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78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涉及快递打包盒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下两侧的顶板与底座,框架由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侧板与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二侧板组成,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座与顶板之间设有拼接机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底座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以及第三防护机构,且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以及第三防护机构的结构相同,顶板中部开设有通口,通口处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识别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通过设置的拼接机构、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以及第三防护机构,打包盒方便运输与携带,减少了资源浪费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对打包盒内物品的保护效果。护效果。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快递打包盒
,特别涉及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

技术介绍

[0002]快递打包盒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装卸和仓储,一般用木箱和瓦楞实木托盘,木质打包盒用木材、竹材制成的包装容器,免熏蒸包装箱,用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容器强塑安全箱,用工程塑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包装容器,瓦楞纸打包盒是经过模切、压痕、钉箱或粘箱制成瓦楞纸箱,瓦楞纸箱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包装制品。
[0003]目前快递包裹数量正在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长,而在快递包裹被重复使用方面,纸箱类只有不到5%,按重量计算有80%被回收,还有15%混入生活垃圾,而塑料袋的回收程度更低,除了泡沫箱一类能达到70%~80%的回收率外,胶带、运单、塑料袋都是“回收困难户”,按质量计算有99%的快递包装废塑料袋会混入生活垃圾,被填埋或焚烧,这样的情况下,快递包装废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0004]现有的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方案均针对大宗贸易商,都是工厂化的设计方案,流程化的工作模式和昂贵的打包设备与个人的需求截然不同,随着网购日益普及而成为购物常态,个人对快递包装的需求也十分值得关注,然而快递外打包盒上常缠绕胶带,里面塞满了各种泡沫填充物、旧报纸等,而这些废品现在回收利用率不高,理由是纸箱上缠着太多的胶带,塑料一类的也不回收,而且通过在打包盒内侧放置填充物、旧报纸等浪费资源,对物品的保护效果较差,且大量的废弃打包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有的瓦楞纸箱和气柱袋一般都作为一次性包材,很难实现反复利用,不利环保,产生的耗材多,并且打包盒在生产完成将其运输至各地时,不便于对其进行运输,运输时其边缘处易受损,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方案均针对大宗贸易商,都是工厂化的设计方案,流程化的工作模式和昂贵的打包设备与个人的需求截然不同,随着网购日益普及而成为购物常态,个人对快递包装的需求也十分值得关注,然而快递外打包盒上常缠绕胶带,里面塞满了各种泡沫填充物、旧报纸等,而这些废品现在回收利用率不高,理由是纸箱上缠着太多的胶带,塑料一类的也不回收,而且通过在打包盒内侧放置填充物、旧报纸等浪费资源,对物品的保护效果较差,且大量的废弃打包盒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有的瓦楞纸箱和气柱袋一般都作为一次性包材,很难实现反复利用,不利环保,产生的耗材多,并且打包盒在生产完成将其运输至各地时,不便于对其进行运输,运输时其边缘处易受损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包括框架(1)以及设置在框架(1)上下两侧的顶板(2)与底座(3),所述框架(1)由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侧板(4)与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二侧板(5)组成,所述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底座(3)
与顶板(2)之间设有拼接机构,所述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以及底座(3)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以及第三防护机构,且所述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以及第三防护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顶板(2)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处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识别机构;
[0007]所述拼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相对两侧中部位置上的套筒(7)、对称设置在第二侧板(5)相对两侧边上的两组连接座(8)以及分别设置在顶板(2)以及底座(3)拐角位置上的第一固定块(9)以及第二固定块(10),每组所述连接座(8)均有两个,且每组中的两个所述连接座(8)分别位于套筒(7)两侧,所述套筒(7)、连接座(8)、第一固定块(9)以及第二固定块(10)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中部穿设有定位柱(11),通过所述定位柱(11)与螺母座(12)配合进行连接安装;
[0008]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壁上的缓冲部件(13)、设置在缓冲部件(13)一侧的输气部件(14)以及设置在输气部件(14)的进气端处的过滤部件(15),所述缓冲部件(13)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缓冲部件(13)呈等距设置,所述输气部件(14)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部,且所述输气部件(14)的每个出气端均通过控制部件与对应的缓冲部件(13)连接,所述过滤部件(15)设于第一侧板(4)外壁内侧;
[0009]所述缓冲部件(13)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壁上的安装框(16)、设置于安装框(16)内部的安装座(17)以及设置在安装座(17)外侧面上的气囊(18),所述安装座(17)内部中空,且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气囊(18)内部连通;
[0010]所述输气部件(14)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壁上的输气管(19)、设置在所述输气管(19)进气端处的连接管(20)以及设置在所述输气管(19)每个出气端处的导管(21),所述输气管(19)、连接管(20)与导管(21)相互连通;
