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及应用其的负载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05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及应用其的负载电路,包括继电器线圈与继电器触点,所述继电器触点作为控制开关设置在负载的供电通路上,还包括阀值设置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阀值电压比较电路;所述阀值设置电路,用于设定基准电压作为阀值,为阀值电压比较电路提供数据处理基数;本申请基于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自动重合继电器,以实现继电器线圈供电正常时,继电器触点发生不导通故障,能够分断继电器线圈电源并重新启动继电器线圈。线圈。线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及应用其的负载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及应用其的负载电路,属于电气设计


技术介绍

[0002]动车组作为大容量载客快速交通运输工具,车辆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而车辆运行中电器开关件故障率较高,其中继电器故障率尤为突出。
[0003]现有轨道车辆中低压辅助供电系统控制电压均为DC110V电源,如图1所示,有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直流电源无过零点的特点,造成继电器触点容易发生电弧烧损,同时动车组负载种类繁多,且逞增加趋势,复杂的电磁环境和多样的负载电能扰动进一步对车辆中的继电器造成不良影响,进而提高了故障率;在故障件重启后,往往不再呈现故障状态,由于故障件发生故障时的电场等环境难以复现,无法准确分析具体原因,而重启故障继电器对动车组车辆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及应用其的负载电路。本申请基于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自动重合继电器,以实现继电器线圈供电正常时,继电器触点发生不导通故障,能够分断继电器线圈电源并重新启动继电器线圈。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与继电器触点,所述继电器触点作为控制开关设置在负载的供电通路上,还包括阀值设置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阀值电压比较电路;
[0007]所述阀值设置电路,用于设定基准电压作为阀值,为阀值电压比较电路提供数据处理基数;
[0008]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输入端连接于阀值设置电路与继电器触点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0009]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于阀值设置电路的电源与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采集继电器触点的电压后,通过驱动电路控制阀值设置电路的电源向继电器线圈输入电压信号;
[0010]所述继电器线圈并联有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继电器线圈的负极,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继电器线圈正极;在继电器触点无法导通电源状态下,继电器线圈并联有第四二极管用于快速分断继电器线圈,以控制继电器触点的开合。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二极管以及驱动开关;
[0012]第一电阻,输入端连接于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
[0013]第二电阻与第三二极管并联后,一端接地,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的输出端;
[0014]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连接于驱动开关的栅极G;
[0015]所述驱动开关的源极S连接于阀值设置电路的电源;所述驱动开关的漏极D连接于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
[0016]优选的,所述阀值设置电路包括:
[0017]线圈电源;
[0018]第三电阻,输入端连接于线圈电源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
[0019]第四电阻,输入端连接于第三电阻的输出端,且连接于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出端接地或者连接于线圈电源的输入端。
[0020]优选的,所述阀值设置电路还包括:
[0021]第一线圈开关,输入端连接于所述线圈电源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于第三电阻的输入端,且连接驱动开关的源极S。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三电阻与第四电阻之间还串联有电位器。
[0023]优选的,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包括:
[0024]第一比较电路,负极输入端连接于第三电阻,正极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触点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0025]第二比较电路,负极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触点的输出端以及第一比较电路的正极输入端,正极输入端连接于第四电阻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以及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0026]优选的,所述第一比较电路包括:
[0027]第一比较器,正极连接第二比较电路的负极和继电器触点的输出端;负极连接
[0028]第一二极管,正极连接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负极连接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
[0029]优选的,所述第二比较电路包括:
[0030]第二比较器,负极输入端连接于继电器触点的输出端以及第一比较器的正极,正极连接第四电阻的输入端;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容器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电容器的正极连接第五二极管的负极,电容器的负极与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后接地。
[0031]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自动重合继电器的负载电路,
[0032]采用上述的自动重合继电器;
[0033]所述负载电路包括负载电源与第三电阻;所述继电器触点设置于负载电源与第三电阻之间,以控制负载电路的通断;
[0034]所述第三电阻的输出端接地;输入端连接于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
[0035]优选的,所述继电器触点采用三组触点串联的接线方式。
[0036]本申请继电器具有的优点与有益效果是:
[0037]1.实现在继电器触点无法导通电源时,快速分断继电器线圈电源,释放继电器触点为开断,待延时结束后重新接通线圈电源,吸合继电器触点,避免负载长时间失电,引起故障扩大化。
[0038]2.在阀值比较电路、驱动电路、阀值设置电路失效,无法导通继电器线圈电源时,能够手动控操继电器线圈得电,具备冗余供电功能。
附图说明
[003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40]图1是现有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申请所述新型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2]其中:
[0043]1、线圈电源;2、负载电源;3、负载;4、继电器线圈;5、继电器触点;6、驱动开关;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5、第五二极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L、电位器;C1、电容器;M1、第一比较器;M2、第二比较器;K1、线圈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5]图2是本申请所述新型继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6]如图2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4与继电器触点5,所述继电器触点5作为控制开关设置在负载3的供电通路上,还包括阀值设置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阀值电压比较电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动车组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包括继电器线圈与继电器触点,所述继电器触点作为控制开关设置在负载的供电通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值设置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阀值电压比较电路;所述阀值设置电路,用于设定基准电压作为阀值,为阀值电压比较电路提供数据处理基数;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输入端连接于阀值设置电路与继电器触点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于阀值设置电路的电源与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采集继电器触点的电压后,通过驱动电路控制阀值设置电路的电源向继电器线圈输入电压信号;所述继电器线圈并联有第四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继电器线圈的负极,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继电器线圈正极;在继电器触点无法导通电源状态下,继电器线圈并联有第四二极管用于快速分断继电器线圈,以控制继电器触点的开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二极管以及驱动开关;第一电阻,输入端连接于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阻与第三二极管并联后,一端接地,一端连接于第一电阻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输出端连接于驱动开关的栅极G;所述驱动开关的源极S连接于阀值设置电路的电源;所述驱动开关的漏极D连接于继电器线圈的输入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值设置电路包括:线圈电源;第三电阻,输入端连接于线圈电源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第四电阻,输入端连接于第三电阻的输出端,且连接于所述阀值电压比较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输出端接地或者连接于线圈电源的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重合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值设置电路还包括:第一线圈开关,输入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民赵宝宏齐兴东赵建葵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四方阿尔斯通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