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PD-1抗体及其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17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D

1抗体及其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抗体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

PD

1抗体及其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非小细胞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支气管腺体和肺泡上皮的一类肺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不断上升,数据显示,全球肺癌发病例数约为220.6万例,因肺癌死亡的患者约为179.6万例。我国每年肺癌新发及死亡人数分别为78.7万和63.1万。毫无疑问,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NSCLC占80%

85%,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众多研究表明,NSCLC是临床上生存率远不足10%的肺腺癌细胞和肺鳞状上皮癌细胞的增值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癌症,这类肺癌病例的特点是高复发率和耐药性及其5年生存率15%

20%,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晚期患者常出现恶性程度高,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发病后病情发展速度过快等现象,因此,NSCLC的有效治疗对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0003]NSCLC的临床治疗手段常以手术切除、放疗及辅助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经由手术、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对患者预后有很大影响,会出现病情反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来说,进行综合介入治疗是提高总体疗效的重要途径。综合介入治疗是基于以支气管动脉途径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和非支气管动脉途径的综合介入治疗,二者都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在确诊为NSCLC时的患者有接近三分之一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失去了最佳手术治疗机,便只能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化疗。虽然近年来对肺癌的前期诊断、手术治疗、化疗药物的研究开发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肺癌的死亡率和5年内的复发率仍然居高不下,也在另一方面证明了开发新的药物治疗和治疗策略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

PD

1抗体及其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抗

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
[0007]重链可变区,其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3所示的CDR3;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SEQ ID NO:4所示的CDR1、SEQ ID NO:5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3。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是全人源单克隆抗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转基因大鼠生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阻断人PD

1与其配体结合,并且因此提供以下活性中的至少一个:
[0011]a)在CD4
+
T细胞中诱导IL

2的产生;
[0012]b)在CD4
+
T细胞中诱导IFNγ的产生;
[0013]c)诱导CD4
+
T细胞的增殖;以及
[0014]d)逆转Treg抑制功能。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是双功能抗体(diabody)、scFv、scFv二聚体、dsFv、(dsFv)2、dsFv

dsFv'、Fv片段、Fab、Fab'或F(ab')2。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双功能抗体是BsFv或ds双功能抗体(ds diabody)。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进一步包括免疫球蛋白恒定区。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进一步包括缀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PD

1抗体,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HCC827人非小细胞肺癌Mixeno模型中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2]实施例1:抗体杂交瘤的生成
[0023]1.1免疫原的生成
[0024]合成编码PD

1和PD

L1的ECD的或二者全长的DNA并插入表达载体pcDNA3.3。大量制备质粒DNA并经测序验证插入的DNA序列。PD

1ECD和PD

L1 ECD的融合蛋白包含多种标记,包括人源Fc、小鼠Fc和His标记,所述融合蛋白通过将人PD

1ECD基因转染进入CHO

S或HEK293细胞制备。5天后,将从所述瞬时转染的细胞培养中收获的上清液用于蛋白纯化。将所述融合蛋白纯化并定量以用于免疫和筛选。
[0025]1.2建立稳定细胞系
[0026]为了获得用于抗体筛选和验证的工具,建立了PD

1和PD

L1转染细胞系。简言之,根据厂商说明书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盒将含有全长PD

1或PD

L1的pCND3.3表达载体转染CHO

K1、293F或Ba/F3细胞。转染后48

72小时,在含有用于选择的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或G418的培养基中培养所述转染细胞。一段时间后,会选择出在基因组DNA中稳定掺入了PD

1或PD

L1基因的细胞。同时,验证所述细胞是否具有目的基因PD

1和PD

L1的表达。一旦验证了所述表达,通过有限的稀释挑选目的单个克隆并放大到大容量。随后将建立的单克隆细胞系在含有低剂量抗生素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或G418的培养基中维持。
[0027]1.3抗体杂交瘤的建立
[0028]1.3.1免疫和细胞融合:使用8

10周龄OMT

大鼠(获自Open Monoclonal Technology,Inc.,Palo Alto,US)用10μg TiterMa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

PD

1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在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可变区,其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CDR1、SEQ ID NO:2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3所示的CDR3;和轻链可变区,其包括SEQ ID NO:4所示的CDR1、SEQ ID NO:5所示的CDR2和SEQ ID NO:6所示的CDR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途,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是全人源单克隆抗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转基因大鼠生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途,所述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阻断人PD

1与其配体结合,并且因此提供以下活性中的至少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吉满白莉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誉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