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路正平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38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是将炮制后的车前子、元胡、黄芪与炒白术、山药、云苓、吴茱萸、补骨脂、莲子、芡实、赤石脂、焦山楂、炒麦芽、炒陈曲等混合,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清膏,干燥后粉碎,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成胶囊剂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健脾燥湿、涩肠止泻、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理气行滞的功效,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标本兼治、疗效确实,无任何毒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到9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溃 疡性结肠炎的中药药物。
技术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蔓延 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临床主要症状为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现代医学认为 该病是自身细胞免疫异常,导致粘膜被破坏,或由于精祌因素导致大脑皮质活动障碍,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肠道运动亢进,肠血管平滑肌痉挛收縮,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加,从而形成肠粘膜的炎症、糜烂及溃疡。目前,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有磺胺类、抗生素类、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几类药 物,上述药物通过长期药效试验及临床试验均证明具有可靠的治疗效果,但大多毒性大、副 作用多,如口服磺胺类药物常有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或引起白细胞减少、关 节痛、皮疹、蛋白尿等;抗生素药物口服易导致胃肠道刺激症状,静脉用药毒副作用大;免 疫抑制剂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较大,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査骨髓象。因此,寻求具有治疗作用好,副反应少的中药制剂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积极开展这 方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指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该药物健脾燥湿、涩肠止泻、活血 化瘀、去腐生肌、理气行滞,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标本兼治、药效迅速、治疗效果佳。 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炒白术8 '15山药10 25云苓10 20吴茱萸8 '15补骨脂8 15莲子8 15芡实8 '15五味子8 15赤石脂10 30车前子10 '30元胡8 15黄芪10 20焦山楂8 15炒麦芽8 15炒陈曲8 15甘草2 '5。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 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将本专利技术药物制成胶囊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3将元胡炒至深黄色,喷醋,再炒干;将黄芪炒至深黄色,以蜂蜜湿润,再炒干;车前子 炒至爆裂。将炮制好的元胡、黄芪与其他药物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 4次,每次 0.5 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0 1.2 (50°C)的清膏,于50 60°C 干燥后,粉碎成100 120 H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溃疡性结肠炎是现代医学病名,祖国医学虽无与其完全对等的病名,但根据病因、病机 及临床表现,常将其归属"肠僻"、"泄泻"、"久痢"、"休息痢"、"肠风"等范畴,古今文献 多认为因禀赋异常,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所致,其发病机理为浊邪壅 塞肠中,传导失司,气机不通,气血壅滞,肠络受损,下痢赤白,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涩肠 止泻、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理气行滞为主。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炒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养阴 燥湿;石苓利水、渗湿、健脾;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补骨脂、莲子、芡 实、五味子温脾止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赤石脂、车前子涩肠渗湿止泻;元胡活血行气 止痛;黄芘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焦山楂、炒麦芽、炒陈曲健胃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涩肠止泻、活血化瘀、去腐生 肌、理气行滞之功,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标本兼治,疗效确实、迅速、方便,无任何毒副 作用。为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2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本 专利技术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2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54例,女56例;年龄最小20岁,最 大59岁,平均37.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8年;病情轻度52例,屮度32例,重度 16例。治疗组男51例,女5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平均38. 8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30年;病情轻度54例,中度34例,重度12例。所有病例均参照1993年在太原 召开的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氟哌酸胶囊0. 2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维生素C片0. lg、维生素Bl 片10mg、维生素B6片10mg、醋酸泼尼松片5rag、盐酸黄连素片0. 4g,均3次/d治疗。治疗 组采用本专利技术药物进行治疗,6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肠镜下肠黏膜恢复正常或遗留疤痕,停药或维持药物6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肠镜下肠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基本消失,血管 增粗模糊,溃疡大部分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 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变,肠镜或钡灌肠病变无改变。两组病例治疗后结果4见表1。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治愈n (%)显效n (%)有效n ( % )无效n ("总有效率n (%)对照组10024 ( 24. 0 )24 ( 24. 0 )25 ( 25. 0 )27 ( 27. 0 )73 ( 73. 0 )治疗组0054 ( 54. 0 )32 ( 32. 0 )9 ( 9. 0)5 ( 5. 0)95 ( 95. 0 )p值< 0. 05< 0. 05> 0. 05> 0. 05< 0. 0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元胡150g炒至深黄色,喷醋,再炒干;将黄—民200g炒至深黄色,加蜂蜜至黄芪表面 湿润后,再炒千;车前子300g炒至爆裂为度。将上述炮制好的中药与炒白术150g、山药250g、云苓200g、吴茱萸150g、补骨脂150g、 莲子150g、荧实150g、赤石脂300g、五味子150g、焦山楂150g、炒麦芽150g、炒陈曲150g、 廿草50g放入电子煎药锅中,加水20L,加热至沸后,以文火煎煮30min,倒出药液,再加水 煎煮。连续煎煮二次,混和二次药液,过滤,浓縮成50'C相对密度1.15的清膏,于50'C干 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灭菌制成胶囊剂。实施例2将元胡130g炒至深黄色,喷醋,再炒干;将黄芪180g炒至深黄色,加蜂蜜至黄芪表面 湿润后,再炒干;车前子250g炒至爆裂为度。将上述炮制好的中药与炒白术130g、山药250g、云苓180g、吴茱萸130g、补骨脂130g、 莲子130g、芡实130g、赤石脂250g、五味子130g、焦山楂130g、炒麦芽130g、炒陈曲130g、 甘草40g放入电子煎药锅中,加水20L,加热至沸后,以文火煎煮30min,倒出药液,再加水 煎煮。连续煎煮三次,混和三次药液,过滤,浓縮成6(TC相对密度1.1的清膏,于50'C千燥 后,粉碎成100目的药粉,灭菌制成胶囊剂。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炒白术 8~15山药 10~25 云苓 10~20吴茱萸 8~15补骨脂 8~15 莲子 8~15芡实8~15五味子 8~15 赤石脂 10~30车前子 10~30 元胡 8~15 黄芪 10~20焦山楂 8~15炒麦芽 8~15 炒陈曲 8~15甘草2~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制成胶囊剂。3、 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溃疡性结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 炒白术 8~15 山药 10~25 云苓 10~20 吴茱萸 8~15 补骨脂 8~15 莲子 8~15 芡实 8~15 五味子   8~15 赤石脂 10~30 车前子 10~30 元胡 8~15 黄芪 10~20 焦山楂 8~15 炒麦芽 8~15 炒陈曲 8~15 甘草 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路正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