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风器和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08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4
本文公开了一种均风器和干燥设备。均风器包括主风道和进风管道,所述主风道内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第一端穿透所述主风道并与所述进风管道连通,所述出风管位于所述主风道内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孔,使所述进风管道内的第一风经所述出风管进入所述主风道并与所述主风道内的第二风混合。本文公开的均风器,通过在主风道内设置出风管并使出风管与进风管道相连,进而使进风管道内的第一风能够先进入出风管再进入主风道内与第二风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好,形成的混合风温度、气压较为均匀,有利于保证最终石膏产品的质量。保证最终石膏产品的质量。保证最终石膏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风器和干燥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进风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均风器和干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石膏干燥设备(如:回转窑、干燥机等)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将原有的“干燥机循环风”和“高温回收风”进行混合,并用作后续的干燥风,以充分利用“高温回收风”的热量,避免向外界环境中排放过多热量。
[0003]而现有的“干燥机循环风”和“高温回收风”在混合过程中,通常采用两个管道直接交汇连通的形式进行混合,存在混合不均匀等问题,导致形成后混合风存在温度、气压不均匀的情况,最终影响石膏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风器和干燥设备,能够有效提高两种风混合后的均匀性,保证后续产品的生产质量。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风器,均风器包括主风道和进风管道,所述主风道内设置有出风管;
[0006]所述出风管的第一端穿透所述主风道并与所述进风管道连通,所述出风管位于所述主风道内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孔,使所述进风管道内的第一风经所述出风管进入所述主风道并与所述主风道内的第二风混合。
[000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的第一端在所述主风道的侧壁上形成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作为所述出风管的入口,使所述第一风经所述进风孔进入所述出风管中。
[000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为长条孔,所述进风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一致。
[000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为矩形孔。
[001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沿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上包括多个腔体,多个所述腔体均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每个所述腔体上均设置有所述出风孔。
[001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均风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管内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所述出风管分隔为多个腔体。
[001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用于降低风阻的导向结构。
[001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出风管的端部围设形成三角形结构。
[0014]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风流动的方向上,所述出风管设置为多个。
[0015]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道包括进风段和转向段,所述转向段的入口与所述进风段的出口连通,所述转向段的出口与所述出风管连通;
[0016]所述转向段上背离所述进风孔的一面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设置为:所述转向段的横截面积沿所述第一风在所述进风段的流动方向上逐渐缩小,以使位于所述第一风流动方向上游的进风孔处风压与位于所述第一风流动方向下游的进风孔处风压趋同。
[0017]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段外设置有加强筋板。
[001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所述出风孔,以使所述第一风进入所述主风道后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
[001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出风孔,所述出风管设置为多个;
[0020]相邻两个所述出风管相对的侧面上的出风孔错开设置。
[002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侧面最下端的出风孔与所述出风管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5mm。
[002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管为方形管。
[002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出风管内的第一风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各处的宽度相同,或者,所述出风管的宽度逐渐减小。
[002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干燥设备,干燥设备包括前述的均风器。
[0025]相比于一些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均风器,通过在主风道内设置出风管并使出风管与进风管道相连,进而使进风管道内的第一风能够先进入出风管再进入主风道内与第二风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好,形成的混合风温度、气压较为均匀,有利于保证最终石膏产品的质量。
[002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干燥设备,具有前述的均风器,工作可靠,能有效保障产品的质量。
[0028]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00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均风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风的流动方向示意图(从进风管道至出风孔);
[0032]图3为图1中A部结构的放大图;
[0033]图4为图1中B部结构的放大图;
[003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图1中C

C剖视图;
[0036]图7为图1中D

D剖视图;
[0037]图8为图7中的出风管的放大示意图;
[0038]图9为图1中E

E剖视图;
[0039]图10为图1中F

F剖视图。
[0040]图示说明:
[0041]1‑
主风道,2

出风管,21

进风孔,22

出风面,221

出风孔,23

腔体,24

加强板,
25

导向结构,251

第一导向板,252

第二导向板,26

过风间隙,3

进风管道,31

进风段,32

转向段,321

斜面,322

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4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风器,如图1至图9所示,均风器包括主风道1和进风管道3,主风道1内设置有出风管2;出风管2的第一端穿透主风道1并与进风管道3连通,出风管2位于主风道1内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孔221,使进风管道3内的第一风经出风管2进入主风道1并与主风道1内的第二风混合。
[0044]主风道1内的第二风可以是干燥机循环风,进风管道3内的第一风可以是高温回收风。进风管道3内的第一风进入主风道1内与第二风进行混合,以形成最终的混合风。
[0045]在主风道1内设置有出风管2,进风管道3内的第一风经出风管2进入主风道1内,换言之,进风管道3内的第一风不是从主风道1的管壁处与第二风进行混合的,而是在出风管2位于主风道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风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风道和进风管道,所述主风道内设置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第一端穿透所述主风道并与所述进风管道连通,所述出风管位于所述主风道内的部分设置有出风孔,使所述进风管道内的第一风经所述出风管进入所述主风道并与所述主风道内的第二风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的第一端在所述主风道的侧壁上形成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作为所述出风管的入口,使所述第一风经所述进风孔进入所述出风管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为长条孔,所述进风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为矩形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沿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上包括多个腔体,多个所述腔体均与所述进风孔连通,每个所述腔体上均设置有所述出风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管内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所述出风管分隔为多个腔体。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风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出风管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用于降低风阻的导向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和所述出风管的端部围设形成三角形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风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二风流动的方向上,所述出风管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志刚张羽飞杨正波窦山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