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及其套筒灌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907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及其套筒灌浆方法,属于套筒灌浆技术领域,包括压浆机,所述压浆机的出浆口连通有一个变径多通分管机构,所述变径多通分管机构的进浆主管上分通道连通有至少两个分管软管,每个所述分管软管的管径均相同且小于进浆主管的管径,所述分管软管每间隔多个待灌浆套筒而连通于套筒的进浆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及其套筒灌浆方法,能够提高套筒同步灌浆效率,操作简易方便。作简易方便。作简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及其套筒灌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灌浆套筒灌浆
,具体涉及一种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及其套筒灌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灌浆套筒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使用,其套筒灌浆施工主要有两种施工工艺,一种是连通腔灌浆法,另一种则是坐浆后逐个灌浆法(以下简称坐浆法),即与单通道灌浆法相似。连通腔灌浆法是指竖向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用封缝材料将构件底面下端空腔四周密封,或分隔成多段分别密封,使多个灌浆套筒下口与同一个空腔相连通,灌浆时通过构件底面下端空腔同时向多个灌浆套筒内灌浆的施工工艺。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于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套筒灌浆施工时推荐采用连通腔灌浆工艺,如图1所示。
[0003]但连通腔灌浆工艺其灌浆料在连通腔内流过路径太长,灌浆料水分流失易发生堵塞现象,同时若发生堵塞现象,整个连通腔无法观察堵塞位置。针对于灌浆套筒的灌浆过程对灌浆套筒的连接性能的重要性,马聪等研究提出了自重填充灌浆法和泵送填充灌浆法具体施工要点,并且说明灌浆料混合搅拌时,灌浆料的坍落度适宜范围127

165mm,过小则强度不足;过高则灌浆料泵送困难,此外,在10~27℃条件下,灌浆料的性能相对较高,凝固良好,钢筋套筒连接系统的抗拉强度能满足要求。灌浆孔与出浆孔的封堵操作直接影响灌浆饱满度,预制构件进场验收时进行套筒灌水检查通畅性,在坐浆及接缝封堵、吊装等过程中防止套筒被杂物封堵,灌浆前进行通气检查,以发现套筒及出浆孔、灌浆孔本身堵塞问题。
[0004]诸如过往此类研究提出了对于现有灌浆施工的许多问题,传统的单通道灌浆效率低,连通腔灌浆的灌浆料水分流失堵塞问题,自重填充灌浆对于灌浆料用量的准确计算以及施工的困难问题等等,无非是灌浆速度以及套筒内部问题最终对于套筒灌浆密实度和灌浆效率的影响,灌浆速度过快,灌浆料在套筒内部流动过快将产生气泡,因此大多传统灌浆施工都无法采用较高的压浆压强/转速;另一方面,高压强/转速下其单通道灌浆管道需要较高的强度,同时要满足其柔韧性的材料所产生成本代价较高。按以上描述若采用较低灌浆压强/转速,则其灌浆施工效率大大降低,针对灌浆套筒灌浆效率与灌浆密实度矛盾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及其套筒灌浆方法,能够提高套筒同步灌浆效率,操作简易方便。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包括压浆机,所述压浆机的出浆口连通有一个变径多通分管机构,所述变径多通分管机构的进浆主管上分通道连通有至少两个分管软管,每个所述分管软管的管径均相同且小于进浆主管的管径,所述分管软管
每间隔多个待灌浆套筒而连通于套筒的进浆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变径多通分管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变径三通管和两个分管软管,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连通于所述压浆机的出浆口,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分别连通于分管软管,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为两侧出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的1.5~2.5倍,且出浆管的管径等于分管软管的管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变径多通分管机构包括一个第二变径三通管、两个第一变径三通管和四个分管软管,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连通于所述压浆机的出浆口,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分别连通一个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分别连通一个分管软管,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为两侧出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的1.5~2.5倍,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管径等于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管径,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为两侧出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的1.5~2.5倍,且出浆管的管径等于分管软管的管径。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径为25mm,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的管径为20mm,所述分管软管的管径为20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径为25mm,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的管径为20mm,所述分管软管的管径为20mm;
