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596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混凝土表面的孔洞和裂缝处挖掘工作槽,工作槽宽度为孔洞或裂缝宽度的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一种水泥、碎石、砂以及其他填料混合制成的一种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桥梁建筑、房屋建筑、地下隧道等领域。
[0003]在房屋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地应用的地下混凝土,常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对于一些地下混凝土的表面孔洞和裂缝,一般采用封堵堵漏的方法,将基底处理干净后,在孔洞和裂缝位置处挖掘工作坑,然后灌注砂浆予以填充;但是不仅孔洞和裂缝位置处会渗水与水分接触,孔洞和裂缝周围也会与渗水的水分接触;如果工作坑过大,会影响整体混凝土的强度,因为填充的砂浆一般是采用水泥、熟石灰、石膏等物质混合制得,而原本的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和细骨料等物质组成,粗骨料的添加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机械强度,而填充位置由于没有强度较大的粗骨料,容易导致填充位置处的机械强度受影响,导致整体堵漏后的地下混凝土强度受到影响;如果工作坑过小,容易使堵漏后孔洞和裂缝的周围位置处再次出现快速渗水的问题。
[0004]因此,在对地下混凝土堵漏时,如何保证孔洞和裂缝处不易渗水的同时使孔洞和裂缝周围位置处也不易渗水,并且使堵漏后的地下混凝土仍具有较高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保证孔洞和裂缝处不易渗水的同时使孔洞和裂缝周围位置处也不易渗水,并且使堵漏后的地下混凝土仍具有较高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混凝土表面的孔洞和裂缝处挖掘工作槽,工作槽宽度为孔洞或裂缝宽度的1.2

2倍,深度为孔洞或裂缝深度的1.5

2.5倍;S2、在工作槽内喷洒吸水填料颗粒,然后均匀填充水泥砂浆,吸水填料颗粒与水泥砂浆的质量比为0.1

0.2:1,水泥砂浆固化后在表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经干燥,完成堵漏。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工作槽的宽度和深度,使工作槽深度和宽度较小的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堵漏效果;在工作槽内喷洒吸水填料颗粒,然后填充水泥砂浆,利用吸水填料颗粒的分散填充作用,便于吸附工作槽附近的水分,从而使工作槽内部以及附近的残余水分能够被较好的去除,提高堵漏效果,并且在填充表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后,利用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吸湿干燥效果以及聚氨酯防水涂料固化后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孔洞和裂缝处不易渗水的同时使孔洞和裂缝周围位置也不易渗水;同时利用吸水填料颗粒和水泥砂浆的填充效果,使堵漏后的地下混凝土仍具有较高的强度。
[0008]优选的,所述吸水填料颗粒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在聚丙烯酸钠颗粒表面均匀喷涂聚乙二醇乙醇溶液,聚丙烯酸钠和聚乙二醇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0.5

1,然后喷涂氧化镁微粒,聚丙烯酸钠和氧化镁微粒的质量比为1:1

2,经干燥,制得吸水填料颗粒。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酸钠颗粒、聚乙二醇乙醇溶液、氧化镁微粒相配合,在制备吸水填料颗粒的过程中,由于聚丙烯酸钠和氧化镁不溶于乙醇,能够实现氧化镁微粒利用聚乙二醇乙醇溶液的粘性在聚丙烯酸钠颗粒表面附着。
[0010]聚丙烯酸钠颗粒、聚乙二醇乙醇溶液、氧化镁微粒相配合,当吸水填料颗粒置于工作槽内后,利用聚乙二醇的吸水水溶效果,能够使聚乙二醇溶解,氧化镁微粒脱离聚丙烯酸钠颗粒表面,利用聚乙二醇溶解后的溶液流动性配合氧化镁微粒的小颗粒迁移作用,便于使聚乙二醇溶液连带氧化镁微粒运动至工作槽附近位置处,对工作槽附近的孔隙实现填充,利用氧化镁微粒与水分逐渐反应生成沉淀颗粒去除地下混凝土内部结构水分的同时填充混凝土内部结构孔隙,而氧化镁微粒附近水分的逐渐流失,导致聚乙二醇溶液中的水分逐渐流失,从而使聚乙二醇的粘性逐渐升高,便于将氧化镁微粒或氧化镁微粒反应生成的沉淀粘结在混凝土内部结构孔隙中,实现对孔洞和裂缝周围位置处的堵漏、填充,使周围位置处不易渗水的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机械强度。
[0011]同时利用聚丙烯酸钠的颗粒填充效果,使聚丙烯酸钠颗粒填充在孔洞和裂缝中,利用聚丙烯酸钠的吸水膨胀作用,填充孔洞和裂缝,配合未随聚乙二醇溶液流动的氧化镁微粒及氧化镁微粒生成沉淀的填充作用,使地下混凝土孔洞和裂缝处不易渗水,提高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效果,并保证其机械强度;从而使地下混凝土孔洞和裂缝处不易渗水的同时使孔洞和裂缝周围位置也不易渗水,并且使堵漏后的地下混凝土仍具有较高的强度。
[0012]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钠颗粒的粒径为10

