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布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91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切布条机,涉及布料切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切布条底板、刀片可拆卸切布条单元和毛絮线头吸除单元;切布条底板为矩形;刀片可拆卸切布条单元包含竖直支撑板一、横向支撑板一、转轴一、支撑块、转轴二、转动板、活动杆、支撑耳一、转轴三、凹字形滑轨、滑板、滑柱、T形滑动板、弹簧、限位块、固定柱、通孔、固定孔、刀片固定块、切割刀片、固定槽和动力组件;毛絮线头吸除单元安装在切布条底板的一端上表面。在切割刀片长时间切条变钝后,可以简单快速的对切割刀片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切割刀片的更换,节省了较多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切布条机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切条设备
,具体为一种自动切布条机。

技术介绍

[0002]在服装加工过程中,通过使用切布条设备对整块面料进行切割,从而形成布条。在对布料长时间进行切条后,切割刀片的刀刃会磨损变钝,造成对布料进行切割时不能够将布料完全切断,影响生产进程,现有的部分技术在对切割刀片进行拆卸时较为复杂繁琐,不便于简单快速的对切割刀片进行拆卸,从而不方便切割刀片的更换,会浪费较多的时间,降低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切布条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切布条机,在切割刀片长时间切条变钝后,可以简单快速的对切割刀片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切割刀片的更换,节省了较多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切布条机,包括切布条底板、刀片可拆卸切布条单元和毛絮线头吸除单元;
[0005]切布条底板:为矩形;
[0006]刀片可拆卸切布条单元:包含竖直支撑板一、横向支撑板一、转轴一、支撑块、转轴二、转动板、活动杆、支撑耳一、转轴三、凹字形滑轨、滑板、滑柱、T形滑动板、弹簧、限位块、固定柱、通孔、固定孔、刀片固定块、切割刀片、固定槽和动力组件,所述切布条底板的上表面中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竖直支撑板一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竖直支撑板一的上端侧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横向支撑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支撑板一的另一端上表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支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的侧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转轴一的中部转动连接,两个转轴一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转动板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板的上端侧面分别与转轴二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的中部与活动杆的上端侧面转动连接,两个竖直支撑板一的中部侧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凹字形滑轨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侧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凹字形滑轨的内部侧面竖直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中部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支撑耳一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耳一的侧面通过转轴三与活动杆的下端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刀片固定块的下端设置有切割刀片,所述滑板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与刀片固定块对应配合的固定槽,所述滑板的侧面中部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柱的另一侧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两个滑柱的中部分别与T形滑动板的上端侧面两端滑动连接,两个滑柱处于T形滑动板与限位块之间的部分分别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T形滑动板的下端侧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下侧固定槽处开设有与固定柱对应配合的通孔,所述刀片固定块的侧面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与两个固定柱对应配合的固定孔,其中一个转轴一的另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
[0007]毛絮线头吸除单元:安装在切布条底板的一端上表面。
[0008]切布条底板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外部输送设备将布料在切布条底板上输送,动力组件提供动力,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转轴二转动,转轴二带动活动杆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并使得活动杆的上端绕着转轴二转动,活动杆的下端带动转轴三上下往复运动,转轴三带动支撑耳一上下往复运动,支撑耳一带动滑板沿着凹字形滑轨在竖直方向上下往复运动,滑板带动刀片固定块上下往复运动,刀片固定块带动切割刀片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得切割刀片对输送到正下方的布料进行切割,从而使得布料被切割为布条,当切割刀片长时间使用磨损变钝后,拉动T形滑动板,使得T形滑动板沿着滑柱滑动,并使得T形滑动板将弹簧压缩,T形滑动板带动固定柱移动,当固定柱移动到一定程度后,从固定孔中脱出,使得刀片固定块不再被固定,从而使得可以将刀片固定块从固定槽中卸下,刀片固定块带动切割刀片被卸下,操作简便,使得更加快速,从而方便对切割刀片快速的进行更换,竖直支撑板一用于支撑横向支撑板一,横向支撑板一用于固定支撑块,支撑块用于支撑转轴一,毛絮线头吸除单元使得可以将切割布料时产生的毛絮线头进行吸除,从而使得可以将布条上的毛絮线头进行吸除,避免毛絮线头粘在布条上影响布条的使用,还可以方便的将吸收箱打开,从而方便将吸收箱内部的毛絮线头清理出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组件包含电机,其中一个横向支撑板一的上表面与电机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转轴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打开控制电机的外部控制开关组,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其中一个转轴一转动,从而提供动力。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刀片可拆卸切布条单元还包含支撑杆和握持球,所述T形滑动板的上端侧面中部与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握持球。