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式刮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999 阅读:9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轨式刮泥机,包括控制装置、牵引装置、环形链条、台车、轨道、多个导向链轮;环形链条分别绕过牵引装置上的驱动链轮、各导向链轮、台车,形成一个回转机构;控制装置通过牵引装置,控制设置于轨道上的台车;台车的两侧设置有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沉淀池底的污泥从出水区刮向进水区,或从进水区刮向出水区;最后将污泥刮到进水区域或出水区域的集泥坑内集中排出,代替传统的排泥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环形链条传动,挠性好,牵引力大,效率高,断链时不会产生大的反弹力,链轮齿数少,靠链节与链轮齿咬合传递功率,结构紧凑,传动比准确,不需要很大的张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节约用地、提高水质,还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单轨式刮泥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 一般采用沉淀池进行污泥沉 淀,再用吸泥机来清除沉淀池底的淤泥。常用的吸泥机采用虹吸式吸泥机, 这种虹吸式吸泥机的优点是排泥水量较高,但存在以下诸多缺点-1、 占地面积大;2、 排泥浓度低,产生扰流"跑矾花"现象;3、 排污效果欠佳,存在死角及漏排现象;4、 系统维护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轨式刮泥机,它能够减 轻水厂污泥处理量,节省取水泵房及污泥处理的电能损耗,减少水厂占地 面积,提高水厂水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单轨式刮泥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控制装置、牵引装置、环形链条、台车、轨道、多个导向链轮; 环形链条分别绕过牵引装置上的驱动链轮、各导向链轮、台车,形成一个 回转机构;控制装置通过牵引装置,控制设置于轨道上的台车;台车的两 侧设置有刮板。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刮板翻转机构,刮板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支架、翻转轮;翻转支架的一端连接轨道,另一端设置翻转轮;所述刮板的 顶部设有翻转斜板。所述刮板通过联杆机构与台车连接。所述台车底部的行走轮设置于轨道上;行走轮一侧设有防脱轨侧板, 防脱轨侧板上设有防脱轨导轮。所述刮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蛇形修正导轮。 所述驱动链轮上设有剪断销。 所述轨道两端设有极限开关。 所述刮板的翻转斜板上设有配重块。所述极限开关的一端与连杆机构连接,极限开关的另 一端通过旋转架 与轨道的一端连接。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将沉淀池底的污泥从出水区刮向进水区,或从进水区刮向 出水区;最后将污泥刮到进水区域或出水区域的集泥坑内集中排出,代替 传统的排泥机。本技术采用环形链条传动,挠性好,牵引力大,效率高,断链 时不会产生大的反弹力,链轮齿数少,靠链节与链轮齿咬合传递功率,结 构紧凑,传动比准确,不需要很大的张紧力。本技术不仅可节约用地、提高水质,还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轨式刮泥机的示意图; 图2是设置于轨道上的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前台车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后台车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牵引装置的示意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分解图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为牵引装置,22为行走轮, 25为蛇形修正导轮, 4为轨道, 20为驱动链轮, lll为张紧滚轮, 10为链条调整机构, 14为动作板, 41为连杆机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单轨式刮泥机,包括控制装置、牵引装置1、 环形链条3、台车2、轨道4、四个导向链轮5、 6、 7、 8;环形链条3分别绕过牵引装置1上的驱动链轮20、第一导向链轮5、2为台车,21为刮板,23为防脱轨导轮,24为防脱轨侧板,26为配重块, 40为极限开关, 31为翻转支架, 112为张紧架, 12为轮套, 15为剪断销, 42为旋转架。