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布司他晶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005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布司他晶型,该晶型x-ray射线粉末衍射在反射角2θ为6.80±0.2°,11.04±0.2°,13.56±0.2°,15.74±0.2°,17.64±0.2°,20.36±0.2°,22.10±0.2°,24.72±0.2°,25.38±0.2°,28.80±0.2°,29.10±0.2°处有特征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这种非布司他晶型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晶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合制剂工艺应用和长期贮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医药

技术介绍
非布司他(Febuxostat)为新一代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尿酸过高症)。痛风的治疗通常采取的手段是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并采用适当措施改善相关症状。体内尿酸的生成与嘌呤代谢有关,在嘌呤代谢的最后步骤中,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再进一步生成尿酸,抑制XOR的活性可以有效减少尿酸的生成。 非布司他为新型的非嘌呤类XOR酶抑制剂,其对XOR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并对氧化型和还原型的XOR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过临床研究证明,非布司他用于治疗痛风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安全稳定。2008年5月5日欧盟批准Ipsen公司的非布司他在法国上市,2009年2月13日FDA批准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研制的非布司他在美国上市。 非布司他的化学名称为2--4-甲基噻唑-5-甲酸,结构式为 专利EP513379报道了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采用乙醇重结晶的方法得到非布司他,但是没有对其进行晶型的研究。中国专利CN1275126公开了使用甲醇/水或者异丙醇/水作为溶剂进行结晶,得到无定形的非布司他和A、B、C、D、G五种不同的晶型。中国专利CN1970547公开了使用乙腈或丙腈进行结晶得到的三种晶型H、I、J。中国专利CN1970547公开了使用乙酸乙酯、乙醇进行结晶得到的非布司他晶型I和II。中国专利CN101386605公开了非布司他的晶型K,结晶溶剂为1,4-二氧六环或1,4-二氧六环与正己烷、石油醚、环己烷中的一种溶剂的混合体系。中国专利CN101412700号则公开了使用乙酸乙酯结晶得到的一种非布司他晶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非布司他晶型。 本专利技术还要提供这种非布司他晶型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非布司他晶型X-射线粉末衍射在反射角2θ为6.80±0.2°,11.04±0.2°,13.56±0.2°,15.74±0.2°,17.64±0.2°,20.36±0.2°,22.10±0.2°,24.72±0.2°,25.38±0.2°,28.80±0.2°,29.10±0.2°处有特征峰,该晶型称为Q晶型。 上述非布司他晶型,所述X-射线粉末衍射还在反射角2θ为10.06±0.2°,16.96±0.2°,18.92±0.2°,22.80±0.2°,23.70±0.2°处有特征峰。 上述非布司他晶型,所述Q晶型的熔点为199-203℃。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非布司他Q晶型,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非布司他、丙酮置于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电磁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回流1-2小时,停止加热,室温下电磁搅拌至析出晶体,抽滤,常压下65±5℃干燥3-5小时,得到晶体,即非布司他Q晶型。 上述制备非布司他Q晶型的方法,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55-65℃。 上述制备非布司他Q晶型的方法,所述非布司他质量与丙酮体积比为1∶8(g∶mL)。 本专利技术研究人员在合成非布司他的试验研究中,制备得到一个非布司他的新晶型,定名为Q晶型。并对该晶型进行了相关考察,其中1、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非布司他晶型在高温60℃、高湿90%±5%、光照4500lx±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高湿90%±5%条件下放置10天,吸湿增重为0.04%;2、加速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在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5%±5%条件下放置6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3、长期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在25℃±2℃、相对湿度为60%±10%的环境中放置9个月,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布司他晶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合于在制剂工艺应用和长期贮存。 附图说明 图1是非布司他Q晶型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XRPD)。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60g非布司他、480ml丙酮置于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温度55℃,电磁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回流1小时后停止加热,室温下电磁搅拌至析出晶体,抽滤,常压下60℃干燥3小时,得到56g晶体,即非布司他Q晶型,收率为93.3%。 实施例2 将80g非布司他、640ml丙酮置于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温度65℃,电磁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回流2小时后停止加热,室温下电磁搅拌至析出晶体,抽滤,常压下70℃干燥5小时,得到74g晶体,即非布司他Q晶型,收率为92.5%。 实施例3 将70g非布司他、560ml丙酮置于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温度60℃,电磁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回流1.5小时后停止加热,室温下电磁搅拌至析出晶体,抽滤,常压下65℃干燥4小时,得到66g晶体,即非布司他Q晶型,收率为94.3%。 实施例4 将30g非布司他、240ml丙酮置于圆底烧瓶中,水浴加热,温度60℃,电磁搅拌使固体全部溶解,回流1.2小时后停止加热,室温下电磁搅拌至析出晶体,抽滤,常压下65℃干燥3.5小时,得到28g晶体,即非布司他Q晶型,收率为93.3%。 实施例5 对本专利技术非布司他晶型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试验,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XRPD)的数据如下 对本专利技术非布司他晶型进行了熔点测定,该晶型熔点为199-203℃。 实施例6 非布司他晶型稳定性考察试验 1.影响因素试验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 C)相关规定进行本品的影响因素试验。 (1)高温试验取供试品适量开口置调温调湿箱中,于40℃、60℃温度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2)高湿度试验取供试品适量开口置调温调湿箱中,在25℃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质量,以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潮解性能。 (3)强光照射试验取供试品适量开口放在光照箱中,于照度为(4500lx±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特别注意供试品的外观变化。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见表1~4。 表1非布司他影响因素(高温60℃)试验结果 表2非布司他影响因素(高温40℃)试验结果 表3非布司他影响因素(高湿90%±5%)试验结果 表4非布司他影响因素(光照4500lx±500lx)试验结果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在高温(60℃)、高温(40℃)、相对湿度(90%±5%)、光照(4500lx±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与0天比较无明显变化。 2.加速试验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X C)相关规定进行本品的加速试验。 取三批中试样品适量,模拟上市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5%±5%条件下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1、2、3、6个月末取样,比较外观后测试其它考察指标。结果与0月数据比较。加速试验结果见表5。 表5非布司他加速试验结果 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本品三批供试品在温度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布司他晶型,其特征在于,该晶型X-射线粉末衍射在反射角2θ为6.80±0.2°,11.04±0.2°,13.56±0.2°,15.74±0.2°,17.64±0.2°,20.36±0.2°,22.10±0.2°,24.72±0.2°,25.38±0.2°,28.80±0.2°,29.10±0.2°处有特征峰,该晶型称为Q晶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典鹏颜文革李瑞建董鹏胡艳茹
申请(专利权)人: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博时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