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37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属于新能源重卡充电技术领域,包括:框架、两个举升机构及两个触电弓头,两个举升机构的底端相邻固定在框架上;两个触电弓头分别固定在两个举升机构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两个举升机构分别带动连个触电弓头上升下降,由于两个触电弓头分别与电网充电电源线的正极线、负极线和新能源重卡供电装置的正极充电线、负极充电线电性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电回路,可以避免新能源重卡额外增加部件与大地相连,提高新能源重卡的行驶安全性;同时,两个触电弓头独立升降,可以适应接触网中正极线和负极线上下间距较大的情况,从而提高双头受电弓构型的适应性。电弓构型的适应性。电弓构型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重卡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大宗商品(原油、钢铁、煤炭等)短驳物流装备(重型卡车)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万台/年,产值超过千亿,但传统重型卡车的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占整个货运车辆排放量的60%以上,污染严重,同时物流成本在持续增加,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改造项目中的首选方案。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尤其电动卡车)的续航里程是推广应用的最大难题,如要增加纯电动卡车续航,则需不断增加电池数量,然而电池数量增加,不仅成本急增,自身的重量也相应大幅增加,尽管目前各整车厂已经开始研制氢燃料电池并示范应用,但该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距商业化应用还需较长时间。
[0003]为了提高新能源重卡的行驶里程,市场上已经推出多种在线充电的受电弓结构,例如专利号为:CN214929020U,名称为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卡车的受电弓结构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中,受电弓固定在新能源卡车上,可以在卡车行驶中提供在线充电服务,从而克服传统新能源汽车没电时必须停车充电的弊端,便于新能源汽车更好的推广和发展。但是上述受电弓结构通常采用单滑板结构,需要新能源卡车增加额外部件与大地相连构成通电回路,相应的也就会降低新能源卡车的行驶速度和行驶安全性;同时受电弓为通体带电结构,易引发安全事故。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不影响行驶速度且使用安全的新能源重卡在线充电用受电弓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解决现有充电受电弓影响重卡行驶安全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包括:
[0007]框架,
[0008]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为两个且其底端相邻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0009]触电弓头,所述触电弓头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举升机构的顶端。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两个举升机构分别带动连个触电弓头上升下降,由于两个触电弓头分别与电网充电电源线的正极线、负极线和新能源重卡供电装置的正极充电线、负极充电线电性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电回路,可以避免新能源重卡额外增加部件与大地相连,进而提高新能源重卡的行驶速度和行驶安全性;同时,两个触电弓头独立升降,可以适应接触网中正极线和负极线上下间距较大的情况,从而提高双头受电弓构型的适应性。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进一步,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0013]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一内侧臂且其伸缩端沿水平方向往复伸缩;
[0014]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垂直所述伸缩气囊的伸缩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相对的两内侧臂上;所述伸缩气囊的伸缩端与所述驱动转轴的侧壁固定且带动所述驱动转轴转动;
[0015]下臂杆,所述下臂杆的底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驱动转轴上;
[0016]上臂杆,所述上臂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下臂杆的顶端;
[0017]横杆,所述横杆垂直固定在所述上臂杆的顶端;所述触电弓头固定在所述横杆上;
[0018]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框架的外侧壁且其顶端铰接在所述上臂杆的底端。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伸缩气囊伸缩带动驱动转轴转动,由于拉杆的底端铰接在框架的外侧壁上,顶端铰接在上臂杆的底端,可以带动上臂杆上下摆动,从而实现触电弓头的上下升降。
[0020]进一步,所述举升机构还包括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底端铰接在所述下臂杆的顶端且其顶端铰接在所述上臂杆的顶端。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平衡杆的底端铰接在下臂杆的顶端,顶端铰接在上臂杆的顶端,可以提高上臂杆移动的稳定性。
[0022]进一步,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0023]两个联动臂,两个所述联动臂相邻布置且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举升机构的所述驱动转轴上,一个所述联动臂上设有固定孔,另一个所述联动臂沿其移动方向设有长条孔;
[0024]联动销,所述联动销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且其另一端沿所述联动臂的移动方向适配滑动连接在所述长条孔内。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两个联动臂分别固定在两个驱动转轴上,由于联动销的一端固定在一个联动臂的固定孔内,另一端沿联动臂移方向滑动连接在长条孔内,可以在一个触电弓头上升一定高度后,带动另一个触电弓头上升,从而实现两个触电弓头联动,避免两个触电弓头出现较大的高度差。
[0026]进一步,还包括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两个阻尼器,两个所述阻尼器的阻尼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联动臂上且其另一端均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内侧壁上。
[0027]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阻尼器的一端铰接在框架上并将其另一端铰接在联动臂上,当伸缩气囊放气瞬间失去驱动动力后,阻尼器可以减缓联动臂逆时针转动的转动速度,从而避免触电弓头过快下降。
[0028]进一步,所述触电弓头包括:
[0029]碳滑板,所述碳滑板固定在所述横杆上;
[0030]防脱板,所述防脱板为两个且固定在所述碳滑板的两端,所述防脱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依次向下弯折。
[003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两个防脱板固定在碳滑板的两端,可以防止接触网脱离碳滑板,提高碳滑板触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0032]进一步,一个所述碳滑板上的两个所述防脱板远离所述横杆布置,另一个所述碳滑板上的两个所述防脱板靠近所述横杆布置,且两个所述碳滑板上的两个所述防脱板伸出所述碳滑板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碳滑板之间的距离。
[0033]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防脱板伸出的长度大于碳滑板之间的距离,可以防止接触网脱离碳滑板,提高碳滑板触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0034]进一步,相邻的一个所述防脱板的最底处低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防脱板的最低处,相邻的一个所述防脱板的最高处在相邻的另一个所述防脱板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
[0035]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相邻的一个防脱板的最低处低于相邻的另一个防脱板的最底处,且相邻的防脱板的最高处位于相邻的另一个防脱板最高处和最低处之间,可以有效防止接触网上两条电线在接触中脱离碳滑板,从而提高碳滑板触电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中伸缩气囊、驱动转轴、联动臂、联动销和阻尼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40]1、框架,
[004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举升机构(2),所述举升机构(2)为两个且其底端相邻固定在所述框架(1)上;触电弓头(3),所述触电弓头(3)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举升机构(2)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2)包括:伸缩气囊(21),所述伸缩气囊(21)固定在所述框架(1)的一内侧臂且其伸缩端沿水平方向往复伸缩;驱动转轴(22),所述驱动转轴(22)垂直所述伸缩气囊(21)的伸缩方向转动连接在所述框架(1)相对的两内侧臂上;所述伸缩气囊(21)的伸缩端与所述驱动转轴(22)的侧壁固定且带动所述驱动转轴(22)转动;下臂杆(23),所述下臂杆(23)的底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驱动转轴(22)上;上臂杆(24),所述上臂杆(24)的底端铰接在所述下臂杆(23)的顶端;横杆,所述横杆垂直固定在所述上臂杆(24)的顶端;所述触电弓头(3)固定在所述横杆上;拉杆(25),所述拉杆(25)的底端铰接在所述框架(1)的外侧壁且其顶端铰接在所述上臂杆(24)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2)还包括平衡杆(26),所述平衡杆(26)的底端铰接在所述下臂杆(23)的顶端且其顶端铰接在所述上臂杆(24)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重卡用双头受电弓构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机构(4),所述联动机构(4)包括:两个联动臂(41),两个所述联动臂(41)相邻布置且分别固定在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红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九源同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