和抵接辅助开关60的触发端61的第二位置之间,即定义推板71用于抵接弹性件72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用于抵接辅助开关60的触发端61的位置为第二位置,延伸部711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0024]进行分合闸作业时,旋转手柄40,手柄40的旋转带动操作机构20动作,进而驱动滑梁31滑动而实现该隔离开关的分合闸,从而实现手柄40的侧向操作;同时,当滑梁31靠近前
侧端滑动至合闸时,滑梁31会抵接在推板71的延伸部711上,并推动推板71一起向前移动,推板71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会同时推动弹性件72和辅助开关60的触发端61的弹片,推板71得到缓冲而稳定平移,最终触发辅助开关60;同时,若滑梁31推动推板71的行程过大(即完成辅助开关60的触发后还具有向前的移动行程),则推板71可以继续压缩弹性件72,使弹性件72吸收多余位移量,从而对辅助开关60进行保护,保证辅助开关60的稳定触发。当滑梁31向后滑动时,推板71失去滑梁31施加的作用力,并在弹性件72和辅助开关60的触发端61的弹片的作用下复位,辅助开关60解除触发,等待下一次合闸触发。该辅助开关的触发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手柄40的侧向设置,可预留出上下表面位置,便于多个开关层叠放置。
[0025]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内还形成有限位槽101,所述限位槽101设置有让位缺口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和接触系统,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带有动触头组的滑梁以及对称分布在滑梁两侧的触刀,所述操作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滑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端设置有手柄和辅助开关,所述手柄与操作机构形成传动连接;所述辅助开关的触发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推板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和辅助开关的触发端位于推板的同一侧并同时抵接在推板上,所述推板的背离弹性件和辅助开关的触发端的一侧设置有对应滑梁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推板的抵接弹性件的第一位置和抵接辅助开关的触发端的第二位置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让位缺口,所述推板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延伸部穿过所述让位缺口延伸至限位槽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操作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壳体的内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美纯叶国车陈柯文陈吉文吴怡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联容电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