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71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气囊,包括外囊和至少两个内囊;外囊的一侧壁为与撞击物接触的承载面;至少两个内囊均内置于外囊中,至少两个内囊与外囊远离承载面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缓冲气囊设置于撞击物与桥墩之间,用以缓冲、阻挡撞击物施加给桥墩的冲击力,将内囊内置于外囊中,通过限定内囊在外囊内部的位置,以实现外囊对撞击物的初次缓冲,内囊对撞击物实现二次缓冲的功能:撞击物与外囊的承载面接触,挤压外囊,外囊对撞击物实现初次缓冲功能,当外囊破裂、挤压变形到一定程度或者对外囊放气,撞击物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两个内囊接触,至少两个内囊相较于外囊而言体积更小,能够更加有效的与撞击物的表面接触,从而对撞击物实现二次缓冲功能。缓冲功能。缓冲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气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缓冲气囊。

技术介绍

[0002]水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路运输快速发展的同时,船桥碰撞事故频繁发生。轻则船只损坏,重则桥梁的桥墩结构受损,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0003]目前,大多通过在桥梁上安装缓冲气囊,以对船只起到缓冲功能。
[0004]然而,现有的缓冲气囊结构单一,船只的动能较大,缓冲力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气囊,通过外囊对撞击物实现初次缓冲功能,通过内囊对撞击物实现二次缓冲功能,有效减轻撞击物和桥墩的受损程度。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缓冲气囊,包括外囊和至少两个内囊;所述外囊的一侧壁为与撞击物接触的承载面;至少两个所述内囊均内置于外囊中,至少两个所述内囊与所述外囊远离所述承载面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上述方案中,至少两个所述内囊靠近所述承载面的一侧形成一V形或弧形缓冲面。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囊和所述内囊的横截面均呈椭圆形,至少两个所述内囊设于所述外囊的短轴所指向的弧形内壁。
[0010]上述方案中,至少两个所述内囊沿所述外囊的长轴投影至弧形内壁的路线依次布置。
[0011]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内置于所述外囊中,用以调节所述内囊的重心。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配重组件和所述内囊沿撞击物的撞击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外囊中,以使当浮于水面上时至少两个所述内囊的中心与所述外囊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和若干个弹性绳,所述配重块内置于所述外囊中,若干个所述弹性绳的一端均与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囊的内壁固定连接;当所述外囊充气时,所述弹性绳拉伸,当所述外囊放气时,所述弹性绳收缩。
[0014]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的充气端与所述外囊以及至少两个所述内囊相连通,用以对所述外囊和所述内囊充气。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接头和至少两根软管,所述充气接头的一端外接气源,所述充气接头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囊内,至少两根所述软管均内置于所述外囊中,至少两根所述软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充气接头相连通,至少两根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分
别与至少两个所述内囊一一对应相连通。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囊和所述内囊均采用UHMWPE复合材料制成。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缓冲气囊设置于撞击物与桥墩之间,用以缓冲、阻挡撞击物施加给桥墩的冲击力,将内囊内置于外囊中,通过限定内囊在外囊内部的位置,以实现外囊对撞击物的初次缓冲,内囊对撞击物实现二次缓冲的功能。首先,撞击物与外囊的承载面接触,挤压外囊,外囊对撞击物实现初次缓冲功能,当外囊破裂、挤压变形到一定程度或者对外囊放气,撞击物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两个内囊接触,至少两个内囊相较于外囊而言体积更小,能够更加有效的与撞击物的表面接触,从而对撞击物实现二次缓冲功能,有效减轻撞击物和桥墩的受损程度。
[0019]2、内囊设计为多个,多个内囊靠近承载面的一侧形成一V形或弧形缓冲面,一方面能增大与船只前端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与船只前端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使内囊直接或间接的完美贴合船只的前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以减小内囊所承受的压强。
[0020]3、通过设计一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内置于外囊中,用以调节内囊的重心,使内囊正对撞击物。其中,配重组件和内囊沿撞击物的撞击方向依次设置于外囊中,以使当浮于水面上时、两个内囊的中心与外囊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
附图说明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气囊中整体的内部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气囊的图1中A

A面剖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气囊中整体的外部示意图。
[0025]图中:100、外囊;110、织带环;200、内囊;210、缓冲面;300、配重组件;310、配重块;320、弹性绳;400、充气组件;410、充气接头;420、软管;500、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缓冲气囊,包括外囊100和至少两个内囊200,外囊100和内囊200均为可充气的气囊结构,外囊100的一侧壁为与撞击物接触的承载面,至少两个内囊200均内置于外囊100中,至少两个内囊200与外囊100远离承载面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8]实施时,该缓冲气囊设置于撞击物与桥墩之间,用以缓冲、阻挡撞击物施加给桥墩的冲击力F,首先,撞击物与外囊100的承载面接触,挤压外囊100,外囊100对撞击物实现初次缓冲功能,当外囊100破裂、挤压变形到一定程度或者对外囊100放气,撞击物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两个内囊200接触,至少两个内囊200相较于外囊100而言体积更小,能够更加有效的与撞击物的表面接触,从而对撞击物实现二次缓冲功能,有效减轻撞击物和桥墩的受损程度。
[0029]本实施方案中的内囊200内置于外囊100中,通过限定内囊200在外囊100内部的位置,以实现外囊100对撞击物的初次缓冲,内囊200对撞击物实现二次缓冲的功能。
[0030]当撞击物为船只时,通常为船只的前端撞击至桥墩上,为了能够使内囊200直接或间接的完美贴合船只的前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以减小内囊200所承受的压强。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内囊200靠近承载面的一侧形成一V形缓冲面210,该V形缓冲面210可与船只的前端相配合。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内囊200靠近承载面的一侧还可以形成弧形面等形状,以与撞击物的接触面积最大为优。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囊100和内囊200的横截面均呈椭圆形,至少两个内囊200设于外囊100的短轴所指向的弧形内壁,且多个内囊200沿外囊100的长轴投影至弧形内壁的路线依次布置。
[0032]需要说明的是,当外囊100受挤压破裂时,内囊200直接与船只接触,当外囊100挤压变形到一定程度或者对外囊100放气时,内囊200间接与船只接触,无论上述内囊200与船只何种接触方式,均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意图。
[0033]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将缓冲气囊漂浮于水面上,由于内囊200的设置位置使整个缓冲气囊偏心(通常内囊200位于外囊100的下方),以致于其无法有效正对着撞击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将该缓冲气囊固定在桥墩上。当然,还可以采用调节缓冲气囊的重心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囊和至少两个内囊;所述外囊的一侧壁为与撞击物接触的承载面;至少两个所述内囊均内置于外囊中,至少两个所述内囊与所述外囊远离所述承载面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内囊靠近所述承载面的一侧形成一V形或弧形缓冲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囊和所述内囊的横截面均呈椭圆形,至少两个所述内囊设于所述外囊的短轴所指向的弧形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内囊沿所述外囊的长轴投影至弧形内壁的路线依次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内置于所述外囊中,用以调节所述内囊的重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组件和所述内囊沿撞击物的撞击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外囊中,以使当浮于水面上时至少两个所述内囊的中心与所述外囊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面。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黄瑞林炜钧冯新喆叶孜恒朱睿姝殷泰浩尹阳光苏醒李晓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