[0011]所述过滤部件(15)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4)外壁内侧的外壳(22)、螺纹连接在外壳(22)内部的外螺纹筒(23)、连接在外螺纹筒(23)远离连接管(20)一侧的半环形管(24)、设置在半环形管(24)内侧的滤芯(25)以及设置在半环形管(24)远离外螺纹筒(23)一端上的气嘴(26),所述外壳(22)固定设置在连接管(20)外侧,且所述外壳(22)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筒(23)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外螺纹筒(23)靠近半环形管(24)一端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磁圈,所述滤芯(25)包括过滤壳(27)、设置在过滤壳(27)侧壁上的滤网(28)以及安装在过滤壳(27)一端上的配合磁铁(29),所述配合磁铁(29)与磁圈磁性连接;
[0012]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框(16)一侧的密封壳(30)、固定设置在密封壳(30)内壁上的密封圈(31)、螺纹连接在密封壳(30)侧壁上的螺杆(32)以及安装在螺杆(32)一端上的堵头(33),所述密封壳(30)与安装框(16)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堵头(33)与密封圈(31)相匹配,所述导管(21)远离输气管(19)一端与密封壳(30)内部连通;
[0013]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6)中部位置上的识别芯片板(34)以及设置在识别芯片板(34)相对两侧边缘位置上的插板(35),所述盖板(6)中部位置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识别芯片板(34)通过安装部件设于开口处;
[0014]所述安装部件包括设置在盖板(6)内壁上的放置槽、设置于放置槽一侧的插槽以及螺纹连接在插槽槽壁上的定位螺栓(36),所述放置槽尺寸大于识别芯片板(34)尺寸,所述插槽与插板(35)相匹配,且所述插槽位于与盖板(6)开口位置相对应,所述插板(35)边缘位置上设有与定位螺栓(36)相适配的螺纹孔;
[0015]所述顶板(2)相对两侧边上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铰接有提手(37),所述提手(37)侧边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底座(3)侧边对应提手(37)位置处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式快递打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以及设置在框架(1)上下两侧的顶板(2)与底座(3),所述框架(1)由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一侧板(4)与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二侧板(5)组成,所述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底座(3)与顶板(2)之间设有拼接机构,所述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以及底座(3)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以及第三防护机构,且所述第一防护机构、第二防护机构以及第三防护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顶板(2)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处设置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设置有识别机构;所述拼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相对两侧中部位置上的套筒(7)、对称设置在第二侧板(5)相对两侧边上的两组连接座(8)以及分别设置在顶板(2)以及底座(3)拐角位置上的第一固定块(9)以及第二固定块(10),每组所述连接座(8)均有两个,且每组中的两个所述连接座(8)分别位于套筒(7)两侧,所述套筒(7)、连接座(8)、第一固定块(9)以及第二固定块(10)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且中部穿设有定位柱(11),通过所述定位柱(11)与螺母座(12)配合进行连接安装;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壁上的缓冲部件(13)、设置在缓冲部件(13)一侧的输气部件(14)以及设置在输气部件(14)的进气端处的过滤部件(15),所述缓冲部件(13)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缓冲部件(13)呈等距设置,所述输气部件(14)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部,且所述输气部件(14)的每个出气端均通过控制部件与对应的缓冲部件(13)连接,所述过滤部件(15)设于第一侧板(4)外壁内侧;所述缓冲部件(13)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壁上的安装框(16)、设置于安装框(16)内部的安装座(17)以及设置在安装座(17)外侧面上的气囊(18),所述安装座(17)内部中空,且外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气囊(18)内部连通;所述输气部件(14)包括设置在第一侧板(4)内壁上的输气管(19)、设置在所述输气管(19)进气端处的连接管(20)以及设置在所述输气管(19)每个出气端处的导管(21),所述输气管(19)、连接管(20)与导管(21)相互连通;所述过滤部件(15)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4)外壁内侧的外壳(22)、螺纹连接在外壳(22)内部的外螺纹筒(23)、连接在外螺纹筒(23)远离连接管(20)一侧的半环形管(24)、设置在半环形管(24)内侧的滤芯(25)以及设置在半环形管(24)远离外螺纹筒(23)一端上的气嘴(26),所述外壳(22)固定设置在连接管(20)外侧,且所述外壳(22)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筒(23)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外螺纹筒(23)靠近半环形管(24)一端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磁圈,所述滤芯(25)包括过滤壳(27)、设置在过滤壳(27)侧壁上的滤网(28)以及安装在过滤壳(27)一端上的配合磁铁(29),所述配合磁铁(29)与磁圈磁性连接;所述控制部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框(16)一侧的密封壳(30)、固定设置在密封壳(30)内壁上的密封圈(31)、螺纹连接在密封壳(30)侧壁上的螺杆(32)以及安装在螺杆(32)一端上的堵头(33),所述密封壳(30)与安装框(16)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堵头(33)与密封圈(31)相匹配,所述导管(21)远离输气管(19)一端与密封壳(30)内部连通;所述识别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6)中部位置上的识别芯片板(34)以及设置在识别芯片板(34)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凯莉顾家莹莫欣念杨瑛卢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蚂蚁洋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