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21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包括环形水槽单元、导流管、地坑、进水管、蓄水池和出水管;环形水槽单元由风口水槽、炉缸水槽和地面水槽组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高炉外壳的外部;地坑内部设置隔板,隔板把地坑分为污水池和净水池,环形水槽单元通过导流管与污水池连通,净水池内设有潜水泵通过单向阀和进水管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与高炉外壳之间设有出水管。环形水槽单元收集冷却水通过导流管送回地坑经沉淀净化后由潜水泵送至蓄水池储存,再作为高炉外壳的冷却水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少了高炉周围环境污染,确保了高炉的正常生产运行。确保了高炉的正常生产运行。确保了高炉的正常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冶炼
的一种水资源回收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当高炉使用到其寿命的末期时,由于高炉内衬耐火材料腐蚀严重,将造成高炉炉壳的温度升高。目前,通用的做法是打水冷却降温,打水冷却的用水量极大,最多时用水量可达到1000吨/天,冷却水的覆盖面积大,且冷却水不能回收,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打水冷却会造成高炉炉缸地面大量积水,喷溅出的高温铁水遇水极易发生爆炸事故,存在着安全隐患,污染周围环境,严重制约着高炉的正常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设置在高炉外壳的环形水槽单元收集冷却水通过导流管送回地坑经沉淀净化后由潜水泵送至蓄水池储存,再作为高炉外壳的冷却水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消除了安全隐患,减少了高炉周围环境污染,确保了高炉的正常生产运行。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包括环形水槽单元、导流管、地坑、进水管、蓄水池和出水管;环形水槽单元由风口水槽、炉缸水槽和地面水槽组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高炉外壳的外部;地坑内部设置隔板,隔板把地坑分为污水池和净水池,环形水槽单元通过导流管与污水池连通,净水池内设有潜水泵通过单向阀和进水管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与高炉外壳之间设有出水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风口水槽与炉缸水槽垂直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内净水经出水管送到高炉外壳冷却降温,再经风口水槽、炉缸水槽和地面水槽回收后经导流管进入地坑污水池,冷却水在污水池内经沉淀净化后满流越过隔板进入净水池。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为两个,一个将炉缸水槽与地坑连通,另一个将地面水槽与地坑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地坑净水池内还设有液位计,液位计与潜水泵电连锁控制,当净水池液面升高到液位计上端极限时,潜水泵自动启动,把净水经单向阀和进水管输送到蓄水池,当净水池液面下降到液位计下端极限时,潜水泵自动断电停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环形水槽单元回收冷却水的效率高达95%,避免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0012]2)回收的冷却水经自然沉淀净化后再用于高炉外壳的冷却水源,往复循环使用,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
[0013]3)冷却水绝大部分被回收,避免了高炉基础由于积水严重造成路基塌陷,杜绝了
高炉漏铁遇水发生爆炸恶性事故的发生;
[0014]4)冷却水绝大部分被回收,高炉周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0015]5)结构及方法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图中:1.高炉 2.环形水槽单元 21.风口水槽 22.炉缸水槽 23.地面水槽 3.导流管 4.地坑 41.隔板 42.污水池 43.净水池 44.潜水泵 45.单向阀 46.液位计5.进水管 6.蓄水池 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包括环形水槽单元2、导流管3、地坑4、进水管5、蓄水池6和出水管7;环形水槽单元2由风口水槽21、炉缸水槽22和地面水槽23组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高炉1外壳的外部;地坑4内部设置隔板41,隔板41把地坑4分为污水池42和净水池43,环形水槽单元2通过导流管3与污水池42连通,净水池43内设有潜水泵44通过单向阀45和进水管5与蓄水池6连通;蓄水池6与高炉1外壳之间设有出水管7。
[0021]进一步的,所述风口水槽21与炉缸水槽22垂直连通,以将风口水槽21回收的冷却水导入炉缸水槽22,再经导流管3流入地坑4污水池42回收。
[0022]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6内净水经出水管7送到高炉外壳对其冷却降温,冷却水经风口水槽21、炉缸水槽22和地面水槽23回收后经导流管3进入地坑4污水池42,冷却水在污水池42内经沉淀净化后满流越过隔板41进入净水池43。
[002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3为两个,一个将炉缸水槽22与地坑4连通,另一个将地面水槽23与地坑4连通,以将地面水槽23回收的冷却水经导流管3流入地坑4污水池42回收。
[0024]进一步的,所述地坑4净水池43内还设有液位计46,液位计46与潜水泵44电连锁控制,当净水池43液面升高到液位计46上端极限时,潜水泵44自动启动,把净水经单向阀45和进水管5输送到蓄水池6储存备用,当净水池43液面下降到液位计46下端极限时,潜水泵44自动断电停止。
[0025]工作原理:
[0026]1)当高炉1炉壳的温度升高需要冷却降温时,将蓄水池6内净水经出水管7送到高炉1外壳对其冷却降温,冷却水经风口水槽21、炉缸水槽22和地面水槽23回收后,经导流管3进入地坑4污水池42沉淀净化;
[0027]2)随着污水池42内沉淀净化后的冷却水液面逐步升高后越过隔板41满流进入净水池43;
[0028]3)当净水池43液面升高到液位计46上端极限时,潜水泵44自动启动,把净水经单向阀45和进水管5输送到蓄水池6储存备用,当净水池43液面下降到液位计46下端极限时,潜水泵44自动断电停止;
[0029]4)当高炉1炉壳的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后,停止打水冷却即可。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水槽单元、导流管、地坑、进水管、蓄水池和出水管;环形水槽单元由风口水槽、炉缸水槽和地面水槽组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高炉外壳的外部;地坑内部设置隔板,隔板把地坑分为污水池和净水池,环形水槽单元通过导流管与污水池连通,净水池内设有潜水泵通过单向阀和进水管与蓄水池连通;蓄水池与高炉外壳之间设有出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水槽与炉缸水槽垂直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外壳冷却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净水经出水管送到高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生方超周洋罗瑞丁红海张守喜王伟周营
申请(专利权)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