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斐然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604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沉淀池。该组合沉淀池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为平流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合沉淀池将平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组合起来处理含有大颗粒无机物和细小悬浮物的废水,是一种对现有沉淀池处理工艺的优化,能够减少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沉淀池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组合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一种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初沉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例如:在废水物化中去除大颗粒的无机物或悬浮物、在生物处理前的沉淀池主要去除无机颗粒和有机物质、在生物处理后的沉淀池主要是分离水中的微生物固体等。
[0003]沉淀池按其构造类型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另外还有斜板(管)式沉淀池和迷宫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按照其在工艺的位置可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
[0004]常用的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和出口分设在池长的两端,池的长宽比不小于4,有效水深一般3~4m;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好,使用较广泛,但占地面积大;平流沉淀池用于沉淀去除大颗粒的无机物效果较好,也便于清除泥渣。斜板(管)式沉淀池的沉淀区是由一系列平行的斜板或斜管把水流分隔成薄层,增加了沉淀池的面积,使沉淀效率提高;斜板(管)沉淀池适用于经平流沉淀池初沉去除大颗粒物质后的含有小颗粒的悬浮物的废水,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沉淀池,将平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组合起来处理含有大颗粒无机物和细小悬浮物的废水,能够减少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沉淀池,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
[0007]所述第一沉淀池为平流沉淀池;
[0008]所述第二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沉淀池包括第二沉淀池本体、斜管组或斜板组以及穿孔管组,所述斜管组或斜板组以及穿孔管组设于所述第二沉淀池本体的腔体内,所述斜管组或者斜板组包括一个以上斜管或斜板,所述穿孔管组包括一个以上穿孔管,各斜管或斜板的下方设有各穿孔管。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池包括第一排泥部件,所述第一排泥部件包括第一排泥管,所述第一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连接;
[0011]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包括第二排泥部件,所述第二排泥部件包括第二排泥管,所述第二排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连接。
[0012]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泥管与所述第二排泥管汇合后再与外界的污泥处理单元连
接;
[0013]和/或,所述第一排泥管上设有排泥泵;
[0014]和/或,所述第二排泥管上设有排泥泵;
[0015]和/或,所述排泥部件还包括接压缩空气管,所述接压缩空气管与所述第二排泥管连接;
[0016]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本体的下部设有污泥斗,所述污泥斗内设有所述第二排泥部件。
[0017]优选地,所述组合沉淀池还包括第一溢流堰,所述第一沉淀池经所述第一溢流堰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
[0018]和/或,所述组合沉淀池还包括第二溢流堰,所述第二溢流堰设于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用于第二沉淀池内液体的溢出。
[0019]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池内设有第一导流隔板,所述第一导流隔板近所述第一沉淀池的进水端且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设有间距;
[0020]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内设有第二导流隔板,所述第二导流隔板近所述第一溢流堰且与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设有间距。
