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59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该导热系统包括加热区、受热区、上行管路、回流管路,其还包括管路测温装置、桥接管路、泵送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管路测温装置用于将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提供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桥接管路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回流管路,桥接管路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泵送装置连接在所述上行管路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桥接管路进入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加热区进入所述上行管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助于保持介质和受热区温度的稳定,从而保证受热区物料的质量稳定性。质量稳定性。质量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导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沥青防水卷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地上、地下和其他特殊构筑物的防水材料,其主要的生产原料为沥青。
[0003]沥青是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属(C、N、S等)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常温下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状态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温度敏感性较差,温度高时其为液态/半液体状态,流动性较好;常温或温度较低时,沥青为固态,流动性差及易脆。所以在沥青的使用过程中,会给沥青加热,以获得沥青更好的流动性,但是如果沥青长时间接触过热的环境,容易加速沥青的老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沥青的软化点上升,针入度下降,延度变差,使沥青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为了得到相对稳定的保温环境,沥青加热、保温往往会采用介质来作为热载体。该介质通常为导热油。导热油是用于间接传递热量的一类热稳定性较好的专用油品,导热油具有抗热裂化和化学氧化的性能,传热效率好,散热快,热稳定性好。
[0004]沥青防水卷材的生产本身对沥青需求用量非常大,这要求针对沥青作战略储存和随时待命状态,也就是说沥青需要大量储存在储罐内,而且储罐内的沥青需要一直保持在温度较高(140℃以上)的待命状态,以便生产和使用。传统的加热系统中导热油温度很高,很容易加速沥青的老化,往往会导致产品有较高的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导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其有助于将介质和受热区温度保持在相对较低的状态,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受热区物料的质量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系统,包括加热区、受热区、上行管路、回流管路,其中,所述上行管路用于将介质自所述加热区输送至所述受热区,使所述受热区与所述介质进行换热;所述回流管路用于将所述介质自所述受热区输送至所述加热区;所述导热系统还包括管路测温装置、桥接管路、泵送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管路测温装置用于将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提供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桥接管路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回流管路,桥接管路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泵送装置连接在所述上行管路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大于预设上限的情况下,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桥接管路进入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下限的情况下,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加热区进入所述上行管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非惯用的可选方式:
[0008]所述导热系统还包括目标测温装置,用于将所述受热区的温度提供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小于预设低值的情况下,使所述上行管路中的介质进入所述受热区。
[0009]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大于预设高值的情况下,使所述上行管路中的介质停止进入所述受热区。
[0010]所述导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流管路中的回流调节阀和设置在所述上行管路中的上行调节阀,其中所述回流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桥接管路第一端与所述加热区之间,所述上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桥接管路第二端与所述加热区之间;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大于预设上限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回流调节阀和所述上行调节阀,从而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桥接管路进入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下限的情况下,打开所述回流调节阀和所述上行调节阀,从而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加热区进入所述上行管路。
[0011]所述泵送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支路和第二循环泵支路,所述第一循环泵支路中设有第一循环泵,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支路中设有第二循环泵。
[0012]所述导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泵送装置并联设置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中设有支路旁路阀。
[0013]所述管路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桥接管路中。
[0014]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下限的情况下,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一部分经由所述加热区进入所述上行管路。
[0015]所述受热区为储罐,所述储罐内包含盘管,所述介质通过所述盘管进行换热。
[0016]所述目标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储罐的边缘位置。
[0017]所述介质是导热油,所述受热区包含沥青;所述预设上限为160

170℃;所述预设高值为140

145℃。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导热系统包括加热区、受热区、上行管路、回流管路、桥接管路、泵送装置,其中,所述上行管路用于将介质自所述加热区输送至所述受热区,使所述受热区与所述介质进行换热,所述回流管路用于将所述介质自所述受热区输送至所述加热区,所述桥接管路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回流管路,桥接管路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泵送装置连接在所述上行管路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判断若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大于预设上限,则使所述介质经由所述桥接管路在所述上行管路、回流管路中循环而不进入所述加热区;若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下限,则使所述介质进入所述加热区然后进入所述上行管路;该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判断若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小于预设低值,则使所述介质进入所述受热区,若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大于预设高值,则使所述介质停止进入所述受热区。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热系统的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控制方法,其包括介质温度获取模块、受热区温度获取模块、回流管路控制模块、以及受热区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介质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所述回流管路控制模块用于判断若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大于预设上限,则使所述介质经由所述桥接管路在所述上行管路、回流管路中循环而不进入所述加热区;若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下限,则使所述介质进入所述加热区然后进入所述上行管路;所述受热区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受热区的温度;所述受热区控制模块用于判断若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小于预设低值,则使所述介质进入所述受热区,若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大于预设高值,则使所述介质停止进入所述受热区。
[0020]与传统的加热系统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导热系统包括桥接管路以及控制系统,在介质
的温度达到设定值的情况下并不对介质进行加热,而是形成内部自循环,并通过温度反馈控制以确保介质的温度稳定在预先设定的相对较低的温度范围内,这种以具有相对较低的温度的介质对受热物料进行加热或保温的方式,有助于确保沥青等受热物料不至于因长时间承受高温而影响性能稳定性;并且降低了导热油输送管道表面的温度和加热区的能耗,减少了热损失,节省了保温材料的费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特别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导热系统的示意图。
[0023]其中:
[0024]100、导热系统;1、加热区;2、受热区;3、上行管路;4、回流管路;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系统,包括加热区、受热区、上行管路、回流管路,其中,所述上行管路用于将介质自所述加热区输送至所述受热区,使所述受热区与所述介质进行换热;所述回流管路用于将所述介质自所述受热区输送至所述加热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系统还包括管路测温装置、桥接管路、泵送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管路测温装置用于将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提供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桥接管路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回流管路,桥接管路第二端连接至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泵送装置连接在所述上行管路中;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大于预设上限的情况下,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桥接管路进入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下限的情况下,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加热区进入所述上行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目标测温装置,用于将所述受热区的温度提供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小于预设低值的情况下,使所述上行管路中的介质进入所述受热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所述受热区的温度大于预设高值的情况下,使所述上行管路中的介质停止进入所述受热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流管路中的回流调节阀和设置在所述上行管路中的上行调节阀,其中所述回流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桥接管路第一端与所述加热区之间,所述上行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桥接管路第二端与所述加热区之间;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大于预设上限的情况下,关闭所述回流调节阀和所述上行调节阀,从而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桥接管路进入所述上行管路;所述控制系统还用于在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下限的情况下,打开所述回流调节阀和所述上行调节阀,从而使换热后的所述介质经由所述加热区进入所述上行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循环泵支路和第二循环泵支路,所述第一循环泵支路中设有第一循环泵,以及所述第二循环泵支路中设有第二循环泵。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泵送装置并联设置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中设有支路旁路阀。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测温装置设置在所述桥接管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荣李维为刘春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科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