3为环形链条, 5、 6、 7、 8为导向链轮, 32为翻转轮,ll为链条张紧机构,13为顶销,27为翻转斜板,台车2、第二导向链轮6、第三导向链轮7、第四导向链轮8,形成一个回 转机构。控制装置连接牵引装置1,控制装置及牵引装置1设置于沉淀池顶, 便于操作与维修。与沉淀池等长的轨道4纵向铺设于沉淀池底的中间;台 车2设置于轨道4上,台车2可行走于轨道4之上。轨道4的两端分别设有刮板翻转机构,刮板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支架 31、翻转轮32;翻转支架31的一端连接轨道4,另一端设置翻转轮32。 翻转轮32的高度与翻转斜板27的高度相同。台车2的两侧设置有刮板21。两侧刮板21的长度与轨道宽度之和为 沉淀池的宽度。刮板21通过轴承座与设置于台车2上的联杆机构连接,联杆机构能 够控制刮板21进行翻转动作。刮板21与池底及两边的接触部分是一道厚橡胶板,橡胶板伸出尺寸 是可调节的,以保证刮泥时刮板21与池壁有比较小的间隙或局部轻微软 接触。如沉淀池的长度短,轨道4上设置有一辆台车2。如沉淀池的长度较长或污泥量比较多时,轨道4上设置有两辆台车2, 两辆台车2的两组刮板21之间通过空心管连接,空心管内设有联杆机构 的其中一个杆,由联杆机构控制两组刮板21作同步翻转。如图2、图3所示,台车2底部设有行走轮22,行走轮22设置于轨 道4上。行走轮22—侧设有防脱轨侧板24,防脱轨侧板24上设有防脱 轨导轮23。如图4所示,刮板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蛇形修正导轮25。刮板21的顶部设有翻转斜板27,翻转斜板27上设有配重块26,用 于保持刮板21翻转时的平衡。牵引装置1包括电机、减速机、驱动链轮20。减速机可进行正转和 反转。电机采用变频马达,空载时运行速度快,能够有效缩短运行时间。环形链条3 —侧设有链条张紧机构11,链条张紧机构11包括两个张 紧滚轮111、张紧架112;张紧滚轮111自带有配重块;两个张紧滚轮111 分别设置于张紧架112的两个斜面上,张紧架112固定于沉淀池内壁。两个张紧滚轮111通过配重块重力的分力,分别作用于同侧的环形链 条3。环形链条3的另一侧设有链条调整机构10,通过旋转手动操作机的 把手,使吊杆带动活动链轮向上移动,张紧链条。 控制装置设有电气安全保护程序。工作时,牵引装置l的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驱动链轮20转动,驱动 链轮20的转动驱动环形链条3运动,环形链条3的行走带动与之连接的 台车2沿轨道4前进或后退;台车2行走时,刮板21竖立起来垂直于池 底,将池底的污泥刮向集泥坑集中排放;后退(回程)时,刮板21翻转 平行于池底运行。减速机的正反转实现台车的往复运动。如图5所示,台车2向前行走,此时刮板21竖立,当前台车2接近 池壁时,前台车2的翻转斜板27接触轨道4上的刮板翻转机构的翻转轮 32后,随着前台车2向前行走,翻转斜板27沿着翻转轮32摆动,在此 过程中,翻转斜板27带动刮板21逐渐旋转过一个角度,直至翻转轮32到达翻转斜板27的顶部,此时刮板21平行于池底。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电机的转速,使台车2刮泥时的行走速度<1. 0米 /分钟,回程速度《1.2米/分钟。由于行走速度比较慢,刮板21翻转及 刮泥运行时看不到水流扰动现象,在集水区域不会翻起矾花。轨道4的两端设有极限开关40。极限开关40的一端与连杆机构41 连接,极限开关40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架42与轨道4的一端连接。旋转架 42设置于翻转轮32的外侧。台车2沿轨道4运动,当台车2接近两侧的池壁时,在刮板翻转机构 的作用下,刮板21翻转,同时台车2接触翻转轮32外侧的旋转架42, 旋转架42带动极限开关40和连杆机构41摆动,使电机反转,台车2回 程运动。工作时刮板21为垂直状态,回程时刮板21呈水平状态。如图6、图7所示,驱动链轮20上设有剪断销15。驱动链轮20通过轮套12套设于减速机的输出轴上,驱动链轮20与 轮套12之间设有剪断销15,驱动链轮20的一侧设有动作板14,动作板 14与驱动链轮20之间设有锥形的顶销13。动作板14的一侧设有行程开 关,动作板14与行程开关之间设有间隙。本技术具有机械过负荷和电气双重保护功能。当运行负荷超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轨式刮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牵引装置、环形链条、台车、轨道、多个导向链轮;环形链条分别绕过牵引装置上的驱动链轮、各导向链轮、台车,形成一个回转机构;控制装置通过牵引装置,控制设置于轨道上的台车;台车的两侧设置有刮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西部瀚乔电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