[0021]优选地,还包括混凝反应槽和絮凝反应槽,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混凝反应槽、所述絮凝反应槽和所述第二沉淀池依次流体连通。
[0022]更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溢流堰,所述混凝反应槽经所述第三溢流堰与所述絮凝反应槽连通。
[0023]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混凝反应槽内设有第三导流隔板,所述第三导流隔板近所述第三溢流堰且与所述混凝反应槽底部设有间距;
[0024]和/或,所述絮凝反应槽内设有第四导流隔板,所述第四导流隔板近所述第三溢流堰且与所述絮凝反应槽底部设有间距。
[0025]更优选地,所述混凝反应槽内设有混凝搅拌单元;
[0026]和/或,所述絮凝反应槽内设有絮凝搅拌单元;
[0027]和/或,所述混凝反应槽内设有混凝剂加料单元;
[0028]和/或,所述絮凝反应槽内设有絮凝剂加料单元。
[0029]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沉淀池,将平流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组合起来处理含有大颗粒无机物和细小悬浮物的废水,能够减少工程项目的占地面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组合沉淀池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组合沉淀池的示意图一。
[0032]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组合沉淀池的示意图二。
[0033]附图标记
[0034]1ꢀꢀꢀꢀꢀꢀꢀꢀꢀꢀꢀꢀꢀꢀꢀꢀꢀꢀꢀꢀꢀꢀꢀ
第一沉淀池
[0035]11
ꢀꢀꢀꢀꢀꢀꢀꢀꢀꢀꢀꢀꢀꢀꢀꢀꢀꢀꢀꢀꢀꢀ
第一排泥部件
[0036]111
ꢀꢀꢀꢀꢀꢀꢀꢀꢀꢀꢀꢀꢀꢀꢀꢀꢀꢀꢀꢀꢀ
第一排泥管
[0037]12
ꢀꢀꢀꢀꢀꢀꢀꢀꢀꢀꢀꢀꢀꢀꢀꢀꢀꢀꢀꢀꢀꢀ
第一导流隔板
[0038]2ꢀꢀꢀꢀꢀꢀꢀꢀꢀꢀꢀꢀꢀꢀꢀꢀꢀꢀꢀꢀꢀꢀꢀ
第二沉淀池
[0039]21
ꢀꢀꢀꢀꢀꢀꢀꢀꢀꢀꢀꢀꢀꢀꢀꢀꢀꢀꢀꢀꢀꢀ
第二沉淀池本体
[0040]211
ꢀꢀꢀꢀꢀꢀꢀꢀꢀꢀꢀꢀꢀꢀꢀꢀꢀꢀꢀꢀꢀ
污泥斗
[0041]22
ꢀꢀꢀꢀꢀꢀꢀꢀꢀꢀꢀꢀꢀꢀꢀꢀꢀꢀꢀꢀꢀꢀ
斜管组或斜板组
[0042]221
ꢀꢀꢀꢀꢀꢀꢀꢀꢀꢀꢀꢀꢀꢀꢀꢀꢀꢀꢀꢀꢀ
斜管或斜板
[0043]23
ꢀꢀꢀꢀꢀꢀꢀꢀꢀꢀꢀꢀꢀꢀꢀꢀꢀꢀꢀꢀꢀꢀ
穿孔管组
[0044]231
ꢀꢀꢀꢀꢀꢀꢀꢀꢀꢀꢀꢀꢀꢀꢀꢀꢀꢀꢀꢀꢀ
穿孔管
[0045]24
ꢀꢀꢀꢀꢀꢀꢀꢀꢀꢀꢀꢀꢀꢀꢀꢀꢀꢀꢀꢀꢀꢀ
第二排泥部件
[0046]241
ꢀꢀꢀꢀꢀꢀꢀꢀꢀꢀꢀꢀꢀꢀꢀꢀꢀꢀꢀꢀꢀ
第二排泥管
[0047]242
ꢀꢀꢀꢀꢀꢀꢀꢀꢀꢀꢀꢀꢀꢀꢀꢀꢀꢀꢀꢀꢀ
接压缩空气管
[0048]25
ꢀꢀꢀꢀꢀꢀꢀꢀꢀꢀꢀꢀꢀꢀꢀꢀꢀꢀꢀꢀꢀꢀ
第二导流隔板
[0049]3ꢀꢀꢀꢀꢀꢀꢀꢀꢀꢀꢀꢀꢀꢀꢀꢀꢀꢀꢀꢀꢀꢀꢀ
第一溢流堰
[0050]4ꢀꢀꢀꢀꢀꢀꢀꢀꢀꢀꢀꢀꢀꢀꢀꢀꢀꢀꢀꢀꢀꢀꢀ
第二溢流堰
[00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所述第一沉淀池(1)为平流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2)为斜板沉淀池或斜管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2)包括第二沉淀池本体(21)、斜管组或斜板组(22)以及穿孔管组(23),所述斜管组或斜板组(22)以及穿孔管组(23)设于所述第二沉淀池本体(21)的腔体内,所述斜管组或者斜板组(22)包括一个以上斜管或斜板(221),所述穿孔管组(23)包括一个以上穿孔管(231),各斜管或斜板(221)的下方设有各穿孔管(2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包括第一排泥部件(11),所述第一排泥部件(11)包括第一排泥管(111),所述第一排泥管(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2)包括第二排泥部件(24),所述第二排泥部件(24)包括第二排泥管(241),所述第二排泥管(2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沉淀池(2)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外界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泥管(111)与所述第二排泥管(241)汇合后再与外界的污泥处理单元(8)连接;和/或,所述第一排泥管(111)上设有排泥泵;和/或,所述第二排泥管(241)上设有排泥泵;和/或,所述排泥部件(24)还包括接压缩空气管(242),所述接压缩空气管(242)与所述第二排泥管(241)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本体(21)的下部设有污泥斗(211),所述污泥斗(211)内设有所述第二排泥部件(2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沉淀池还包括第一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斐然
申请(专利权)人:王斐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