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034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涉及反应釜搅拌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主体壳,反应釜主体壳顶部设置有盖体,反应釜主体壳内部设置有水平搅拌结构和上下混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平搅拌结构和上下混合结构的设置,需要对该反应釜主体壳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时,转动杆顶端连接的第一电机启动,使得转动杆、第一搅拌斜杆、固定框壳、转动棒整体进行一个方向转动搅拌,同时第二电机启动,使得带动转动棒、链轮和链条一起转动,使得转动棒带动螺旋搅拌片进行同向转动,使得螺旋搅拌片将物料从下往上输送,再从溢出孔下落进行上下混合,使得对物料的混合更加的均匀,不易出现上下物料搅拌不均的问题。易出现上下物料搅拌不均的问题。易出现上下物料搅拌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搅拌
,具体为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四氧化三锰是一种化学物质,为黑色四方结晶,经灼烧成结晶。在对四氧化三锰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四氧化三锰与其他原料在反应釜内进行混合搅拌,便于后续加工。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9549457U”公开了反应釜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腔体,所述反应釜腔体内设有组合式搅拌机构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搅拌,通过在反应釜腔体内设置组合式搅拌机构进而以多种方式进行搅拌,使得显著提高搅拌效率。
[0004]上述技术方案将立式搅拌轴及水平式搅拌轴均与所述安装长轴相对倾斜地设置,有利于液体的剪切混合,辅助提高搅拌效率,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当使用上述装置对四氧化三锰晶体和其他原料进行搅拌时,上述装置对物料在一定厚度的水平面上进行混合搅动,导致容易出现上下物料搅拌不均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壳,反应釜主体壳顶部设置有盖体,反应釜主体壳内部设置有水平搅拌结构和上下混合结构,水平搅拌结构包括插设于盖体中部的转动杆,转动杆下端圆周均匀固定有多个第一搅拌斜杆,转动杆上端固定有固定框壳,固定框壳底板底面对称固定有套筒,套筒外壁圆周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斜杆,套筒向外侧设置有与反应釜主体壳内壁和底壁相适配的刮杆,上下混合结构包括插设于套筒中部的转动棒,转动棒上固定有螺旋搅拌片。
[0007]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主体壳外壁侧面设置有进料管,反应釜主体壳底部设置有出料管,盖体与反应釜主体壳之间圆周设置有多个密封卡扣。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盖体相转动连接,固定框壳外壁上端固定有限位环,反应釜主体壳内壁开设有与限位环相适配的限位槽,转动杆底端圆周均匀固定有多个限位斜棒。
[0009]优选的,所述刮杆竖杆与套筒之间固定有连接横棒,第一搅拌斜杆和第二搅拌斜杆均倾斜向下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上下混合结构还包括转动棒上端固定的链轮,链轮上相适配啮合设置有链条,固定框壳内一侧转动棒顶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固定框壳顶板相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棒与固定框壳底板相转动连接,套筒与螺旋搅拌片相适配,套筒上端圆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溢出孔,套筒底端固定有喇叭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通过水平搅拌结构和上下混合结构的设置,需要对该反应釜主体壳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时,转动杆顶端连接的第一电机启动,使得转动杆、第一搅拌斜杆、固定框壳、转动棒整体进行一个方向转动搅拌,同时第二电机启动,使得带动转动棒、链轮和链条一起转动,使得转动棒带动螺旋搅拌片进行同向转动,使得螺旋搅拌片将物料从下往上输送,再从溢出孔下落进行上下混合,使得对物料的混合更加的均匀,不易出现上下物料搅拌不均的问题。
[0014]另外,通过刮杆的设置,刮杆与反应釜主体内壁和底壁贴合,使得物料不易存留在反应釜主体壳内壁和底壁上,同时对套筒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使得套筒搅拌转动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去除反应釜主体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中:1、反应釜主体壳;101、进料管;102、出料管;103、盖体;104、密封卡扣;2、转动杆;201、固定框壳;202、限位环;203、第一搅拌斜杆;3、转动棒;301、螺旋搅拌片;302、套筒;303、溢出孔;304、喇叭管;305、第二搅拌斜杆;306、链轮;307、链条;4、刮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2]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3]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壳1,反应釜主体壳1顶部设置有盖体103,反应釜主体壳1内部设置有水平搅拌结构和上下混合结构,水平搅拌结构包括插设于盖体103中部的转动杆2,转动杆2下端圆周均匀固定有多个第一搅拌斜杆203,转动杆2上端固定有固定框壳201,固定框壳201底板底面对称固定有套筒302,套筒302外壁圆周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斜杆305,套筒302向
外侧设置有与反应釜主体壳1内壁和底壁相适配的刮杆4,上下混合结构包括插设于套筒302中部的转动棒3,转动棒3上固定有螺旋搅拌片301,转动杆2顶端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盖体103相固定。
[002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反应釜主体壳1外壁侧面设置有进料管101,反应釜主体壳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02,盖体103与反应釜主体壳1之间圆周设置有多个密封卡扣104,转动杆2与盖体103相转动连接,固定框壳201外壁上端固定有限位环202,反应釜主体壳1内壁开设有与限位环202相适配的限位槽,转动杆2底端圆周均匀固定有多个限位斜棒,刮杆4竖杆与套筒302之间固定有连接横棒,第一搅拌斜杆203和第二搅拌斜杆305均倾斜向下设置,其中进料管101和出料管102上均设置有开关阀。
[002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上下混合结构还包括转动棒3上端固定的链轮306,链轮306上相适配啮合设置有链条307,固定框壳201内一侧转动棒3顶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固定框壳201顶板相固定,转动棒3与固定框壳201底板相转动连接,套筒302与螺旋搅拌片301相适配,套筒302上端圆周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包括反应釜主体壳(1),其特征在于:反应釜主体壳(1)顶部设置有盖体(103),反应釜主体壳(1)内部设置有水平搅拌结构和上下混合结构,水平搅拌结构包括插设于盖体(103)中部的转动杆(2),转动杆(2)下端圆周均匀固定有多个第一搅拌斜杆(203),转动杆(2)上端固定有固定框壳(201),固定框壳(201)底板底面对称固定有套筒(302),套筒(302)外壁圆周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斜杆(305),套筒(302)向外侧设置有与反应釜主体壳(1)内壁和底壁相适配的刮杆(4),上下混合结构包括插设于套筒(302)中部的转动棒(3),转动棒(3)上固定有螺旋搅拌片(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主体壳(1)外壁侧面设置有进料管(101),反应釜主体壳(1)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02),盖体(103)与反应釜主体壳(1)之间圆周设置有多个密封卡扣(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氧化三锰反应釜中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映陈飞宇易晓雷郑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汇能中哲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