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26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
1.96
S/NiS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双金属硫化物基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双原子掺杂的碳包覆修饰改性双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的改进,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储能。

技术介绍

[0002]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传统化石能源的集中消耗使得温室效应现象与日俱增,开发绿色新能源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在众多绿色能源中,化学电源因不受季节、气候、时间和地域条件的制约,展示出极佳应用前景;其中,尤以结构紧凑、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为代表。锂离子电池成功商业化快速革新了便携式电子商品市场,并逐步向大中型储能领域过渡,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站固定电源等;然而,锂资源的大量消耗势必导致地壳丰度低、分布不集中的锂源成本不断攀升,且其难以持续维持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使用需求。钠与锂为同一主族元素,它们有着相似物理和化学性质,特别是钠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其标准氢电极电位比锂高约0.3V,预示其更安全。因此,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继锂离子电池之后,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的可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
1.96
S/NiS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步骤1,将铜盐和镍盐溶于异丙醇和丙三醇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形成均匀溶液A;步骤2,将溶液A经水热反应后得到CuNi前驱体粉末;步骤3,将步骤2的CuNi前驱体粉末分散于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TAA,再次经水热反应后得到硫化CuNi 纳米微球,简称CuNi

S;步骤4,取步骤3制得的CuNi

S分散于水中,分别依次添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盐酸多巴胺,搅拌下进行反应,得到的产物经固液分离,干燥后,得到聚多巴胺包覆的CuNi

S粉末;步骤5,取步骤4制得的聚多巴胺包覆的CuNi

S粉末于惰性气体下热处理后,收集产物,即为硫氮共掺杂碳包覆Cu
1.96
S/NiS空心微球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
1.96
S/NiS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盐为硝酸铜、醋酸铜中的一种;镍盐为硝酸镍、醋酸镍中的一种;可溶性镍盐与铜盐的摩尔比为0.5

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
1.96
S/NiS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异丙醇与丙三醇的体积比为5

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氮共掺杂碳包覆改性Cu
1.9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焱颜波李涯皓高林陶华超张露露杨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