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854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41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其包括底座、壳体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主驱动总成和转子总成,所述主驱动总成连接于动力源,动力源能够通过主驱动总成带动转子总成转动;所述转子总成连接有若干个摆轮总成,各摆轮总成均能绕主驱动总成转动,各摆轮总成沿竖直方向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所述转子总成还连接有若干个铲刀,各所述铲刀均呈螺旋扇叶状,各所述铲刀均倾斜设置,若干个铲刀绕转子总成呈圆周阵列设置,转子总成能够带动铲刀转动。本申请具有更充分的对砂块进行碾压破碎,提升混合效果,提高混砂机的工作效率的效果。提高混砂机的工作效率的效果。提高混砂机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


[0001]本申请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

技术介绍

[0002]混砂机是使型砂中各组分均匀混合,并使黏结剂有效地包覆在砂粒表面的设备。混砂机是铸造砂处理型砂混制的主要设备,也是获得合格型砂的关键设备。混砂机利用碾轮与碾盘的相对运动,将置于两者间的物料受到碾压兼磨削的作用而粉碎物料,混砂机在粉碎物料的同时还将物料混合。
[0003]现有混砂机主要包括摆轮式、碾轮式和叶片式三类,其中叶片式混砂机是通过回转叶片将原砂进行混拌排出,工作过程中叶片受到阻力较大,因此通常只用于轻质少量的原砂混拌;目前工程使用中常见的主要为碾轮式和摆轮式两种。其中碾轮式为间歇式混砂机,摆轮式则主要是通过摆轮的转动和摆动向配合实现持续的压碎混合。现有的摆轮式混砂机通常设置两个或更多位于同一高度的摆轮,通过物料落入摆轮和机身之间,由摆轮摆动对砂块进行粉碎混合。
[0004]针对上述现有的摆轮式混砂机,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摆轮式混砂机在工作过程中,小块的砂块喂入混砂机后,由于其体积较小很难被摆轮挤压破碎,往往沉积于混砂机底部,同时粉碎过程中已经粉碎的细砂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沉积在混砂机底部,无法充分与其他材料混合,造成材料分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更充分的对砂块进行碾压破碎,提升混合效果,提高混砂机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包括底座、壳体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主驱动总成和转子总成,所述主驱动总成连接于动力源,动力源能够通过主驱动总成带动转子总成转动;所述转子总成连接有若干个摆轮总成,各摆轮总成均能绕主驱动总成转动,各摆轮总成沿竖直方向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所述转子总成还连接有若干个铲刀,各所述铲刀均呈螺旋扇叶状,各所述铲刀均倾斜设置,若干个铲刀绕转子总成呈圆周阵列设置,转子总成能够带动铲刀转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动力源通过主驱动总成带动转子总成转动,转子总成转动带动各摆轮总成绕主驱动总成转动,各摆轮总成位于不同的高度能够增加摆轮总成对砂块的粉碎工作的区域,从而提高混砂机对砂块的粉碎效果,并提高混砂机对砂块的粉碎效率。转子总成转动还会带动若干个铲刀转动,铲刀呈螺旋扇叶状倾斜设置,铲刀转动过程中不断将沉积于混砂机底部的砂粒和小体积的砂块铲起,使其充分得到摆轮的粉碎,同时使砂粒和其他材料充分混合,进一步提高混砂效果。
[0009]可选的,各所述摆轮总成均包括摆轮转轴、摆轮轴套和碎砂摆轮,摆轮转轴转接于
对应的摆轮轴套,摆轮轴套对应自身摆轮转轴位置处均连接有轴盖,摆轮轴套连接于对应的碎砂摆轮中间位置处,摆轮转轴安装于转子总成,转子总成转动可以带动摆轮转轴转动,碎砂摆轮呈圆盘状,碎砂摆轮外周壁的厚度大于碎砂摆轮内周壁的厚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主驱动总成转动带动转子总成转动进而带动摆轮轴套、摆轮转轴和碎砂摆轮绕主驱动总成转动,从而在碎砂摆轮和壳体之间将砂块进行粉碎,碎砂摆轮呈圆盘状,其外周壁的厚度大于内周壁的厚度,在碎砂摆轮的外周壁能够增大碎砂摆轮与砂块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碎砂摆轮对砂块的粉碎效率和粉碎效果。
[0011]可选的,各所述摆轮转轴均连接有行星齿轮,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行星齿圈,行星齿圈于主驱动总成同轴设置,各行星齿轮均合于行星齿圈,行星齿圈顶部转接有密封盘,密封盘连接于转子总成,各所述摆轮转轴均穿过密封盘设置,密封盘能够覆盖行星齿圈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主驱动总成带动转子总成转动从而使摆轮转轴带动碎砂摆轮绕主驱动总成转动;每个行星齿轮又啮合在行星齿圈,转动过程中各个行星齿轮和行星齿圈发生相对移动,行星齿圈带动行星齿轮和对应的摆轮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碎砂摆轮绕自身连接的摆轮转轴转动,使得转子总成在转动过程中既带动若干个碎砂摆轮绕转子总成做圆周运动又使每个碎砂摆轮绕连接于自身的摆轮转轴做圆周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碎砂摆轮转动过程中沿自身切向力,提高其破碎砂块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其破碎砂块的工作效率。密封盘起到防止砂粒进入行星齿圈内的作用。