[0012]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径为40mm,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的管径为25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分管软管出浆口处连接有一个PVC出口管,所述PVC连接管和所述套筒的进浆口之间连接有一个进浆口管径大、出浆口管径小且中部管径递减过渡的预设进浆管,所述预设进浆管的进浆口处连接有一个透明的连接软管,用于连通所述分管软管出浆口的PVC出口管,所述预设进浆管的出浆口处设有外螺纹,与套筒进浆口中的内螺纹相匹配,且所述预设进浆管的进浆口和出浆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开关阀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和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之间、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和所述分管软管之间均通过直角带1/4圆弧的转向管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和所述直角带1/4圆弧的转向管均为具有一定硬度的PVC管材。
[0016]进一步的,所述压浆机的转速可调以控制灌浆流速。
[0017]第二方面,基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的套筒灌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第一步:将变径多通分管机构入浆口连接在压浆设备出浆口上,接头用固定夹子牢固固定;
[0019]第二步:将灌浆装置连接用水设备,启动控制设备的用水开关,对压浆装置及变径多通分管机构进行清洗,直至清洗干净;
[0020]第三步:将带有止浆阀的底部套筒(直管部分)用螺纹端连接在灌浆套筒进浆口处,用另一个带有止浆阀的顶部套筒(用螺纹端连接在灌浆套筒的出浆口,使套筒的溢浆口呈角度135
°
斜向上伸展;
[0021]第四步:将变径多通分管机构的出浆口连接带有止浆阀的底部套筒的进浆口,用
夹子加紧连接部位,同时检查所有连接部位是否牢固,之后启动控制设备对灌浆套筒进行灌水清洗,保证灌浆套筒内部无堵塞;
[0022]第五步:将变径多通分管机构的出浆口与带有止浆阀底部套筒的连接端部脱离,将灌浆料及自来水按施工方案要求的比例倒入压浆设备的搅拌浆装置里面,启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搅拌到位之后,启动压浆设备,将灌浆料输入变径多通分管机构;当变径多通分管机构的各个分管软管的出浆口均匀出浆之后,同时将各个出浆口与相对应的灌浆套筒带有止浆阀的底部套筒进浆口,并用夹子加紧,其中,在同一个压浆设备条件下,针对单通道灌浆的灌浆转数应控制在40r/min左右;两通道灌浆的灌浆转数应控制在80r/min左右;两通道灌浆的灌浆转数应控制在160r/min左右;
[0023]第六步:针对多通道灌浆,每次压浆是同排灌浆套筒按序灌浆且每个分管软管间隔至少2~3根灌浆套筒灌浆施工,当各个分管软管所对应的灌浆套筒灌满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包括压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浆机的出浆口连通有一个变径多通分管机构,所述变径多通分管机构的进浆主管上分通道连通有至少两个分管软管,每个所述分管软管的管径均相同且小于进浆主管的管径,所述分管软管每间隔多个待灌浆套筒而连通于套筒的进浆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多通分管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变径三通管和两个分管软管,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连通于所述压浆机的出浆口,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分别连通于分管软管,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为两侧出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的1.5~2.5倍,且出浆管的管径等于分管软管的管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多通分管机构包括一个第二变径三通管、两个第一变径三通管和四个分管软管,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连通于所述压浆机的出浆口,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分别连通一个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分别连通一个分管软管,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为两侧出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的1.5~2.5倍,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管径等于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管径,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为两侧出浆管的管道截面面积的1.5~2.5倍,且出浆管的管径等于分管软管的管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径为25mm,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的管径为20mm,所述分管软管的管径为2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径为25mm,第一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的管径为20mm,所述分管软管的管径为20mm;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中间进浆管的管径为40mm,第二变径三通管的两侧出浆管的管径为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管软管出浆口处连接有一个PVC出口管,所述PVC连接管和所述套筒的进浆口之间连接有一个进浆口管径大、出浆口管径小且中部管径递减过渡的预设进浆管,所述预设进浆管的进浆口处连接有一个透明的连接软管,用于连通所述分管软管出浆口的PVC出口管,所述预设进浆管的出浆口处设有外螺纹,与套筒进浆口中的内螺纹相匹配,且所述预设进浆管的进浆口和出浆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开关阀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套筒同步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和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之间、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和所述分管软管之间均通过直角带1/4圆弧的转向管连接;所述第一变径三通管、所述第二变径三通管和所述直角带1/4圆弧的转向管均为具有一定的硬度的PVC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楠魏振北刘朵吴建波张建东闫畅朱宝广葛海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