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35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凝胶由碳酸钙加入到羧甲基壳聚糖均相溶液中,再加入氧化海藻酸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及其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注射温敏型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属于皮肤创面再生修复类的医用敷料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十分重要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屏障功能,它既可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和阻止微生物入侵,还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损害。但烧伤、刀伤、割伤等创伤会损害皮肤的功能,从而引发细菌感染等问题,因此,伤口敷料对伤口护理至关重要,它在伤口和外部环境之间提供了一个物理屏障,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或感染。在保护和隔离的同时,创面敷料也通过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再上皮化、缺氧和降低创面pH来加速创面愈合和减少感染。
[0003]传统的敷料主要包括纱布、绷带和药棉等,这些敷料在初期可吸附伤口渗出的液体,但不能为伤口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并且容易黏附在伤口上,在更换时容易损伤新生的肉芽组织。理想的伤口敷料应具有以下特点::(1)止血、止痛、提供机械保护;吸收过多渗出物,保持创面湿润,溶解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3)易附着健康皮肤,但不粘附新生肉芽组织,避免换药时继发损伤;(4)透气性好;(5)降低感染风险;(6)增强愈合,加快肉芽组织形成和再上皮化率;(7)生物相容性,无毒等。
[0004]水凝胶具有三维交联结构,由亲水聚合物组成,具有吸附水而不溶解的能力。聚合物中亲水基团的存在,如胺(

NH2)、羧基(

COOH)、硫酸盐(
>‑
SO3H)基团,使水凝胶具有良好的锁水能力,这些三维交联聚合物的吸水率可以达到自身重量的数百倍到数千倍。水凝胶医用敷料作为一种新型创伤敷料,与传统敷料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能控制创面渗液,保持适当的湿润环境;(2)生物相容性好,细胞毒性小,无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3)能紧密贴合却不粘连伤口,可避免二次创伤;(4)能防止外源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入,有效保护伤口。
[0005]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4042034公开了一种可注射温敏型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水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优异的可注射、温敏和自愈合性能,但其药物缓释周期不够长,在70h左右;该专利技术通过席夫碱反应实现溶胶

凝胶转换,其水凝胶交联度相比于双交联低,水分子能很好的从外界扩散进入水凝胶内部,药物也能较快的随水分子向外部迁移、扩散,最后释放出去,这对于药物持续释放不利,不能再后期提供很好的抗菌和抗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释放的周期超过130h的可注射温敏型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胶,由碳酸钙加入到羧甲基壳聚糖均
相溶液中,再加入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D

葡萄糖酸内酯,搅拌反应后,静置形成水凝胶,密封,室温保存所得;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由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均相溶液,加入光引发剂,在避光的条件下通N2鼓泡,冰浴下紫外照射30~45min,离心后透析、冷冻干燥;所得产物溶于去离子水,加入高碘酸钠,在避光条件下反应3~5h,透析去除高碘酸钠,冷冻干燥所得。
[0009]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优选地,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1.5;在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中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0%;在羧甲基壳聚糖均相溶液中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0%;碳酸钙与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5~15:100;D

葡萄糖酸内酯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0.3~0.6:1。
[0010]优选地,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由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溶于去离子水形成;羧甲基壳聚糖均相溶液是由羧甲基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形成中形成。
[0011]优选地,所述的光引发剂为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2

甲基
‑1‑
(4

甲硫基苯基)
‑2‑
吗啉基
‑1‑
丙酮、苯基双(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和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地,所述的光引发剂的量为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质量的2~5%;高碘酸钠与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的摩尔比为1:10~25;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中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1

0.6mol/ml;所述的通N2鼓泡的时间为30~45min,除去体系中的氧气;所述的离心后透析是通过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膜中进行;所述的透析去除高碘酸钠是通过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膜进行。
[0013]优选地,所述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N

异丙基丙烯酰胺、链转移剂、第二引发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充N2鼓泡30~45min,65~75℃下反应5~7h,所得溶液用正己烷洗去杂质,在真空烘箱中室温烘干,用四氢呋喃溶解,再加入正丁胺使其还原,利用正己烷离心去除杂质,再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并将其转移至透析膜中,除去未反应单体和杂质,将冷冻干燥,低温保存。
[0014]优选地,所述的链转移剂为2

(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基)
‑2‑
甲基丙酸、S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胶,其特征在于,由碳酸钙加入到羧甲基壳聚糖均相溶液中,再加入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D

葡萄糖酸内酯,搅拌反应后,静置形成水凝胶,密封,室温保存所得;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由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均相溶液,加入光引发剂,在避光的条件下通N2鼓泡,冰浴下紫外照射30~45min,离心后透析、冷冻干燥;所得产物溶于去离子水,加入高碘酸钠,在避光条件下反应3~5h,透析去除高碘酸钠,冷冻干燥所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1.5;在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中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0%;在羧甲基壳聚糖均相溶液中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0%;碳酸钙与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5~15:100;D

葡萄糖酸内酯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0.3~0.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由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溶于去离子水形成;羧甲基壳聚糖均相溶液是由羧甲基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形成中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引发剂为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2

甲基
‑1‑
(4

甲硫基苯基)
‑2‑
吗啉基
‑1‑
丙酮、苯基双(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和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甲酮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引发剂的量为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质量的2~5%;高碘酸钠与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的摩尔比为1:10~25;所述的氧化海藻酸钠

g

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相溶液中甲基丙烯酸海藻酸钠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海藻酸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浓度为0.1

0.6mol/ml;所述的通N2鼓泡的时间为30~45min,除去体系中的氧气;所述的离心后透析是通过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膜中进行;所述的透析去除高碘酸钠是通过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膜进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敏转变点可调控药物缓释载体水凝胶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将N

异丙基丙烯酰胺、链转移剂、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宏刘术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