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3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流道高效沉淀池,涉及水处理和沉淀分离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包括上升区、下降区和斜管沉淀区,其中,所述上升区与所述下降区连通并形成进水宽流道,所述进水宽流道与所述斜管沉淀区连通,并且所述进水宽流道和所述斜管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的端部为弧形结构,并使进入所述进水宽流道的污水进入所述斜管沉淀区进行沉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通过加宽进水流道,并将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的端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共同来改进配水的均匀性,实现了沉淀区低污泥层扰动、高速均匀配水,提高了整体沉淀效率。提高了整体沉淀效率。提高了整体沉淀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流道高效沉淀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和沉淀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宽流道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斜板沉淀池是指在沉淀区内设有斜板的沉淀池。由于斜板中污泥量的限制,斜板下的区域发生拥挤沉淀(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一个清晰的泥水界面)和压缩沉淀(颗粒相互之间挤成团状结构,相互接触,相互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沉淀池的窄上升区和下降区形成高流速导致高转捩湍流,不仅影响污泥界面稳定性、配水均匀性、污泥层允许高度和沉降效果,也限制了污泥颗粒密度的提高,从而限制了整体滤速的提高。每两块平行斜板间相当于一个很浅的沉淀池,利用浅池原理,可提高沉淀池处理能力,缩短沉淀时间。但一般斜板沉淀池容易积泥,容易滋生藻类,造成堵塞。近年来有立式斜板沉淀装置处理技术,但没解决立式斜板沉淀装置的进水和出水的配水均匀性,导致负荷不均,影响出水水质。
[0003]现有技术中,斜板沉淀池使用一定时间后,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混合池在使用中,在曝气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含氧量会增大,液面上会上浮污泥,影响加药效果。曝气量无法控制,曝气量过大会导致絮体解体。斜板沉淀池的底部的沉降泥斗在静压排泥中,会导致排泥的不均匀性,甚至沉降泥斗的部分区域会变成死区,甚至在死区内的污泥越压越紧,导致死区污泥根本无法排出,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累积,沉降泥斗的死区会逐步扩大,最终可能导致排泥管的堵塞。
[0004]为此,现有技术(申请号为20172069931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斜板沉淀池,该新型混凝斜板沉淀池包括混合池、絮凝池、斜板沉淀池和曝气管,斜板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旋转曝气盘,旋转曝气盘不停的旋转,带动水流旋转,使药剂和污水充分混合,这样就使得加药效果更加显著;在斜板沉淀池的底部的沉降泥斗内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多个曝气口,每隔一段时间对沉降泥斗区进行一次气冲,使得排泥的功能不随设备使用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使得沉降泥斗底部没有排泥死角,保证沉泥顺利的从出泥总管排出。
[0005]斜板沉淀池与其前一个区域之间,通常设置有挡板,通过挡板的阻挡作用,降低水的流速,提高斜板沉淀池的沉淀效果。然而,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上升区和下降区组成的流道较窄,沉淀区较宽,限制了絮体进一步长大,并且现有的挡板端部为直角结构,前一个区域的水在经过挡板进入斜板沉淀池池,水流会出现严重的湍流现象,湍流现象不仅会影响斜板沉淀池配水的均匀程度,而且还会对斜板沉淀池池的污泥层造成扰动,影响斜板沉淀池的滤速和装置的沉淀效率。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的沉淀池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宽流道高效沉淀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水流道较窄以
及斜板沉淀池前设置的挡板端部为直角结构,不仅会影响斜板沉淀池配水的均匀程度,而且还影响斜板沉淀池的滤速和装置的沉淀效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包括上升区、下降区和斜管沉淀区,其中,所述上升区与所述下降区连通并形成进水宽流道,所述进水宽流道与所述斜管沉淀区连通,并且所述进水宽流道和所述斜管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的端部为弧形结构,并使进入所述进水宽流道的污水进入所述斜管沉淀区进行沉淀。
[000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可调节的设置于所述下降区和所述斜管沉淀区之间,或者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固定的设置于所述下降区和所述斜管沉淀区之间。