握住握持球拉动,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带动T形滑动板移动,支撑杆和握持球使得可以更加方便的拉动T形滑动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毛絮线头吸除单元包含竖直支撑板二、横向支撑板二、吸收箱、气泵、连接管、转轴四、支撑耳二、活动块、密封板、吸收嘴、吸收管、螺杆、固定块一、固定块二和螺纹孔,所述切布条底板的一端上表面与竖直支撑板二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支撑板二的上端侧面与横向支撑板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板二的另一侧与吸收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吸收箱的上表面出气口处通过连接管与气泵的吸气口固定连接,所述吸收箱的下表面进口处设置有吸收管,所述吸收管的下端设置有吸收嘴,所述吸收箱的一侧中部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支撑耳二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耳二的上表面通过转轴四与活动块的一端上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侧面与密封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另一侧中部与固定块一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的侧面中部与螺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所述吸收箱的另一侧中部与固定块二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二的侧面开设有与螺杆对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气泵的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当需要将布条上的毛絮线头进行吸除时,打开控制气泵的外部控制开关组,气泵工作,气泵通过连接管将吸收箱内部的空气吸出,使得吸收箱内部为负压状态,从而使得吸收嘴对布条上的毛絮线头进行吸除,吸除后的毛絮线头通过吸收管进入到吸收箱中,从而对吸除的毛絮线头进行收集,当需要将吸收箱中的毛絮线头清理出来时,转动螺杆,使得螺杆移动,当螺杆移动到一定程度后,螺杆从螺纹孔中脱出,从而使得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之间可
以被分开,从而使得密封板可以被转动,转动密封板,带动活动块绕着转轴四转动,当密封板转动到一定程度后,密封板的侧面与吸收箱的侧面分开,使得吸收箱被打开,从而方便将吸收箱内部的毛絮线头清理出来,竖直支撑板二用于支撑横向支撑板二,横向支撑板二用于支撑吸收箱,支撑耳二用于支撑转轴四。
[0012]进一步的,所述毛絮线头吸除单元还包含转盘,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转盘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转动转盘带动螺杆转动,转盘增大了螺杆的转动半径,使得转动时更加轻松省力。
[0013]进一步的,所述毛絮线头吸除单元还包含防滑槽,所述转盘的一周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布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布条底板(1)、刀片可拆卸切布条单元(2)和毛絮线头吸除单元(3);切布条底板(1):为矩形;刀片可拆卸切布条单元(2):包含竖直支撑板一(21)、横向支撑板一(22)、转轴一(23)、支撑块(24)、转轴二(25)、转动板(26)、活动杆(28)、支撑耳一(29)、转轴三(210)、凹字形滑轨(211)、滑板(212)、滑柱(213)、T形滑动板(214)、弹簧(217)、限位块(218)、固定柱(219)、通孔(220)、固定孔(221)、刀片固定块(222)、切割刀片(223)、固定槽(224)和动力组件,所述切布条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竖直支撑板一(21)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竖直支撑板一(21)的上端侧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横向支撑板一(2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横向支撑板一(22)的另一端上表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支撑块(24)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块(24)的侧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转轴一(23)的中部转动连接,两个转轴一(2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转动板(26)的下端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板(26)的上端侧面分别与转轴二(25)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二(25)的中部与活动杆(28)的上端侧面转动连接,两个竖直支撑板一(21)的中部侧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凹字形滑轨(2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212)的侧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凹字形滑轨(211)的内部侧面竖直滑动连接,所述滑板(212)的上表面中部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支撑耳一(29)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耳一(29)的侧面通过转轴三(210)与活动杆(28)的下端侧面活动连接,所述刀片固定块(222)的下端设置有切割刀片(223),所述滑板(212)的下表面中部开设有与刀片固定块(222)对应配合的固定槽(224),所述滑板(212)的侧面中部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滑柱(21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滑柱(213)的另一侧分别与两个限位块(218)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两个滑柱(213)的中部分别与T形滑动板(214)的上端侧面两端滑动连接,两个滑柱(213)处于T形滑动板(214)与限位块(218)之间的部分分别活动套接有弹簧(217),所述T形滑动板(214)的下端侧面两端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固定柱(219)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212)下侧固定槽(224)处开设有与固定柱(219)对应配合的通孔(220),所述刀片固定块(222)的侧面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与两个固定柱(219)对应配合的固定孔(221),其中一个转轴一(23)的另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毛絮线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跃幸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十八洞幸安祺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