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有风冷和相变蓄冷的冷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45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兼有风冷和相变蓄冷的冷冻箱,包括:箱体,蓄冷装置和冷风机。蓄冷装置安装于箱体的内部的顶部,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冷风机,冷风机安装于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且冷风机安装于箱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冷冻箱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冷冻箱制冷和蓄冷效率,降低能耗的技术效果。降低能耗的技术效果。降低能耗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有风冷和相变蓄冷的冷冻箱


[0001]本技术涉及冷冻箱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兼有风冷和相变蓄冷的冷冻箱。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解决我国电力白天及夜间的巨大负荷差,充分利用电网夜间的低谷电,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和研究相变蓄冷技术,到目前全国蓄能工程项目累计只有500多个。国家相关部门于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出台了电价峰谷差政策,目前已达到4:1~5:1,在将来还要不断拉大峰谷差,以鼓励蓄能技术的推广使用。2009年我国年发电量为3.65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电力供应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急剧增长的需要,全国缺电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电力的使用呈现为峰谷差大、高峰电力严重不足的状况。
[0003]目前的冷冻箱,大多数只采用了一种制冷或蓄冷方式,结构单一,稳定性不够,效率有待提高,且使用者无法及时准确获取箱体内的温度信息。在峰电时间内耗电巨大,增加了用电压力,也耗费了巨大用电成本。因此,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冷冻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冷冻箱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冷冻箱制冷和蓄冷效率,降低能耗的技术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兼有风冷和相变蓄冷的冷冻箱,包括:箱体;蓄冷装置,蓄冷装置安装于箱体的内部的顶部,蓄冷装置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相对设置;冷风机,冷风机安装于靠近进风口的一侧,且冷风机安装于箱体的内部。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控制蓄冷装置和冷风机的运行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冷冻箱具有两种制冷方式,即风冷和相变蓄冷,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启一种或者同时开启两种,提高制冷效果,且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蓄冷装置包括铝排管和蓄冷单元,铝排管安装于箱体的内部的顶部,蓄冷单元安装于铝排管。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铝排管导热能力好,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铝排外表面温差会减小,蒸发温度会增高;铝排管具有若干个平行通道,蓄冷单元工作时冷空气在通道内形成烟道效应,被加速下沉,对流加快,因此降温速度快。并且,将蓄冷单元安装于铝排管,安装方便,结构稳定。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铝排管设有多个槽口,蓄冷单元安装于槽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蓄冷单元卡接在槽口内,安装方便。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铝排管上安装有换热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换热管设于多个蓄冷单元之间,充分利用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蓄冷空间,增加蓄冷效率。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蓄冷单元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蓄冷单元的温度,进而使用者能够及时获取蓄冷相变材料的换热情况,以便对温度进行更为准确的调控。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箱体的内部温度,进而使用者能够及时准确获取箱体内的温度信息,以便对箱体内的温度进行有效稳定控制。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冷冻箱还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油分离器的一端与压缩机的一端连接;风冷凝器,风冷凝器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的另一端连接;储液器,风冷凝器的另一端与储液器的一端连接;三通阀,储液器的另一端与三通阀连接,三通阀的一端为相变蓄冷通道,三通阀的另一端为风冷通道;汽分离器,汽分离器的一端与相变蓄冷通道和风冷通道连接,汽分离器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利用压缩机的高温排气,经油分离器后,高温排气冷凝发生在风冷凝器内,使用者可进行选择打开相变蓄冷通道或者风冷通道进行制冷,三通阀开关相应变化,由汽分离器分离气体中的水分后,进行再次压缩,循环操作。通过相变蓄冷通道和风冷通道,能够实现相变蓄冷和风冷两种方式的制冷,效率更佳。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相变蓄冷通道包括:第一电磁阀,三通阀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膨胀阀,第一膨胀阀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连接,第一膨胀阀的另一端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连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经冷凝后,打开相变蓄冷通道,三通阀开关相应变化,气体流经电第一电磁阀经节流进入到换热管,与冰盒内的蓄冷相变材料换热,经过一段时间后,蓄冷相变材料逐渐存储冷量,发生相变,箱体也吸收了部分冷量,由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获取箱体内的温度信息,并反馈给第一膨胀阀,第一膨胀阀根据温度信息自动调节其开度大小。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获取冰盒的表面温度,同箱体的温度一同反馈给使用者,使用者能够获取箱体内的制冷情况,便于使用者进行后续的温度控制。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蓄冷单元的表面温度达到蓄冷单元内相变材料相变发生充分的温度时,说明蓄冷完成,关闭相变蓄冷通道,减少能源损耗。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风冷通道包括:第二电磁阀,三通阀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膨胀阀,第二膨胀阀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第二膨胀阀的另一端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打开风冷通道,三通阀开关相应变化,气体流经第二电磁阀经节流进入冷风机,为箱体制冷,由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获取箱体内的温度信息,并反馈给第二膨胀阀,第二膨胀阀根据温度信息自动调节其开度大小,将温度信息反馈给使用者,便于使用者进行后续的温度控制。在蓄冷相变材料的冷量释放完后,冷风机能够继续起到保冷的作用,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一方面缓解了高峰时期用
电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用电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箱体的外部的一侧安装有制冷机。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制冷机能够进行强制换热,进而增加换热效率,并且可以在箱体内的温度达到要求后保冷,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冻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冻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冻箱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铝排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冻箱的工作原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0

冷冻箱;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有风冷和相变蓄冷的冷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蓄冷装置(20),所述蓄冷装置(20)安装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的顶部,所述蓄冷装置(20)设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和所述出风口(22)相对设置;冷风机(30),所述冷风机(30)安装于靠近所述进风口(21)的一侧,且所述冷风机(30)安装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装置(20)包括铝排管(23)和蓄冷单元(24),所述铝排管(23)安装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的顶部,所述蓄冷单元(24)安装于所述铝排管(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排管(23)设有多个槽口(25),所述蓄冷单元(24)安装于所述槽口(2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排管(23)上安装有换热管(2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单元(24)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2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箱(100)还包括:压缩机(40);油分离器(50),所述油分离器(50)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慧峰孙硕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冷链魔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