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机构及对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69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3
一种定位机构,包括:气缸本体,与气缸本体配合的活塞杆,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气缸本体封闭的下端面与第一定位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气缸本体封闭的上端面设有与外部设备匹配的定位结构件;活塞杆的伸出端与竖直的第二定位板的侧面连接;气缸本体封闭的上端面设有与外部设备匹配的定位结构件,活塞杆的伸出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第二定位板之间设有限位板;限位板和第一定位板之间设有限位块;定位结构件为定位槽、定位板和定位孔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结构的组合;其中,所述定位槽延伸的方向与对应定位机构定位的方向一致。本申请简化了定位机构的结构,能调整定位机构布设的位置,提高了对中的效率和精度。提高了对中的效率和精度。提高了对中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机构及对中机构


[0001]本申请属于定位对中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及对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制造和安装的过程中,对车顶盖和车身之间的匹配和安装过程比较复杂。例如,车顶盖组装的非标准件易导致车顶盖与车身匹配不佳,难以在车顶盖对中操作时被提前识别检出。车顶盖在对中平台中进行对中操作时,随着车顶盖型号尺寸的更换,现有对中平台难以迅速调整对车顶盖的定位和对中操作,往往造成对中精度难以达标;另外,不能对非标准尺寸的车顶盖在线检测,难以保障车身和车顶盖安装点位置度和安装尺寸匹配的符合性。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机构及对中机构,以解决车顶盖在对中操作时非标准件难以被提前检出,车顶盖和车身在自动化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对中精度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机构及对中机构,以解决现有车顶盖在对中操作时非标准件难以被提前检出,车顶盖和车身在自动化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对中精度不佳的问题。本申请简化了定位机构的结构,调整了定位机构布设的位置,优化了对中机构结构及操作,简化了对中的步骤流程,缩短了对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本体(101),与气缸本体(101)配合的活塞杆(102),第一定位板(103),以及第二定位板(104);所述气缸本体(101)封闭的下端面与第一定位板(103)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本体(101)封闭的上端面设有与外部设备匹配的定位结构件(1011);所述活塞杆(102)的伸出端与竖直的第二定位板(104)的侧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2)的伸出端设有连接板(107),所述连接板(107)与第二定位板(104)之间设有限位板(105);所述限位板(105)和所述第一定位板(103)之间设有限位块(1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件(1011)为定位槽(1011a)、定位板(1011b)和定位孔(1011c)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结构的组合;其中,所述定位槽(1011a)延伸的方向与对应定位机构定位的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6)包括第一限位块(106a)和第二限位块(106b);所述第一限位块(106a)与所述限位板(105)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106b)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03)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106a)和第二限位块(106b)之间凹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101)上设有多个活塞杆(1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104)的上端朝向气缸本体(101)的侧面为楔形面或纵向平面。7.一种对中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