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69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胀式救生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及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充气箱、电控箱、触发开关与推出模块,推出模块包括第一承托件、第二承托件与竖向高压多级气缸,在需要释放装有救生筏的玻璃钢容器时,能够通过竖向高压多级气缸带动第一承托件与第二承托件将玻璃钢容器向上托起,使得玻璃钢容器呈左低右高的状态,并通过第一承托件与收缩块的配合,对呈左低右高状态的玻璃钢容器施加向左的推力,加快释放速度,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一与压力传感器二的设置,能够在释放完成后再自动带动竖向高压多级气缸向下复位,不会出现复位后玻璃钢容器因卡死并未释放成功的情况。玻璃钢容器因卡死并未释放成功的情况。玻璃钢容器因卡死并未释放成功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胀式救生筏控制
,具体提出了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胀式救生筏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救生器材,由橡胶制成,平时折叠放置在两端呈半球状的玻璃钢容器内。当遇险应急使用时,需要先将玻璃钢容器从船上释放至水面,再拉动充气拉绳对救生筏进行充气成型,充气之后的救生筏具有一定的浮力和空间以实现能乘载遇险、落水人员的功能,达到救生目的。
[0003]玻璃钢容器的释放方式包括抛投式与机械吊放式,其中抛投式是依靠人力或借助玻璃钢容器本身重力作用将其抛入海中,玻璃钢容器加上其内部的救生筏的重量较大,人工抛掷较为困难,大多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而依靠重力进行释放,则会导致玻璃钢容器落入水面的位置距离船体较近,难以避开船体附近存在的障碍物;机械吊放式则需要先将玻璃钢容器悬挂在吊架上,再操作吊架进行释放作业,整个释放过程操作步骤繁琐,释放效率低,且吊架本身占用空间较大,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客船、科学考查船或教学船,不适合体积较小的船只使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充气箱(2)、电控箱(3)、触发开关(4)与推出模块(5),固定底座(1)内部安装有充气箱(2)与电控箱(3),固定底座(1)顶端安装有触发开关(4),固定底座(1)中部开设有承托槽,承托槽内安装有推出模块(5);其中:所述推出模块(5)包括竖向高压多级气缸(51),承托槽底端开设有左右对称的推出槽,推出槽内安装有竖向高压多级气缸(51),竖向高压多级气缸(51)输出端安装有连接块(52),左侧的连接块(52)上端铰接有第一承托件(53),右侧的连接块(5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承托件(54),承托槽左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开设有收缩槽,收缩槽内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一承托件(53)抵触使第一承托件(53)逆时针翻转的收缩块(5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模块(5)还包括侧向推动件(56),侧向推动件(56)包括升降块(561),固定底座(1)右侧中部开设有升降槽,升降块(561)通过弹簧滑动安装在升降槽内,升降块(561)上端靠近承托槽中部的一侧开设有侧推槽,侧推槽内安装有侧推高压多级气缸(562),侧推高压多级气缸(562)输出端安装有侧推块(56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件(53)包括第一弧形板(531),第一弧形板(531)铰接在连接块(52)上端,第一弧形板(531)与连接块(52)之间连接有扭簧,第一弧形板(531)上端开设有伸缩孔,伸缩孔内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挤压块(532),伸缩孔底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一(5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系统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件(54)包括第二弧形板(541),第二弧形板(541)固定安装在连接块(52)上端,第二弧形板(541)远离承托槽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弹簧滑动安装有主动件(542),主动件(542)靠近承托槽内壁的一端为直角梯形结构,主动件(542)右侧与通过弹簧滑动安装在滑槽内的从动件(543)贴合,从动件(543)为倒置的直角梯形结构,从动件(543)右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二(5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地盛立缪旭弘苏贞俞孟蕻唐宇航庄飙党振中卢清亮于大鹏何祖军袁伟庄健张宏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