40μm,氧化镁微粒的粒径为40

120nm。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聚丙烯酸钠颗粒和氧化镁微粒的粒径,使聚丙烯酸钠颗粒填充在孔洞和裂缝处,而氧化镁微粒能够填充在孔洞和裂缝周围的小孔隙中,保证孔洞、裂缝及其周围的位置能够被填充,并且吸收水分,达到不易渗水的效果,并且使堵漏后的地下混凝土仍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0014]聚丙烯酸钠颗粒与氢氧化钙胶凝材料相配合,随着聚丙烯酸钠的之间吸水膨胀,混凝土中被溶出的氢氧化钙逐渐与聚丙烯酸钠颗粒相接触,而聚丙烯酸钠颗粒在氢氧化钙溶液中能够形成沉淀,从而稳定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通过避免胶凝材料的流失配合聚丙烯酸钠颗粒的膨胀填充效果,不仅提高地下混凝土孔洞和裂缝的堵漏效果,并且能够保证其机械强度。
[0015]优选的,所述聚乙二醇乙醇溶液为聚乙二醇1000置于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制得,聚乙二醇乙醇溶液的浓度为20

30%。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聚乙二醇1000溶解后适当的粘性,并且限定溶解后的浓度,保证氧化镁微粒能够在混凝土内部结构中迁移,并且使其遇水溶解后随水分的流失,能够起到粘结效果,提高地下混凝土内部结构致密度,从而提高地下混凝土的机械强度。
[0017]优选的,所述水泥砂浆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90

110份、改性砂650

800份、石膏10

15份、填料10

20份、水45

55份、减水剂3.2

4份;改性砂是由石英砂和中砂混合的砂石经三乙烯四胺改性制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改性砂、填料相配合,使制得的水泥砂浆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填充到工作坑中后,能够使工作坑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使堵漏后的地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0019]石英砂、三乙烯四胺、聚丙烯酸钠颗粒、聚乙二醇相配合,利用石英砂表面附着三乙烯四胺的氨基,与聚丙烯酸钠中羧基以及聚乙二醇中羟基吸引连接,从而提高水泥砂浆与吸水填料颗粒的粘结效果,而吸水填料颗粒在聚乙二醇的作用下能够提高吸水填料颗粒与地下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粘结效果,从而使水泥砂浆、吸水填料颗粒较为稳定且紧密的与地下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混凝土表面的孔洞和裂缝处挖掘工作槽,工作槽宽度为孔洞或裂缝宽度的1.2

2倍,深度为孔洞或裂缝深度的1.5

2.5倍;S2、在工作槽内喷洒吸水填料颗粒,然后均匀填充水泥砂浆,吸水填料颗粒与水泥砂浆的质量比为0.1

0.2:1,水泥砂浆固化后在表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经干燥,完成堵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填料颗粒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在聚丙烯酸钠颗粒表面均匀喷涂聚乙二醇乙醇溶液,聚丙烯酸钠和聚乙二醇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1:0.5

1,然后喷涂氧化镁微粒,聚丙烯酸钠和氧化镁微粒的质量比为1:1

2,经干燥,制得吸水填料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颗粒的粒径为10

40μm,氧化镁微粒的粒径为40

12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乙醇溶液为聚乙二醇1000置于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制得,聚乙二醇乙醇溶液的浓度为20

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混凝土的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90

110份、改性砂650

800份、石膏10

15份、填料10

20份、水45

55份、减水剂3.2

4份;改性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泳磊周子程穆建涛郭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诚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