[00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升区的水流方向向上,所述下降区的水流方向向下,并且所述上升区和所述下降区之间设置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的端部设置有斜切挡板,所述斜切挡板的倾斜方向为:从所述上升区向所述下降区倾斜向下。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经所述下降区的水流速度较所述上升区的水流速度降低40~60%,经过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处的水流速度较所述下降区的水流速度降低40~60%。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升区的水流速度为80~120m/h,所述下降区的水流速度为40~60m/h,经过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处的水流速度为20~40m/h。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包括弧形端部和滑动挡墙,所述弧形端部设置于所述滑动挡墙的端部;所述滑动挡墙设置于所述下降区和所述斜管沉淀区之间,所述滑动挡墙用于调节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与所述沉淀池底部之间的高度。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斜管沉淀区包括集泥区、配水沉淀区、斜管区和出水堰,其中,所述集泥区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区底部,所述配水沉淀区位于所述集泥区上方,所述斜管区位于所述配水沉淀区上方,所述出水堰位于所述斜管沉淀区顶部,并且所述配水沉淀区与所述下降区相连通。
[00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泥区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为连续开启或间歇开启状态。
[0015]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集泥区的运行泥位不超过0.5~2m。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包括上升区、下降区和斜管沉淀区,其中,上升区与下降区连通并形成进水宽流道,进水宽流道与斜管沉淀区连通,并且进水宽流道和斜管沉淀区之间设置有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的端部为弧形结构,并使进入进水宽流道的污水进入斜管沉淀区进行沉淀,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通过加宽进水流道,并将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的端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可提高斜管沉淀区配水的均匀程度,还可缓解挡板转捩造成的湍流对斜管沉淀区污泥层的扰动,还可拓宽斜管沉淀区的水流宽度,从而缓解了前端短流穿透和末端累积跑泥对斜管沉淀区滤速的限制,提高了斜管沉淀区的滤速和沉淀池整体的沉淀效率。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相比于现有沉淀池,通过加宽进水流道,并将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的端部设置为弧形结构共同来改
进配水的均匀性,实现了沉淀区低污泥层扰动、高速均匀配水,提高了整体沉淀效率。
[0018]即本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水流道较窄以及斜板沉淀池前设置的挡板端部为直角结构,不仅会影响斜板沉淀池配水的均匀程度,而且还影响斜板沉淀池的滤速和装置的沉淀效率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适用性广,既可用于污水处理,实现污泥絮体沉淀分离和污水一级强化处理或深度处理;也可用于给水处理,实现矾花絮体沉淀分离和给水混凝沉淀处理。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升区(10)、下降区(20)和斜管沉淀区(30),其中,所述上升区(10)与所述下降区(20)连通并形成进水宽流道,所述进水宽流道与所述斜管沉淀区(30)连通,并且所述进水宽流道和所述斜管沉淀区(30)之间设置有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40),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40)的端部为弧形结构,并使进入所述进水宽流道的污水进入所述斜管沉淀区(30)进行沉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40)可调节的设置于所述下降区(20)和所述斜管沉淀区(30)之间,或者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40)固定的设置于所述下降区(20)和所述斜管沉淀区(3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区(10)的水流方向向上,所述下降区(20)的水流方向向下,并且所述上升区(10)和所述下降区(20)之间设置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的端部设置有斜切挡板(50),所述斜切挡板(50)的倾斜方向为:从所述上升区(10)向所述下降区(20)倾斜向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经所述下降区(20)的水流速度较所述上升区的水流速度降低40~60%,经过所述低转捩弧形挡板组件(40)处的水流速度较所述下降区(20)的水流速度降低40~60%。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宽流道高效沉淀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生刘冰玉李中杰杨永茂林虹安莹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