[0013]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固接于底座,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同轴设置,上壳体底部能够抵触于下壳体顶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抵触位置均固接有连接法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连接法兰和螺栓相互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由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即壳体采用分体式设计,混砂机发生卡壳或故障时,用户可以通过将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螺栓拆卸从而将上壳体从下壳体上拆下来,便于用户检修。
[0015]可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内周壁和所述下壳体的内周壁均固接有混砂内壁,混砂内壁呈圆管状,连接于上壳体的混砂内壁和连接于下壳体的混砂内壁同轴设置,混砂内壁由耐磨金属材料制成。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混砂内壁由耐磨金属制成,混砂内壁与碎砂摆轮共同对砂块进行粉碎,碎砂摆轮将砂块抵紧在混砂内壁的内周壁,混砂内壁由耐磨金属制成,从而提升其使用寿命。
[0017]可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外周壁固接有取样管,取样管穿过上壳体和混砂内壁设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用户通过取样管从混砂机中取样以检测混砂机内部的砂块的破碎效果,用户使用方便快捷。
[0019]可选的,所述连接于上壳体的混砂内壁的内周壁连接有多个刮板,刮板呈近似三棱台状,每个刮板的顶面均绕混砂内壁的内周壁沿顺时针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各刮板均中空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刮板不断将砂块扬起,从而提升粉碎过程中的粉碎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底座对应壳体底部位置处固接有多个加强肋,多个加强肋绕底座呈圆周阵列设置,每个加强肋顶部均固接于壳体底部,每个加强肋外侧均由顶部到底部向外
侧倾斜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使用时,加强肋起到支撑壳体的作用,减少主驱动总成转动过程中壳体的振动,提高壳体的稳定性,减少高速转动导致壳体与底座连接位置处的金属疲劳,提高使用寿命。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动力源、主驱动总成、转子总成、摆轮总成、驱动轴、防护壳、轴封、安装杆、摆轮转轴、摆轮轴套、碎砂摆轮、壳体、碎砂内壁和铲刀的设计,能够在增大碎砂摆轮对砂块的破碎工作区域,同时能够不断将沉积的砂块或砂粒扬起,提高破碎效果同时提升混砂机的混砂效果;
[0025]2.上壳体、下壳体、连接法兰和碎砂内壁的设计,壳体采用分体式设计,方便用户对混砂机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
[0026]3.摆轮转轴、行星齿轮、行星齿圈和密封盘的设计,能够在碎砂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包括底座(2)、壳体(3)和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主驱动总成(4)和转子总成(5),所述主驱动总成(4)连接于动力源(6),动力源(6)能够通过主驱动总成(4)带动转子总成(5)转动;所述转子总成(5)连接有若干个摆轮总成(7),各摆轮总成(7)均能绕主驱动总成(4)转动,各摆轮总成(7)沿竖直方向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所述转子总成(5)还连接有若干个铲刀(56),各所述铲刀(56)均呈螺旋扇叶状,各所述铲刀(56)均倾斜设置,若干个铲刀(56)绕转子总成(5)呈圆周阵列设置,转子总成(5)能够带动铲刀(56)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摆轮总成(7)均包括摆轮转轴(71)、摆轮轴套(72)和碎砂摆轮(73),摆轮转轴(71)转接于对应的摆轮轴套(72),摆轮轴套(72)对应自身摆轮转轴(71)位置处均连接有轴盖(74),摆轮轴套(72)连接于对应的碎砂摆轮(73)中间位置处,摆轮转轴(71)安装于转子总成(5),转子总成(5)转动可以带动摆轮转轴(71)转动,碎砂摆轮(73)呈圆盘状,碎砂摆轮(73)外周壁的厚度大于碎砂摆轮(73)内周壁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摆轮式覆膜砂混砂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摆轮转轴(71)均连接有行星齿轮(75),所述底座(2)顶部安装有行星齿圈(76),行星齿圈(76)于主驱动总成(4)同轴设置,各行星齿轮(75)均啮合于行星齿圈(76),行星齿圈(76)顶部转接有密封盘(55),密封盘(55)连接于转子总成(5),各所述摆轮转轴(71)均穿过密封盘(55)设置,密封盘(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鑫刘洪伟王朋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源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