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75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包括底座和若干支脚,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液化装置,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支脚的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第一凹槽远离通槽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远离通槽的一端设置有链轮,所述链轮表面设置有链条,其中一个所述链轮远离冷却风扇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可以从气体的不同方向同时对气体进行降温液化,从而加快降温液化的速度,以及降温液化的质量。以及降温液化的质量。以及降温液化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分离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气体分离设备是指将气体液化、精馏、最终分离成为氧、氮和其他有用气体的设备。 气体分离设备是由多种机械和设备组成的成套设备,常按空气压力来分类,常用的有高压、中压和低压三种,其主要由空气压缩系统、杂质净化和换热系统、制冷 系统和液化精馏四个主要系统组成,其基本原理为:将经过净化的带压或加压的原料气逐级冷却至各分离组分的冷凝温度进行分凝(单级或逐级冷凝);或使原料气加压、冷却、液化、再精馏进行分离。常用的气体冷凝温度(在101.325千帕压力下)。
[0003]现阶段的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多采用单向降温液化的方式对气体进行液化,即由外而内的方式对气体进行逐渐的降温液化,因此在降温液化的过程中,气体的降温液化不仅效率缓慢,而且气体内部的可液化气体还很可能未达到液化温度便被排出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从而导致排出气体内部出现可液化气体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由于现阶段的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多采用单向降温液化的方式对气体进行液化,即由外而内的方式对气体进行逐渐的降温液化,因此在降温液化的过程中,气体的降温液化不仅效率缓慢,而且气体内部的可液化气体还很可能未达到液化温度便被排出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从而导致排出气体内部出现可液化气体残留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包括底座和若干支脚,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液化装置,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支脚的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第一凹槽远离通槽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远离通槽的一端设置有链轮,所述链轮表面设置有链条,其中一个所述链轮远离冷却风扇的一端设置有电机。
[0007]作为优选,所述液化装置位于过滤板与冷却风扇之间。
[0008]作为优选,不同的所述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液化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内部设置有若干散热降温鳞片和液化管,所述液化管内部设置有冷流管,所述液化管靠近冷却风扇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装置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导流管。
[0010]作为优选,所述液化管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出气管,所述分流出气管靠近第一导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与第二导流管之间设置有储流箱,所述储流箱与第一导流管之间设置有出流泵。
[0011]作为优选,所述液化管以S形贯穿散热降温鳞片,所述进气管为Z形,所述分流出气管为L形,所述进气管和分流出气管贯穿底座,所述第一导流管穿过第二凹槽与冷流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管穿过第三凹槽与冷流管远离第一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流管远离冷流管的一端与出流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管远离分流出气管的一端与储流箱固定连接,所述储流箱与出流泵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首先将进气管和出气装置相互连接,然后将分流出气管与收集装置进行连接,随后启动散热降温鳞片,从液化管表面由外向内进行降温,然后通过冷流管从液化管内部由内向外进行降温,然后启动电机,使冷却风扇进行转动,利用冷却风扇将散热降温鳞片产生的热温通过通槽排出,延长散热降温鳞片的使用时间,随后通过进气管将出气装置中的气体导入入液化管中,然后利用液化管外部的散热降温鳞片和液化管内部的冷流管从气体的两面对气体进行降温液化,随后通过分流出气管将液化管中降温液化后的气体分离排出,可以从气体的不同方向同时对气体进行降温液化,从而加快降温液化的速度,以及降温液化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中液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中液化装置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座;2、支脚;3、第一凹槽;4、液化装置;401、装置底座;402、散热降温鳞片;403、液化管;404、冷流管;405、进气管;406、第二凹槽;407、第一导流管;408、分流出气管;409、第三凹槽;4010、第二导流管;4011、储流箱;4012、出流泵;5、通槽;6、过滤板;7、冷却风扇;8、链轮;9、链条;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包括底座1和若干支脚2,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液化装置4,所述第一凹槽3靠近支脚2的一端设置有通槽5,所述通槽5内设置有过滤板6,所述第一凹槽3远离通槽5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冷却风扇7,所述冷却风扇7远离通槽5的一端设置有链轮8,所述链轮8表面设置有链条9,其中一个所述链轮8远离冷却风扇7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0。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化装置4包括装置底座401,所述装置底座401内部设置有若干散热降温鳞片402和液化管403,所述液化管403内部设置有冷流管404,所述液化管403靠近冷却风扇7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405,所述进气管405远离
装置底座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406,所述第二凹槽406内设置有第一导流管407;
[0023]所述液化管403远离进气管405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出气管408,所述分流出气管408靠近第一导流管407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409,所述第三凹槽409内设置有第二导流管4010,所述第一导流管407与第二导流管4010之间设置有储流箱4011,所述储流箱4011与第一导流管407之间设置有出流泵4012,当需要对气体进行液化分离时,首先启动散热降温鳞片402,从液化管403表面由外向内进行降温,然后启动出流泵4012,利用出流泵4012将储流箱4011内的冷流运送至第一导流管407,随后第一导流管407将冷流运送至冷流管404中,冷流经过冷流管404后通过第二导流管4010流向储流箱4011,完成冷流循坏,并且在冷流循坏的过程中,通过冷流管404从液化管403内部由内向外进行降温,此时通过进气管405将气体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包括底座(1)和若干支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内设置有液化装置(4),所述第一凹槽(3)靠近支脚(2)的一端设置有通槽(5),所述通槽(5)内设置有过滤板(6),所述第一凹槽(3)远离通槽(5)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冷却风扇(7),所述冷却风扇(7)远离通槽(5)的一端设置有链轮(8),所述链轮(8)表面设置有链条(9),其中一个所述链轮(8)远离冷却风扇(7)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装置(4)位于过滤板(6)与冷却风扇(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的所述链轮(8)之间通过链条(9)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温液化气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装置(4)包括装置底座(401),所述装置底座(401)内部设置有若干散热降温鳞片(402)和液化管(403),所述液化管(403)内部设置有冷流管(404),所述液化管(403)靠近冷却风扇(7)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405),所述进气管(405)远离装置底座(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406),所述第二凹槽(406)内设置有第一导流管(407)。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超张峰廖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启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