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05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管头和连接管,所述注浆管头顶部设有堵头管,堵头管顶部和连接管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堵头管上设有延伸至注浆管头内部的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消堵组件,所述消堵组件包括盘绕设置在转杆上的消磨叶片,消磨叶片上一体镶嵌有磨砂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对现有的注浆管头进行改进,尽可能消除可以堵塞注浆孔的固态物,提高注浆效果和效率。注浆效果和效率。注浆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是使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成孔后自空心钻杆向孔内压灌混凝土,而且工艺要求是边压入混凝土边提钻,待钻头脱离钻孔后,将钢筋笼连带振捣棒沉压入钻孔的混凝土。后注浆是需要在钢筋笼上预设置注浆管头,待混凝土初凝后,通过注浆管头对孔底高压注入水泥浆液,利用高压水泥浆液对孔壁以及混凝土成桩的间隙进行填充以提高桩基基础稳定性,而且有效护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注浆管头进行后注浆时容易出现堵管现象,如水泥浆液的物料配比不当以及存在搅拌质量缺陷导致浆液中存在黏块,或者冬季的低气温条件施工引发浆液中存在冻结块,都会导致后注浆操作无法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对现有的注浆管头进行改进,尽可能消除可以堵塞注浆孔的固态物,提高注浆效果和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管头和连接管,所述注浆管头顶部设有堵头管,堵头管顶部和连接管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堵头管上设有延伸至注浆管头内部的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消堵组件,所述消堵组件包括盘绕设置在转杆上的消磨叶片,消磨叶片上一体镶嵌有磨砂颗粒。
[0006]优选的,所述消磨叶片的外缘贴靠注浆管头内壁设置。
[0007]当水泥浆液高压流至消磨叶片处时,消磨叶片的周转配合注浆管头内壁能够有效对浆液中的固态物进行磨削破碎,防止注浆管头堵塞。
[0008]优选的,且所述磨砂颗粒表面呈非曲面结构。磨砂颗粒表面呈非规则的线条凸楞,可以在其接触固态物时对其进行刮削,进而缩小固态物的体积。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壁通过数根固定杆与堵头管内壁连接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内同轴设有连杆,连杆外壁和固定套筒之间轴向等间距设置数个导流片,数个导流片底端呈同旋向倾斜设置;
[0010]所述连杆底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转杆转动装配。
[0011]优选的,所述转杆于消磨叶片上方的杆体上还固定套设有传动叶轮。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叶轮的叶片旋向和导流片的旋向相反。
[0013]高压水泥浆液移动至导流片时,会在导流片的导向下旋向撞击传动叶轮的叶片,进而带动传动叶轮高速周转,同时带动转杆和消磨叶片周转。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对现有的注浆管头进行改进,结合后注浆施工特点,
尽可能消除可以堵塞注浆孔的固态物,提高注浆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注浆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导流片和消堵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如图1

3所示,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管头1和连接管2,所述注浆管头1顶部设有堵头管21,堵头管21顶部和连接管2底端螺纹连接,所述堵头管21上设有延伸至注浆管头1内部的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消堵组件:
[001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外壁通过数根固定杆22与堵头管21内壁连接的固定套筒23,固定套筒23内同轴设有连杆25,连杆25外壁和固定套筒23之间轴向等间距设置数个导流片24,数个导流片24底端呈同旋向倾斜设置,连杆25底端通过轴承装配有转杆26;
[0020]所述消堵组件包括盘绕设置在所述转杆26上的消磨叶片28,消磨叶片28的外缘贴靠注浆管1内壁设置。所述消磨叶片28上一体镶嵌有磨砂颗粒29,且所述磨砂颗粒29表面呈非曲面结构。
[0021]所述转杆26于消磨叶片28上方的杆体上还固定套设有传动叶轮27。
[0022]优选的,所述传动叶轮27的叶片旋向和导流片24的旋向相反。
[0023]本技术使用前,先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至设计标高,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中部底压出,同时边压灌混凝土边提升钻头直至钻头移出至外界。
[0024]然后利用实现将本技术所述注浆管结构绑扎在钢筋笼上,并连通钢筋笼沉入坑内混凝土内。待坑内混凝土初凝后,人员在地面操作如下:
[0025]首先对注浆管结构清水通塞两次,清除注浆管结构下插时涌入其中的混凝土浆液,同时利用清水劈裂效果为后注浆提供压灌基础和空间。
[0026]然后将水泥浆液高压泵入注浆管结构,浆液通过连接管2和堵头管21进入注浆管头1内部,并从注浆管头1的注浆孔中排至外界。该过程中,浆液高压移动至导流片24时,会在导流片24的导向下旋向撞击传动叶轮27的叶片,进而带动传动叶轮27高速周转,同时带动转杆26和消磨叶片28周转,消磨叶片28的周转会配合注浆管头1内壁形成物料下推以及挤压破碎的效果,并在当浆液中存在黏块、冰冻块等大颗粒固态物并无法顺利下移时,将这些固态物消磨破碎。同时消磨叶片28上的磨砂颗粒29可以配合对固态物进行刮削破碎,提高固态物的破碎效果,进而防止注浆管头1堵塞并提高注浆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管头(1)和连接管(2),所述注浆管头(1)顶部设有堵头管(21),堵头管(21)顶部和连接管(2)底端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管(21)上设有延伸至注浆管头(1)内部的防堵机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由驱动组件驱动的消堵组件,所述消堵组件包括盘绕设置在转杆(26)上的消磨叶片(28),消磨叶片(28)上一体镶嵌有磨砂颗粒(2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磨叶片(28)的外缘贴靠注浆管头(1)内壁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螺旋压灌混凝土桩基后注浆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且所述磨砂颗粒(29)表面呈非曲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彪冯雷马金龙腾西贾先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